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长征永远在路上

2025-02-14 最新 评论 阅读

 

历史的车轮进入2016年,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会师80周年。7月下旬,笔者带领部队官兵重走长征路,站在80年前红军成功强渡金沙江的石鼓渡口制高点,凝望着眼前奔腾不息的金沙江水,不禁回想和思索当年这支部队。他们虽衣衫褴褛,远离根据地万里长途跋涉,却紧紧握着土枪和钢炮,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历尽千难万险也要坚持北上抗日。他们究竟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下,最终走向胜利?

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红二方面军,看到了两把菜刀闹革命、南昌城头举义旗的贺龙元帅和从黄埔军校走出、罗霄山脉斗争成长的北伐名将萧克,正是在他们的率领下,数万红军指战员抱定救国救民于水火的信念,以智慧、勇气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最终在虎跳峡附近巧渡金沙江天险,甩开国民党几十万大军,踏上胜利的征途。我想,正是因为有了贺龙、萧克等一大批信念坚定、战火中成长的常胜将军们率领,这支部队才越战越勇,至今依然百战百胜。

今天,我们这支红军血脉传承的人民军队正在阔步迈向建设现代化军队的征途中,同样需要一大批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的各级指挥员,同样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好传统,自觉经受长期艰苦环境锻炼,自觉瞄准强敌练精兵,带领官兵谋打仗、打胜仗,以过硬的作风、良好的形象践行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战略思想。

长征永远在路上。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虽然我军的人员结构、武器装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长征胜利80年来,我们这支历经千难万险和长期血火考验的人民军队依然保持了三个不变,那就是:党指挥枪的军魂不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能打仗、打胜仗的信念不变。当前,全军正在持续大力开展政治建军、改革强军和依法治军系列教育活动,我国周边与国际环境正处于复杂变化之中,国家安全环境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作为党和国家的坚强柱石,我军肩负的使命比任何时候都光荣和神圣,也面临着新的史无前例的挑战。回首来路,我们对过去创造的光辉历程感慨万分,红军当年在无比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终于迎来了革命胜利;展望未来,虽然我军物质和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各种挑战和无数艰难险阻依然严峻,更需要我们不忘初心,从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中吸取营养,获得启示,再创辉煌。

当前,我军正面临改革强军的脱胎换骨式考验。这既是使命任务召唤,又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之需。省军区部队与全军其他部队一样,正面临一场彻底的大考。为适应新时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进一步提升全民国防动员能力,一支全新的精干高效的国防动员力量正在孕育而生。80年前,红军在长征胜利成功摆脱敌人围追堵截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很快为适应全面抗日的新形势组织了卓有成效的整编,为抗日战争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力量和组织准备。今天,我们为适应新一轮世界军事革命浪潮,保障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得以安全实施,实现国防动员能力的全面跃升,就必须对不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的原有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实行彻底的变革,使国防动员系统专司主营,跟上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步伐,为保障动员国家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打下坚实的架构、力量和组织基础。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国防动员体制机制的全面改革,过去职能使命不清、上下条块不顺、军民融合不畅的痼疾顽症必将得到有效根治。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