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登步岛战役,惨烈的登步岛战役是什么电影

2025-02-16 最新 评论 阅读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又是轻敌导致的解放军登陆战失败:1949年11月3日登步岛战役爆发

登步岛战役是金门以后,解放军第二次登陆作战失败。

我们的战史多是一笔带过,很多人压根没听过登步岛战役,听萨沙来说一说。

随着三大战役的结束,国军一溃千里。

5月,解放军占领杭州、6月占领上海。由此,江浙的国军基本崩溃。

从1949年7月,三野横扫了浙江全境后,开始准备夺取舟山群岛。

那时候,舟山群岛、大陈岛、一江山岛和海南岛,都在国军控制下。

解放军并没有像样的海军和空军,国军还是比较有把握守住这些岛屿。

不过,此时国军士气非常低落。

解放军从10月开始连续攻打沿海岛屿,22军主力攻占大榭岛后,10月3日攻占金塘岛。

后来负责攻打登步岛的解放军第61师,由穿山半岛向南,先后攻占六横岛、虾峙岛,10月18日一举攻下桃花岛。

解放军下一步的目标,就是登步岛。

登步岛是舟山群岛的一个岛屿,面积不大,只有15平方公里。

它距离解放军占领的桃花岛,仅有1.4公里。

水性略好的人,也可以徒手游泳上岛。

表面上,登步岛似乎不起眼,其实是国军在舟山防御的一个重要支点,绝对不能随便放弃。

登步岛距离舟山本岛的沈家门港和朱家尖岛,都是近在咫尺。

如果解放军想要占领这两个非常重要的岛屿,将国军彻底赶出舟山群岛,就必须首先占领登步岛。

对国军来说,登步岛距离舟山本岛和朱家尖岛都太近。

一旦解放军控制登步岛,随时可以发动突袭,国军根本防不胜防,舟山群岛十有八九就守不住了。

在东南军政长官陈诚的物色下,舟山防卫司令由悍将石觉担任。

石觉是黄埔三期毕业生,从国军东征开始就参加战斗,身经的早已不止百战。他历经包括剿共、抗战、内战等等一系列大会战,作战经验非常丰富。

石觉能力很强,抗战中担任国军最为精锐的13军军长职务,歼灭了很多日军。

石觉认为,解放军攻打登步岛是必然的。

而登步岛距离桃花岛太近,防御极为不利,看来必须依托岛上阵地死守,同时调集大量援军准备进行反攻,一举将解放军登岛部队歼灭在岛上。

自然,解放军想要占领登步岛也并不容易。

登步岛虽是个小岛,岛上却有三个山地制高点。

其中炮台山最高,大山顶第二,流水岩第三,国军只要控制炮台山,就可以压制另外两个制高点。

而这三个制高点的山高很低,却比较陡峭,坡度都在20度以上,山上是很滑的茅草。

即便没有国军的防御,爬山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石觉命令在炮台山修建主阵地,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构建工事,以保证可以坚守一段时间。

真正让石觉头疼的,是登步岛没有适合的守军。

当时国军部队大多七零八落,登步岛只有第87军第221师2个团负责防御,另1个团驻守朱家尖岛。

第87军是1948年新组建的部队,稍后差点就被林彪在平津战役中歼灭。

该军拼死突围到塘沽,才侥幸海运撤退下来。该师战斗力不强,战斗经验严重不足,只是因建制比较完整,才被派到岛上。

具体部署为:第87军661团(欠9连)守备登步岛东部,662团1营及3营残部(不足1个连)守备登步岛西部,662团第2营守备大蚂蚁岛。

在石觉的命令下,将80军山炮连3门75毫米火炮,也增援到登步岛,增强反登陆火力。

石觉曾两次赶赴登步岛视察,认为第221师士气低落,新兵多老兵少,肯定守不住。

而登步岛太小,不能放很多部队,石觉只能命令87军其他部队和69军都在舟山本岛待命。

至于第69军,也不是什么强悍部队。

它在1948年10月刚刚在江西上饶组建,之后压根没参加过什么实战。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后,第67军还在浙赣铁路沿线驻守。面对解放军的大兵压境,该军靠连续南逃到广东境内,才侥幸脱线。

