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良好政治生态,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025-02-15 最新 评论 阅读

 

政治生态好,党内就会正气充盈;政治生态不好,党内就会邪气横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态有了明显好转,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形式化、平淡化、庸俗化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上指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下午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举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持学习。

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标准。“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人用人是风向标,直接影响着政治生态走向。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是净化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治本之策。习近平指出:“要把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作为重要着力点,突出政治标准。”政治标准是党员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以及人品道德、工作能力和群众感情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新时代选人用人要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五大方面进行。考准考实干部的政治表现,关键在于看其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否坚定“四个自信”,是否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否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是否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是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把政治考核的结果作为干部培育、选拔、使用、管理的重要依据,让政治标准成为检验干部是否合格的“试金石”,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特别是对“两面人”“骑墙派”等类型的干部坚决不用。

党内政治生活要严格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可以全面净化政治生态,有效激发党的生机活力。现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的党内政治生活缺乏原则性和战斗性,存在庸俗化、形式化、随意化、平淡化倾向,搞自由主义、好人主义,生活质量不高。有的政治学习停留于念报纸、读文件、看电教片、传达上级讲话,不针对现实问题开展讨论;有的名曰到革命圣地过组织生活,接受传统教育,实际上是去游山玩水;有的会上会下“打太极”,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表扬与自我表扬,相互批评变成了相互吹捧,等等。习近平指出:“要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让党员、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经常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净化政治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要持续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严格执行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规定,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意识和本领能力,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和主题党日等制度,还要注重改进和创新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和载体,大力提升教育效果,让党的理论、党的主张、党的要求真正入脑入心,真正净化党员干部的政治灵魂。

党内政治文化要加强建设。政治文化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标识,反映政党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它贯穿于党的各项工作全过程,引导全党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及行为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党内政治生态。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有助于督促党员干部增强践行党性要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而有效塑造党员干部的党性品格。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党员干部应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不断涵养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要坚定文化自信,始终自觉学习、感悟、传承、弘扬中华文化;要坚决抵制和反对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党风正、政风优、民风淳。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当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