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2015年,2015中国股灾(下)--人间惨剧

2025-02-17 最新 评论 阅读

 

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定格在5178.19点的七年高位,证券营业厅里挤满了亢奋的投资者。没有人意识到,这个看似寻常的周五,将成为中国证券史上最惨烈的多空转折点。在这场被杠杆资金催化的资本盛宴中,超过2亿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演绎了一部现代金融启示录。

一、杠杆狂欢:造富机器的轰鸣

2014年末启动的牛市与以往截然不同,两融余额从4000亿元飙升至2.27万亿元的惊人峰值。某券商营业部经理至今记得:"每天开户队伍排到马路上,大爷大妈拿着定期存单来办融资,就像在超市抢特价鸡蛋。"场外配资更如野火燎原,1:5的杠杆成为标配,杭州某配资公司单日放款量突破5亿元。

监管层的预警被淹没在财富神话中。某上市公司董事长在股价从8元涨至68元后,抵押全部股权加杠杆增持;温州炒房团集体转战股市,千万资金通过伞形信托层层加码;北京中关村的程序员们白天敲代码,晚上研究"杠杆打新"策略,人均账户收益超过年薪。

二、断崖坠落:流动性的瞬间冻结

6月15日周一开盘,沪指毫无征兆地下跌2%,这记闷棍拉开了崩盘序幕。接下来的18个交易日里,市场经历了史无前例的17次千股跌停。7月8日成为至暗时刻,2179只个股跌停,占全部A股的78%,创业板指单日暴跌8.9%。某私募基金经理回忆:"挂单窗口全是绿色,跌停板封单是流通盘的3倍,想割肉都找不到对手盘。"

强平潮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广州某大户1.2亿本金在四连跌停中灰飞烟灭,券商强行平仓时其账户已倒欠800万;深圳科技园白领在股价腰斩后收到补仓通知,被迫抵押刚交付的新房;某百亿级私募产品触及0.7清盘线时,持有的23只股票全部躺在跌停板。

三、救市风云:非常规手段的攻防战

证金公司7月6日入场救市首日,2000亿资金如泥牛入海。当夜,21家券商连夜签署1200亿救市协议,某券商自营盘负责人说:"我们接到指令只许买不许卖,连正常调仓都被禁止。"最具争议的"暴力救市"发生在7月8日,38家公募基金承诺"4500点以下不减持",中证500期指出现诡异涨停。

公安部罕见介入资本市场,某知名空头机构办公室被十余名经侦人员进驻调查;股指期货市场单日限制10手交易,量化私募被迫暂停策略;上市公司"五选一"救市承诺催生荒诞景象:有企业公告将推出机器人送餐服务,股价应声涨停。

这场惨烈调整让A股总市值蒸发21万亿,相当于当年全国GDP的1/3。某幸存投资者在股吧留言:"我们不是输给市场,是输给了自己内心的贪婪。"这场杠杆引发的金融地震,以最残酷的方式完成了投资者教育:当市场沉浸在"国家牛"的狂欢中时,风险正在用复利的速度累积。2015年的血色K线,永远定格着资本市场最深刻的生存法则——活着比盈利更重要。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