它随后海运到台湾,又转到舟山群岛驻守。

总之,登步岛的国军战斗力不强,但兵力较多。

这边,战斗打响的7天前,解放军刚刚经历了金门战役惨败,开始重视登岛作战。

登步岛战役前,毛泽东以军委名义发出通告:“三野以三个团登陆金门岛,与敌三个军激战两昼夜,后援不继,致全部壮烈牺牲,甚为痛惜。……查主要原因,为轻敌与急躁所致。……当时,我们曾电你们,应先集中力量攻占厦门,而后再转移兵力攻占金门,但未引起你们深刻注意,致有此失。除希将此次经验教训深加检讨外,仍希鼓励士气,继续努力,充分准备,周密部署,须有绝对把握时,再行发起攻击。”

所以,此次解放军较为谨慎,没有像金门战役那样乱来,甚至带着“金门县委”的办公用桌椅板凳去登陆。

11月3日,解放军使用第21军负责攻打登步岛。

21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是由新四军第2师和第4师的部分部队发展而来。

2纵战斗力很强,之前的淮海战役歼灭了杜聿明4万军队,而该军自己也不过3万多人。21军自从渡江战役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横扫江苏、浙江、福建的国军,攻下杭州的就是它。

显然,国军守军同21军相比,战斗力差的很远。

自然,国军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有海空军的支持。

当时国军部分军舰和战机,就在舟山群岛驻扎,随时可以支援。

不过,由于桃花岛距离登步岛只有1公里多,上面的解放军炮兵也可以进行火力支援,掩护步兵进攻,炮弹可以覆盖登步岛全境。

双方此消彼长,实力大体均衡,国军略微占优。

具体谁会打赢,就看具体怎么打了。

晚上10点,第61师先头部队第183团、182团共3个营1000多人,在炮火和风雨的掩护下,从桃花岛乘坐150多艘大小帆船,一举登上了登步岛。

解放军老兵刘俊吉回忆:我所在的三野战军21军61师占领桃花岛后,于十一月三日晚八点开始攻击登步岛,那时我是一八三团一连战士。我军没有战舰轮船,都是调用的民间木板渔船,一条船只能带一个班,最大的只带一个排(30人左右)。部队晚八点登船后,行不多久就遇上海水退潮,水流甚急,船只行走非常困难。战士们用铁镢奋力划水,费了很大的劲,才渡过急流,大约在十一点左右接近彼岸。海水还一米多深,战士们跳下水去,部队刚换上棉衣全部湿透了,挪动一步都很艰难。

被猛烈炮击以后,国军已经知道解放军就要登陆,立即做好了战斗准备。

第一梯队的解放军登陆以后,立即朝着国军阵地猛打猛攻。

国军这些新部队,果然不是解放军老兵的对手。

后来我们知道,登步岛的国军只有1个团多,同解放军第一波兵力差不多。

这主要是国军逃兵很多,一些抓来的壮丁千方百计逃走,导致连排都有很多缺员。

而舟山群岛准备增援的67军,也差不多。

他们一个团中有三分之二,竟然是刚抓来的壮丁和枪都端不稳的新兵,实际能打仗的只有1000人左右。

于是,岛上国军很快招架不住,先后有8个连被歼灭或者重创,3个连长被打死,被俘就有500人,第三制高点流水岩也被占领。

还是那个解放军老兵刘俊吉回忆:前边早被敌人滩头部队发现,猛烈向我们射击,我们冒着敌人的火力,奋勇向前冲上去,夺取了敌人滩头地堡,随即继续上山攻击敌人。山坡上都是灌木树棵,很难迈步,我们只能拨开荆棘艰难前进。山顶上的敌人向我们射击,我们一边还击一边前进。当冲到离山顶20多米远的时候,敌人站起来想逃跑,我端起冲锋枪猛烈扫射,当场倒下两个敌人。正在这时我左大腿被敌人机枪击中,打倒在地,不能动弹。在后续部队同志们的帮助下,给我急救包,包扎了伤口后,部队继续向前追击敌人。

