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饥饿,《保持饥饿》
嘿,你好,我是格格。
刷微博,看到了王嘉尔的一则更新,于是,学会了“保持饥饿”这个词,当然,也正试着慢慢领会这个词。

“保持饥饿”,你懂我的,我们探讨的一定不是纯粹生理感受的饥饿,当然也并非是被用于商用的饥饿营销的概念,而是思想状态层面的。

满足 与 欲望
我们常常会纠结于懂得“满足”与试图有更多“欲望”之间的取舍、分寸。懂得满足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止步不前,而在一些追求方面有更多强烈的欲望,也并不代表我们不是个知足的人。
你会说,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远离痛苦,就得放弃所有欲望。
我会答:你我皆凡人,不可能放弃所有的欲望。合理的欲望,我们可以有,合理的欲望,我们必须有。
你再问:欲望如何划分合理不合理?
我再答:不伤害别人利益的,目的是追求幸福生活指数更高的欲望,就是合理的欲望。
你也许摇头,也许赞同,也许保留意见,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拒绝不了所有的欲望。身体可以更健康,空气可以更干净,学习可以更好,创意可以更新鲜并具有可实施性,孝顺老人的时间可以更长,陪伴孩子的机会可以更多……这些不都是合理的欲望吗?
保持饥饿的状态,试图满足这些合理的欲望,是人之常情。

小绵羊 与 狼
对于“小绵羊”,有一种解释是,像羔羊般天真、温顺而柔弱的人。这也就意味着说,即使这样的人们内心争取更强大更硬核,也依然对于带着恶意的坏人们没什么抵抗力。
“狼”性,据度娘解释,有四个特点:“贪”“残”“野”“暴”,映射到人类生活:
“贪”,无止境地拼搏、探索;
“残”,遇见困难要一个个地、毫不留情地把它们克服掉、消灭掉;
“野”,不要命的拼搏精神;
“暴”,逆境中,要粗暴地对待一个又一个难关,不能对难关仁慈。
所以,我们可不可以根据个人的客观条件,是“小绵羊”也好,充满“狼”性也罢,适当地结合,填补“饥饿”感,使被中和之后的我们更适者生存,更优秀。
保持饥饿,填补饥饿,
再饥饿,再填补,
……
我好像
看见了我们更优秀的模样
……
我是格格,祝愿你幸福。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