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是谁说的?

2025-02-16 最新 评论 阅读

 

01.习惯的养成,一辈子不可逆转

所谓“三岁看老,七岁看大”

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规矩、习惯,及正向的价值取向,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影响。

而这种习惯的养成,甚至一辈子都不可逆转。

深圳某小学曾曝出这样一则新闻:四年级某班的学生家长联名,请求劝退一名学生。

原来是一位家长无意间发现孩子身上有伤,经过几番询问后得知,孩子在学校被人打了。

采访中受伤的孩子照片看的人触目惊心。

而根据校方调查的不断深入,受伤的孩子不止一位。全班47名同学中,几乎所有人都被打过。

最令人气愤的是,涉事学生父母态度强硬,拒不认错,认为这只是小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

很难想象,这位打人的男孩未来会成长为什么模样。

一个人不可能从头再活一次,一个孩子也不可能重新教育一番。

当孩子已经长大,做人做事的基本习惯、行为准则均已养成,就很难再改变了。

即使能有所改变,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不可同日而语。

02.保护孩子,从培养规则意识做起

《论语》中有一句“不学礼,无以立”,讲的是一个人如果不学礼仪,将无以立身。

这句话放到家庭教育中,给大家的启示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教给孩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正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就像最近很流行的“人生底色”的概念:

一个人成年后做人做事的基本风格,正如创作一件画作。底色一旦奠定,要想再作涂抹,怕是十分不易的。

父母们可能都注意到,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孩子规则行为的培养。

每位小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堂课,就是老师带着全班同学一起熟读熟记《小学生守则》。这其实是在告诉孩子:在学校,有所为,有所不为。

生活中,令人头疼的熊孩子是我们的噩梦:

看电影时,别的孩子都安静地着观赏电影,他却狂踢前排座椅、大声喧哗;公交车上,别的孩子低声讲话、不打扰旁人,他却爬上座椅,乱蹦乱跳想引起人注意;

不过大多数人都是理性的,不会和小孩子计较,最多说一两句。但是如果碰上不理性的大人,熊孩子们就很危险了。

遂宁市曾发生一件令人揪心的事情。

公交车上,一名男孩毫无缘由地用脚踢旁边座位的男子。

最终,这名男子忍无可忍,将男孩甩在地上,并用脚狠踹了三下。

有句话说得好:你不教育你的孩子,早晚有一天,社会会替你好好教育他。

法律虽然会给我们一个评判,但是所有父母要明白: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不仅是教养的体现,也是在保护孩子免受伤害。

03.建立家庭规则,是改变教育环境的基础

兰海老师在参加真人秀育儿节目时,为了辅导孩子的问题,通常会先到孩子的家里面进行观察,再对全家人进行辅导。

而在辅导过程中,熟悉节目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家庭规则的建立,往往是辅导的第一步。

这是因为孩子种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一定与整个家庭有关。想要改变孩子行为,需要在家庭这个系统中去帮助孩子。

人是组成环境的重要部分,在家庭系统中,每个人都发挥着影响他人的巨大作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影响孩子行为的关键因素。

所以,改变原有的家庭环境,才能促进孩子改变不正确的行为。而重新建立家庭规则,是改变教育环境的基础。

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五条#制定家庭规则的要点#。它们分别是:

1、建立家庭规则需要从全家人的角度考虑,而不仅仅是针对孩子。规则实际上代表了一个家庭核心文化,体现了我们倡导什么行为,我们反对什么事情。

2、谨慎制定,父母在制定家庭规则时不能冲动,而是需要全面思考。不能偶然看见孩子的一个行为,就不加思考的把它框定在家庭规则的范畴,规则一定是基于家庭全面思考基础上建立的。

3、更多的激发,更少的限制。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有规则,但我更建议父母们常说“你可以怎么做”而不是“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需要注意的是,规则限制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思想。

4、家庭规则最多不能超过五条,超过五条的家庭规则会失效,孩子们会感受到太多的束缚和要求,并且容易混淆和忘记。

5、需要注意具体事件举例,有一些家庭规则只能用抽象的文字表达,比如尊重、关心,但是需要用具体事例解释,来帮助孩子理解抽象表达背后的具体含义。

04.

什么是家庭规则?家庭规则顾名思义就是全家需要一起遵守的规则,所以这个规则并不只是针对孩子的,而是针对家庭中的所有人的。

那么如何通过建立家庭规则的方式可以让全家一起执行呢?一起学习本节新课程——如何建立家庭规则?有兰海老师亲身示范哦~欢迎大家一起学习:

孩子不遵守家庭规则的原因有哪些?

制定家庭规则的步骤有哪些呢?

制定家庭规则的要点有哪些?

下载【兰海说成长】APP-搜索【规则】即可观看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