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集团军,原陆军第31集团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985年,福州,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正在悄然展开。
那一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经历了一场震撼军史的百万大裁军,福州军区被撤销,南京军区接手整编任务。
就在这风云变幻之际,一个名字悄然登上历史舞台——第31集团军。
这个被军史称为“海疆雄师”的部队,以其独特的编制和强悍的战斗力,成为了中国陆军历史中的一段佳话。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的下辖部队中竟有两个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这样的配置在当时的全军中可谓凤毛麟角。
故事得从1947年说起。
那时候,第31集团军还叫第13纵队,隶属华东野战军,主要活跃在山东胶东地区。
用现在的话说,这支部队的起点并不算高,地方武装起家,组建时间也不算长。
但有趣的是,短短几年间,这支部队却在战火中迅速崛起,成为华东战区的拳头力量。
从胶东保卫战到淮海战役,再到渡江作战,第13纵队一路打得敌人闻风丧胆,最终在1949年改编为第31军,正式进入解放军序列。
建国后,第31军被长期部署在东南沿海,主要负责守卫福建的战略要地。
说白了,这是一支随时准备迎战的部队,面对的不是一般的对手,而是可能随时来袭的外部威胁。
到了1985年,全国百万大裁军的浪潮中,不少曾经显赫一时的番号被撤销,但第31军却被保留下来,并升格为第31集团军。
这其中的意味,实在值得玩味。
为什么第31集团军能在裁军中脱颖而出?答案离不开它独特的编制和战斗力。
当时的第31集团军下辖的部队中,有两个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第91师和第86师。
这两个师,无论从历史战绩还是战备状态来说,都是全军的佼佼者。
尤其是第91师,其前身是胶东军区的部队,在济南战役中表现尤为突出。
当时的第271团,凭借惊人的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为部队打开了突破口,被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二团”的荣誉称号。
到了现代化建设阶段,第91师又被确定为全军战备值班部队,成为南方甲种摩步师的代表。
再说第86师,这支部队的历史更加辉煌。
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5年的山东军区第4师,解放战争期间参加了孟良崮、淮海等一系列战役,歼敌数万。
进入新中国后,第86师随军入朝参战,在抗美援朝的第二次和第五次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
后来,这支部队成为福州军区的战备骨干力量,直到1985年改编为第31集团军的一部分。
可以说,第86师的存在,为第31集团军注入了强大的机动作战能力。
当然,仅靠两个甲种师还不足以让第31集团军如此耀眼。
它的编制中还包括南方乙种摩步师第92师和第93师。
这两支部队虽然不如前两者光芒四射,但它们的战斗力同样不容小觑。
尤其是第92师,其前身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后来更被中央军委授予“红色尖刀连”的荣誉称号。
而第93师则在1985年的整编中经历了一次重要转隶,它的部分部队被调整至武警序列,成为后来武警机动部队的核心力量。
第31集团军的强大,除了得益于这些步兵师的支撑,还离不开其支援部队的全面配置。
坦克旅、炮兵旅、高炮旅、工兵团……这些部队让第31集团军不仅能攻,更能守。
从东南沿海到国际任务,从传统战争到现代化作战,这支部队始终保持了强大的适应能力。
然而,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一个集团军的辉煌而停止转动。2016年,随着军改的深入推进,南京军区撤编,第31集团军转隶东部战区陆军。
仅仅一年后,第31集团军番号停用,取而代之的是第73集团军。
很多人以为这是一个历史的终结,但事实上,第73集团军继承了第31集团军的大部分编制和传统,成为新时期中国陆军的一支劲旅。
有人说,第31集团军的历史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陆军发展史。
从地方武装到野战部队,从传统战争到现代化作战,这支部队的每一步,都镌刻着时代的印记。
虽然它的番号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的精神却永远镌刻在中国军史的篇章中。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