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集大成,得智慧”
推荐者按语:
众所周知,系统论是现代科学方法论之一。现代科学的各个学科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导的发展趋势,所以学科之间的大交叉研究就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克服专家的“一孔之见”。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除了立场之外,认识事物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法律之所以制定得那么糟糕,除其立场没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一边外,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这些人没有掌握一点点现代科学方法论,起草某部法律就只依靠几个懂得那个部门法的少数专家和教授,根本不吸收其他部门法学家和其他学科的人员参加,以至于弄成一个连文法都不通的东东。
中国人民大学钱学敏同志,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哲学教授,又是钱老的堂妹,她对于钱老思想的理解应该比我们一般的学者更准确和更可靠些。钱学敏同志除在人民大学担任教学任务外,同时还在北京大学承担“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的教学任务,每个学期都在北大有专题讲座,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她的这篇文章,很值得我们一读,特此推荐。
北京大学 巩 献 田
集大成,得智慧
——设计21世纪中国教育,钱学森提出“集大成,得智慧”
钱 学 敏
钱学森生平:1911年12月11日生。1929年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美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1936年到加州工学院师从冯•卡门力学大师,成为卡门助手,从事力学研究。1947年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1950年钱学森要求回国,但被美国联邦调查局监禁达5年之久。1955年中美日内瓦会谈,经过交涉斗争,使美国被迫允许钱学森回国。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首任所长,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任第一任院长。1968年兼任中国空间研究院第一院长。1986年中国科协选举钱学森为科协主席。
小引:
前段时间,中国总理温家宝提到去年7月30日他看望钱学森时,钱学森对他说的话,钱学森说,“现在中国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温家宝说这是他“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钱老向来寄心于中国教育事业,他认为如何尽快提高人们的智能和品德,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以适应21世纪发展的需要,其意义甚至不亚于当年研制,发射“两弹一星”。今年系钱老95高寿,我们特邀钱学敏教授撰写此文介绍钱学森提出的“大成智慧学”设想,并以示祝贺。
新一次的文艺复兴呵
钱学森所倡导的“大成智慧学”简要而通俗地说,就是教育、引导人们如何陶冶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尽快获得聪明才智与创新能力的学问。其目的在于使人们面对新世纪各种变幻莫测、错综复杂的事务时,能够迅速做出科学而明智的判断与决策,并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大成智慧学”与以往关于智慧或思维学说之不同,在于“大成智慧学”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论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式,迅速有效地集合古今中外有关经验、信息、知识、智慧之大成,总体设计,群策群力,科学而创造性地去解决各种复杂性问题。
1997年春,钱老在对科学与技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哲学与社会科学以及微观与宏观、部分与整体等进行综合思考以后,更为明确与全面地阐述了“大成智慧”的实质与核心。他说:“我想我们宣传的‘大成智慧’……就在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整体(形象)思维与细部组装向整体(逻辑)思维合用;既不只谈哲学,也不只谈科学;而是把哲学与科学技术统一结合起来。哲学要指导科学,哲学也来自科学技术的提炼。这似乎是我们观点的要害: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
二十多年来,钱老在采撷时代精华、探索“大成智慧学”的同时,曾反复设计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教育事业。发表了许多关于教育改革的意见和文章,希望能够缩短学制,充分挖掘和发挥少年儿童的潜力,培养青年一代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高度的智慧和创新的能力。仅从1993年10月7日钱老给我的一封信中,就可以看出他对未来办好大成智慧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设想和殷切之情。
他写道:“我在这几天又在想中国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我1989年的那篇东西不够了;是要人人大学毕业成硕士,18岁的硕士,但什么样的硕士?现在我想大成智慧学的硕士。具体讲:①熟悉科学技术的体系,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②理、工、文、艺结合,有智慧;③熟悉信息网络,善于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知识。
“这样的人是全才。我们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伟人,走到19世纪中叶的理、工、文、艺分家的专家教育;再走到20世纪40年代的理工结合加文、艺的教育体制;再走到今天的理工文(理,工加社科)结合的萌芽。到21世纪我们又回到像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了;但有一个不同:21世纪的全才并不否定专家,只是他,这位全才,大约只需一个星期的学习和锻炼就可以从一个专业转入另一个不同的专业。这是全与专的辩证统一。
“大致可以作为下面这几段教育:
①8年一贯制的初级教育,4岁到12岁,是打基础。
②接着的5年(高中加大学),12岁到17岁,是完成大成智慧的学习。
③后一年是‘实习’,学成一个行业的专家,写出毕业论文。
“这样的大成智慧硕士,就可以进入任何一项工作,如不在行,弄一个星期就可以成为行家。以后如工作需要,改行也毫无困难。当然,他也可以再深造为博士,那主要是搞科学技术研究,开拓知识领域。
这个大胆设想,您看如何?新一代的‘文艺复兴’呵!”
