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伪国民政府,1941年汪伪政府
汪伪国民政府,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内部以汪精卫为首的反共亲日派,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在日军卵翼下建立的傀儡政权。 图为1940年4月26日,南京汪伪政府举行“庆祝还都典礼”后,汪精卫接受日本大使阿部信行的到任国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37年12月及1938年3月,日本在沦陷区北平和南京两地﹐分别组织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1938年7月,日本向重庆国民政府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高宗武透露,日本拟认汪精卫为和谈对手。同年10月,日军攻占广州﹑武汉。11月,日本再次发出诱降声明。 图为1943年1月,汪伪政府发表对美英宣战声明之后,组织伪军上街游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于是,汪精卫集团代表高宗武、梅思平与日本代表影佐桢昭、今井武夫在上海举行秘密谈判,签订《日华协议记录》,议定:缔结反共协定;中方承认“满洲国”,日方于恢复和平后两年内撤兵(内蒙古等地除外);日本享有开发中国资源的优先权等条款。 图为1940年4月21日,南京,汪伪政府财政部部长周佛海(中)在“鹿岛丸”号,欢迎日本特派大使阿部信行(左)等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偕曾仲鸣﹑周佛海等逃离重庆。到越南河内后,发表降敌“艳电”。1939年4月,由日本特务秘密护送汪精卫等进入上海﹐著手组织伪中央政府。经日本策划,北平﹑南京两地伪政权取消,于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正式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图为1940年4月23日,南京,汪伪“国民政府”出动伪军仪仗队,在街头迎送阿部信行的车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40年4月26日,南京,汪伪政府举行“国府还都”庆祝游行。队伍中“第三区第一保第九甲”的“九狮图”,不是传统的舞狮,而是九个人手中提的花灯上,各扎了一个小狮子。游行队伍的后面,是一幢遭战火严重破坏、没有修复的房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40年4月13日,广州傀儡政权为欢迎汪精卫,在中山纪念堂召开“拥护和平实施宪政”大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40年4月下旬,南京,汪伪外交部部长褚民谊陪同日本特派大使阿部信行及日本“使节团”成员前往中山陵谒陵。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大楼。1928年,立法院原设于白下区斛斗巷张侯府,第一任立法院长为胡汉民、后迁于图中的中山北路261号的法官训练所大楼。汪伪时期,此处变成“南京特别市政府”办公厅,抗战胜利后又恢复为立法院院址,新中国成立后,此地改为军人俱乐部,建筑仍保存完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