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有决策权吗
易混概念分析
九上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一)全过程民主: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民主
1.全过程民主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等过程;
2.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
3.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
4.全过程民主对人民代表履职尽责提出更高要求,各级人大代表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5.全过程民主还意味着制度本身要重视全过程建设,不断趋向完善。
(二)我国的民主形式和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我国的民主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三)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区别
民主决策:在政策、决策、法律实施之前和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征集、听取民意。与几个制度有关,即专家咨询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听证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
民主监督:民主监督在政策实施后,实施得好不好,由公民针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主要有评议制度。
(四)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都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区别:民主管理侧重于在基层进行民主自治,国家机关的管理通过人民选出的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民主管理。民主选举侧重于通过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不同的选举方式,来选举人民代表,居委会成员、村委会成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代表人民的意志。民主决策侧重于决策机关在进行决策前通过各种途径来使公民积极参与决策,与四个制度有关,落实人民群众在决策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保证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公民没有决策权。
(五)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项公示制度的区别
1.主动者不同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的主动者是公民。公民主动将意见和建议反映给决策机关;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的主动者是决策机关。决策机关先主动把草案公示出来,然后由公民提出意见。
2.方式不同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自下而上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社会公示制度是自上而下发布草案或征集意见。
3.时机不同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发生在初步决策(或草案)还未形成之前进行。国家机关根据群众意见拟出草案;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发生在初步决策(或草案)形成后进行。公民根据这个草案提出意见。
4.作用与效果不同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的作用是形成草案(决策)。主要强调的是征求意见的过程,是采集民意,集中民智,为了形成决策;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强调的度的作用是完善草案(决策),便于公民监督。是决策结果实施前的再一次征询意见,以减少决策的疏漏及与瑕疵。
(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必要性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不是义务)
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