A-A+

中国青年节,五四青年节的由来与意义

2025-02-17 最新 评论 阅读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涓 通讯员 李青蓉

青春是什么?对于福州海警局马尾工作站的政治教导员潘伟峰海警而言,青春是在茫茫大海上,放弃休息和亲友的团聚,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姿态,以奋斗托起使命之重、用行动擦亮青春底色。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与执法任务80余次,重大演练任务10余次,海上救助遇险群众20余人,累计破获案件100余起,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8次。正值五四青年节,记者走进福州海警局马尾工作站,聆听潘伟峰洋溢着青春热血的青年故事。

潘伟峰海警

信仰灯塔 指引前进方向

从小在福建莆田海边长大的潘伟峰,深深热爱着这片海洋,在他眼中,大海就是他的故乡。大学时期,一则南海维权执法的新闻引起了潘伟峰的注意,他开始认识到,看似风平浪静的大海其实并不太平。从那一刻起,潘伟峰就在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希望自己努力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将来能够运用知识维护祖国海洋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潘伟峰海警(右一)

就这样作为一盏灯塔,指引着潘伟峰前进的方向。2016年研究生毕业,他如愿加入福州海警,带着坚定的信念和使命感,他穿上海警执法服,投身海上维权执法一线。

“海上执法虽然危险,但是总要有人去做,只有这样,海上违法犯罪活动才能减少。”这不仅仅是潘伟峰的口头禅,更是他深埋心底的矢志追求,他始终坚守岗位,敢打头阵,对待工作任务满腔热血,对待不法分子绝不手软。

潘伟峰海警(右一)

2023年4月,潘伟峰调整到福州海警局马尾工作站担任政治教导员。在这个岗位上他经历过因为晕船吐出胆汁的酸楚,见识过8级海风卷起大浪的威力,也遭遇过冲撞执法艇和抵抗执法人员等场面。其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23年七夕夜的那场缉私行动。潘伟峰带队出海期间,对一艘暴击抗法的走私船进行强行登临检查,两个人控制了船上的5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查获涉嫌走私冻品40吨,有效避免了一批无相关资质的冻品流入百姓的餐桌。

为群众服务 温情调节暖人心

“感谢你们帮我们解开了心结……”2023年6月,船员周某将一面印有“调解有方 秉公执法”的锦旗送到马尾工作站,对潘伟峰和同事为他们解决矛盾纠纷表示感谢。原来在2023年5月,一艘货轮上的两名船员因工作纠纷,双方发生激烈争吵并动手打架。随后,当事人周某报警,希望海警出面调解。

案件发生后,潘伟峰和同事通过“先取得信任,倾听了解,再针对问题,化解矛盾”的思路,通过3次上门调解,逐步化解双方的争执,最终两名船员握手言和。

“马尾工作站辖区码头多、来往船只多、人员流动大,倾心服务渔船民,解决渔船民困难,化解各方矛盾,对稳固辖区治安起到关键作用。”潘伟峰说道。在潘伟峰看来,为群众解心结、化疙瘩、消怨气是他的职责。他常常是“挽起裤腿插秧、撸起袖子撑船”,用自己的真诚和厚道,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辖区群众无不伸出大拇指点赞。到单位以来,他参与海上救助3起,法律宣传10余次,走访辖区群众200余人次。

除了为群众服务,今年32岁的潘伟峰也是站里的“暖心大哥”。“潘教,有个问题请教您一下……”现在在马尾工作站,大家都喜欢找潘伟峰聊天。这不仅是因为他说话幽默风趣,更因为他知识面广,国内大事、时政要闻尽掌握,还时不时进行生动点评。潘伟峰说:作为一名政治工作者,如果不善于学习,不主动适应新形势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工作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潘伟峰通过组织开展集体生日会、恳谈会、谈心会、茶话会等喜闻乐见活动,引导树立“以海为家、以站为家”的理念,凝聚全体人员的意志,拧成一股绳,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2023年,马尾工作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荣立集体三等功。

编辑:陈悦瑶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