国军依靠第二制高点大山顶和第一制高点炮台山死守,解放军又开始猛攻炮台山。

双方战斗非常激烈,而解放军却突然发生了意外。

根据金门作战经验,第一波船只运载登陆部队后,立即返航回到桃花岛,准备运输第二波登陆。

就在第二波登陆部队上船以后,海上突然出现大风大雨,风向突变,潮水很快退却。

这些船只距离登步岛只有不到1公里,却因怕搁浅无法前进,只能隔海相望。

第二波援军迟迟不到,这大大影响了解放军攻击的效率。

最初,解放军认为,登步岛只有残缺不全4个营的敌军。

登陆以后,他们发现敌人最少有2个团的番号。

然而,解放军带着近1年从没有打败过的锐气,仍然连续进攻。

国军新兵哪里招架得住,节节败退。

双方激战深夜12点,解放军顺利占领岛上第一制高点炮台山。

解放军在炮台山上用迫击炮,猛烈轰击位置较低的大山顶,掩护步兵继续扫荡。

国军依靠大山顶苦战,勉强守住一半阵地,双方陷入胶着中。

鉴于登步岛国军就要顶不住,当夜陈诚用电话指挥舟山防卫司令部:“决不可放弃登步,命令登步守军,尽力固守,以待援军。”

在陈诚的严令下,舟山本岛的国军第67军立即增援。

此时第67军刚刚从汕头赶赴舟山群岛7天时间,期间海运期间遭遇台风,花费了10天才赶到岛上。由于严重的晕船,这些官兵就像患上大病,正在休整期,一些士兵走路尚且打晃。

这种时候,别说打晃,只要有口气的兵都得上了。

第67军75师224团为先头部队,第67师为后续部队。

国军掌握制海权,岛上鸡冠礁码头又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224团得以迅速登上岛,双方开始激烈的拉锯战。

当时解放军炮火非常猛烈,67军224团团长回忆看到的景象。我遥望登步岛,看到一堆堆的黑烟。炮声震耳欲聋,开始还能分辨出火炮的型号和大概数量,稍后炮声就连成一片,根本听不出是什么了。我的副官算得上身经百战,却惊恐地说“这炮打得好厉害,我打了这么多年仗都没见过。看来解放军的主力部队来了,这仗很难打,咱们八成要死在这里了”。

到天亮,国军援军陆续赶到,海空军也开始进行全面掩护。

国军的战机和军舰本来就驻扎在舟山群岛,可以提供及时的支援。

除了轰炸登步岛以外,P47、P51战斗机甚至B25轰炸机,还不断轰炸桃花岛阵地,袭击海上运输渔船,切断两岛联系。

2艘国军军舰,则猛烈炮击岛上解放军登陆部队,并且四处游弋,阻止后续部队继续登岛。

国军的海空军优势,给解放军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受伤的解放军老兵刘俊吉回忆:我军第二梯队登陆后把我抬到船上往回走,又是海水退潮,船走的很慢。5号早晨来到海边,这时又把我抬到担架上。天刚亮敌人的飞机又来狂轰乱炸,把运伤员的船都炸翻了。解放军的新民工没有战斗经验,一见飞机把我扔下就跑,把我摔晕了,当时什么也不知道了。过了一会,我才醒过来。等敌机飞远了,民工又把我从淤泥中抬出来。

双方混战到当天夜晚,登步岛上近2000名解放军开始力不能支。

道理很简单,国军可以不断增援,他们则没有援兵,这样打下去必败无疑。

而国军的军官都打了十多年仗,也颇为有经验,援军登岛以后并没有做添油一样的防御,而是直接发动反攻,以攻为守。

毕竟登步岛太小,防御方如果群聚一团,只能被解放军炮火一片片打击,徒增伤亡而已。

当晚,解放军利用夜色掩护,冒着很大的危险,从国军军舰封锁下偷渡。

需要说明的,第61师师长兼政委胡炜,亲率增援部队2000多人登陆。

兵力不足,此时连师侦察连、警卫连都用上了。

大家注意,胡炜是师长,他在如此险恶情况下登岛,就是为了在一线直接指挥。

而胡炜师长也是很厉害的军人。他是学生参军,1937年日寇打过来的时候,胡炜放弃中学的学业,参加了新四军抗日。

整个8年抗战,胡炜在敌后转战,算得上九死一生,经历了多次大规模惨烈反扫荡。

1949年任21军61师师长时,胡炜年仅29岁,是三野最年轻的师长。

胡炜这个师长的含金量很高,是打了上百场激烈战斗,用命换来的。

可见,解放军为了打赢此战,已经用尽全力。

解放军增加到3000多人,国军增援更多,67军199团、201团先后登陆,兵力仍然占优。

此时战斗仍然非常惨烈,双方都竭尽全力。

而国军老兵刘修连回忆当年增援的混乱场面:5日夜里,记得在十一、十二点钟的时候,就到了沈家门,船都已经开到登步岛鸡冠礁。但是鸡冠礁没有码头,船也不能够靠岸。还离码头100米或者200米,大家都跳下海去,水都这么深,就这样上去的。

