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亲自策划,徐海东奋勇出击,直罗镇战役重挫张学良东北军
1935年11月6日,毛泽东、彭德怀派通信参谋给红十五军团部送来一封电报,毛泽东在电报中发出指示:尽快消灭张村驿的敌军,调查直罗镇以北、以南地区的道路、地形及住户情况。由于红十五军团当时没有电台,毛泽东、彭德怀的第一封电报,未经电台拍发,而是由通信参谋骑马送达。
姜廷玉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研究员
“直罗镇它是一个不足百户的小镇,三面环山中间一条河流通过,所以这个位置,这个战略位置就是有利于打伏击战,所以当时毛泽东和中革军委就选择在直罗镇来伏击敌人。”
要想拿下直罗镇,首先要打下紧邻直罗镇的张村驿。张村驿是国民党东北军运输线要冲,也是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的进攻重点。
11月7日,张村驿战斗开始准备总攻。正在张村驿指挥作战的徐海东收到了一封急信:毛泽东和彭德怀下午就要到红十五军团军团部来。接到这个消息,他飞身上马,赶往红十五军团当时的团部所在地。
徐文惠 徐海东之女
“我父亲,他经常跟我们讲就是当时见到毛主席非常激动,但是我爸爸当时不认识他,不知道哪个是,当时也不敢吭声,这不是后来程子华就介绍这是毛泽东主席,彭德怀。主席说他辛苦,他还更激动,你看我应该做的事,主席还说我辛苦了,我爸爸就讲主席你中央来了,主席来了,这一切都好了。”
这天下午,毛泽东在红十五军团听取了徐海东关于敌情的汇报,徐海东主张先攻克张村驿及周边民团据点,借此取得民团和国民党军存粮,并将这一地区辟为根据地,毛泽东对这一想法表示极大的赞同。
王晓建 军史专家
“毛泽东还问,海东同志,你看国民党军队第三次“围剿”能不能粉碎,徐海东很快就斩钉截铁地说能粉碎,他还是有信心,为什么他有信心,因为他指挥红二十五军在鄂豫皖的时候就曾经和东北军交过手,打东北军他还是很有心得的,所以毛主席听了之后很高兴啊。”
送走了毛泽东一行,徐海东连夜返回张村驿,向前线指战员传达了毛泽东等中央首长来到红十五军团的喜讯。
在徐海东的指挥下,红十五军团的战士们一鼓作气突破两丈多高的寨墙,攻克张村驿。张村驿一战胜利了,中央红军和西北的红军即将在陕北胜利会师!
1935年11月上旬,刚刚恢复番号的红一方面军所辖两个军团——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在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举行了热烈的会师联欢大会。
蒋介石得知中央红军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的消息,既忧虑又气恼。在他一再催促下,“西北剿总”重新调整了“围剿”的部署,以东北军5个师的兵力,由陕西鄜县和甘肃合水县东西对进,企图打通洛川、鄜县、甘泉、延安之间的联系,构成严密的封锁线,一举围歼红一方面军。
作为当时国民党军的王牌部队,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在西北部署了16万精锐部队,武器装备在当时更是冠绝全国。然而,让蒋介石没想到的是,他这一轻率派兵陕甘苏区的行动,给早已在策划直罗镇战役的毛泽东提供了难逢的良机。
1935年11月20日下午,东北军109师进占直罗镇,他们自恃装备精良,全师守备十分松懈。当天夜里,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分别进至直罗镇北面和南面,悄悄将东北军109师包围了。
图 | 红军机枪连
11月21日拂晓,具有历史意义的直罗镇战役打响了。红一军团由北往南打,红十五军团由南向北打。直罗镇内的东北军乱作一团。毛泽东在山坡上设立了指挥所,见直罗镇内的东北军四处逃窜,似有突围的迹象,便派通信员火速找到了林彪和徐海东,强调,要的是歼灭战。
图 | 红十五军团手枪连
在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的两面夹击之下,直罗镇内的东北军官兵纷纷缴枪投降。
随后,红十五军团快速占领了109师指挥所,全师彻底瓦解,只剩下几百人跟随师长牛元峰逃往直罗镇东南的一个小寨子,等待援兵。
正当徐海东准备集中兵力发动强攻的时候,周恩来突然前来,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想法。
王晓建 军史专家
“周恩来为什么来,周恩来还是传达毛泽东的意见,要打歼灭战,这个小寨子确实地形比较险要,易守难攻,又有寨墙,寨墙都是土夯起来的,很结实啊,周恩来就说了一个意见,海东啊,寨子里头既没有水也没有粮食,他们肯定要跑,我看不好攻暂时不攻,把他留着,等他跑的时候在运动中歼灭他们。”
果然,如周恩来所料,109师师长牛元峰在得知张学良派出的东北军援军117师,106师、111师都遭到红军阻击,已经全部调头撤退的消息后,只得下令放弃小寨子突围。徐海东命令部队马上追击,11月23日夜,牛元峰带领的109师残部被全部歼灭。
东北军在直罗镇的惨败,给了少帅张学良一个结结实实的教训。在他晚年录制的口述历史录像《世纪行过》中,讲了这样一番话:在陕北和红军打的那些仗,何立中、牛元峰都死了,他们都是听命令的军官,我就想啊,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
对于著名的直罗镇战役,毛泽东曾经这样说过: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在陕甘根据地迎来了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实现了大会师。徐海东和他带领的红二十五军,凭借顽强的意志、铁一样的纪律以及骄人的战绩,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红军纪律歌》与红二十五军有着怎样的联系?徐海东雪中送炭5000大洋又是怎么回事呢?
敬请收看今晚(12月26日)20:00,CCTV-4《国家记忆》之《徐海东与红二十五军 决战直罗镇》。
本期主讲人:徐涛
文字&编辑:白仲虹 主编:姜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