夜里黑压压的,大家都看不见。但是机关枪火一打,炮一打,多少还看得到一点。我们刚进入阵地,共产党就冲上来了,像要拼刺刀一样。我们顶不住,就退下来,营长都躲到后头。后来上面说,哪个敢退下来就枪毙,这才谁都不敢退。我们就用手榴弹往上丢,再攻上去,一点点的前进。我们那个连啊,死伤太惨重了。

混战到5日夜晚,登步岛战役持续了2天。

期间,国军也不是菜鸟,他们主动攻打解放军控制的制高点,一举夺回了制高点炮台山。

国军占领炮台山以后,立即使用75毫米山炮和迫击炮,猛烈轰击解放军登岛部队。

登步岛不大,炮火基本可以覆盖全岛,解放军陷入极度被动局面。

解放军本来认为登步岛只有敌人4个营,现有部队吃掉他们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此刻岛上国军至少有5个团。

解放军寡不敌众,伤亡不轻,仍然顽强作战。

国军这边也有较大的损失,201团团长李向辰亲自带领1个营,经过8次冲锋,以伤亡近500人的重大代价,收复了第三制高点流水岩据点。而掩护201团侧翼时,200团团长颜珍珠被解放军炮弹炸伤。

至此,国军控制全部制高点,岛上解放军陷入极端的劣势。

更重要的是,解放军还是准备不足,犯了轻敌的老毛病。

61师这1年来根本就没打过败仗,遇到的国军甚至没有较为长久的抵抗一下。

几个月前,61师把老蒋的老家溪口镇都打下来了,师司令部就住在蒋介石祖居丰镐房。

试问,蒋介石连自己的祖屋都保不住,有可能保住舟山群岛吗?

当时61师上上下下,都认为登步岛国军肯定还是一触即溃。

这种误判,导致61师集结的兵力不足。

它的181团在桃花岛,是唯一可以及时增援的部队。

不过,国军不是弱智。

181团只要一动,国军肯定趁机猛攻桃花岛,就会彻底切断登步岛解放军的退路。

而第21军和第22军位置最近的2个团,还在宁波和柴桥,一时半会调不过来。

这种情况下,解放军继续硬拼,肯定就是金门战役的下场,全军覆没。

胡炜师长头脑很冷静,传承当年游击战的宗旨:打的赢就打,实在打不赢就走。

显然,登步岛肯定打不下来了,不能在这里将本钱拼光。

于是,解放军决定以一部掩护,5日晚上开始全军撤退。

这次撤退相当成功,国军方面完全没有准备。

解放军以183团团长杜绍三、182团参谋长刘正昌各率一部对敌实施佯攻,主力则迅速上船,趁着夜色撤走。

由于撤退迅速合理,所有的伤员都被带走。

6日凌晨1时30分,登岛解放军部队全部撤回到了桃花岛。

而对面的国军由于夜黑风高,根本没有发现解放军已经撤退,还在不断开枪开炮。

由此,登步岛战役失败。

国军伤亡军官121人、士兵2704人。

解放军伤亡有两种说法:

国军认为解放军伤亡 3660人;解放军的数据是伤亡1487人,其中阵亡394人。

登步岛战役失败以后,解放军暂时停止占领舟山群岛的计划。

战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在登步岛的烈士墓碑上题字曰:“登步复登步,踏进中原路,再造新中国,灵兮其永护,香放自由花,围绕英雄墓。白骨黄土,千古留芳,冲天浩气,日月争光。”

守备登步岛和朱家尖的第87军221师,被封为“登步师”,这个名字保持到今天。

到了1950年,台海局势有所变化。

5月,解放军占领海南岛,而美国宣布只会保住台湾岛。

这种情况下,国军被迫在5月从舟山群岛撤退。

解放军在5月16日兵不血刃占领登步岛,之后陆续进占全部舟山群岛,此时国军已经全部撤退。

至于胡炜将军本人,显然也是对登步岛失利耿耿于怀的。

98岁的胡炜将军去世后,根据他的遗愿,家属将他的骨灰抛洒在登步岛和桃花岛之间的海域,与牺牲在登步岛战役中的战友“团聚”。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