创造性成果往往出现在这些交叉点上
大成智慧的要害是:集大成,得智慧!“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那么,教育青年学生把什么集大成,才能得到大成智慧呢?按照钱老的想法,集的对象主要就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广博的科学技术知识,还有体系外围的前科学知识库,这些是形成大成智慧的科学基础知识源泉。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是钱老总结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发展的成就与趋势,从系统观的角度提出的“人类知识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所有通过人类实践认知的学问。目前暂分为11个大部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以及文艺理论等。“这是个活的体系,是在全人类不断认识并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发展变化的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这个体系不仅结构在发展,内容也在充实,还会不断有新的科学部门涌现。因此,教育理念与教学内容以致教育方法,也需要不断充实、更新、与时俱进。
这种科学分类法是从人们研究问题的着眼点或看问题的角度之不同,来区分各科学门类的。而各门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其实都是统一的、同一的,即整个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科学、社会、人和人化自然等),这是各门科学技术知识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统一的客观基础。这种科学分类方法,从各学科的横向结构上拆除了以往各门科学技术之间那种仿佛不可愉悦的鸿沟,显示出各门学科之间原本就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统一而又不可分割的动态网络关系,让科学与艺术不分家,数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互连手,为广开知识之源,进行大跨度的思维,敞开了无限广阔的天地。
1994年4月1日,钱老曾对我说:“大成智慧的核心就是要打通各行各业各学科的界限,大家都敞开思路互相交流、互相促进,整个知识体系各科学技术部门之间都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人的创造性成果往往出现在这些交叉点上,所有知识也都在于此。所以,我们不能闭塞。”钱老也时常强调,我们掌握的学科“跨度越大,创新程度也越大。而这里的障碍是人们习惯中的部门分割、分隔、打不通。而大成智慧却教我们总揽全局,洞察关系,所以促使我们突破障碍,从而做到大跨度地触类旁通,完成创新。”
由此,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需要更自觉地将专业课、非专业课、实验课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打开过去各门科学技术之间的狭隘界限,使学生易于触类旁通,获得广博的知识,逐步走进对世界的整体性认知和规律性认识,形成全新的观念,学会从总体上、大跨度地、综合性地理解并掌握科学技术的理论和规律,以便能够广开思路,系统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复杂性问题。
科学技术三层次
荡漾于人类知识海洋里的学问,既有认识客观世界的,也有改造客观世界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这个人类知识体系的纵向结构上,每一个科学技术部门都按照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比较间接地联系改造客观世界的原则,区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三个层次(文艺理论的层次划分略有不同)。
科学技术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是双向的、统一的。钱老曾说:“人首先要认识客观世界,才能进而改造客观世界。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识客观世界的学问就是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作用、辨证统一的。
所以,钱老赋予现代“科学”与“技术”的涵义,实际上体现了科学与技术原本就具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内在统一性。例如,在自然科学部门中,物理学、数学属基础科学;空气动力学、电子学属技术科学;航空航天工程、电力工程属应用技术。又如,在行为科学中,教育学、伦理学、法理学等属基础科学;至于教育、道德、法治系统工程等,其中有些内容属技术科学层次,有些具体的教学和实施方法,可能要属于应用技术层次。但这三个层次的知识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谁也离不开谁。
科学技术三层次的区分,便于我们在进行大成智慧教育的过程中,自觉地把科学技术三个层次的专业和教学内容合理设置与安排,使理论易于联系实际,培养出有高度智慧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也便于我们迅速明确某个学科在整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易于找到薄弱层次和新的科技生长点,打开局面,集中人力、物力,去研究、去探索、去创新。
20世纪70年代,钱老调到国防科工委,主管国防科技大学,当时学校要进行教育改革,钱老根据自己当时熟悉的科技领域,建议在国防科技大学所设置的八个系的专业就是把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应用技术统一起来的考虑。它们是:
一系:力学与应用力学;二系:核物理与物理工程;三系:控制论与控制工程;四系:电子学与电子工程;五系:化学与应用化学;六系:计算机理论与工程;七系:数学与系统工程;八系:仪器与仪器设计。
钱老主张每一个专业都应是理与工的结合,课程设置既有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又有应用技术(工程技术)。专业不要分得太细,否则学生将来适应能力差。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会多学科知识的综合集成,还要注意教育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经验有机地、合理地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学校,有些专业还可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要特别尊重和提炼科学知识库里的精神财富。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外围,有大量一时还不能纳入体系中的古往今来人们对世界的探索、认识、初步的哲学思考以及点滴的实践经验、不成文的实际感受、直觉、顿悟、灵感、潜意识、能工巧匠的手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甚至梦境,等等,这些都是前科学知识库里的瑰宝。
这些瑰宝流动、变化很快,有的只是一闪念,仿佛没有什么逻辑,但在我们头脑中有,归根结底也是实践的产物,通过人们主动地、有目的地在实践中反复比较、鉴别、分析、综合,可以逐渐将其中有价值的初步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纳入到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使人的知识和智慧不断丰富与发展,这是人们认识与实践的历史长河,永不停息。它是科学知识与艺术创新的源泉。是我们终身都需要认真学习、积淀,注意汲取、历练的宝贵精神财富。
哲学是科学技术的最高概括
钱老50年来一直强调科学家和年轻人要掌握科学的哲学。记得1956年初,他刚刚回到祖国不久,有记者访问他说:“您认为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钱老略微沉思一下说:“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宇宙观,必须掌握一个研究科学的科学方法!这样,他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致迷失道路;这样,他在科学研究上的一切辛勤劳动,才不会白费,才能真正对人类、对自己的祖国做出有益的贡献。”
后来,钱老在参与组织领导“两弹一星”的研制、发射和探索时代精神的精华的过程中,逐渐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各科学技术部门三个层次上,又揭示出了一个层次,就是各科学的哲学概括。这是通向整个体系的最高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唯物主义)的桥梁。它们是:自然科学的自然辩证法;社会科学的历史唯物论;数学科学的数学哲学;系统科学的系统论;思维科学的认识论;人体科学的人天观;军事科学的军事哲学;行为科学的人学;地理科学的地理哲学;建筑科学的建筑哲学;文学理论的美学,等等。
钱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在科学技术整个体系的最高层次,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它不是独立于现代科学技术之外的,它是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相连的。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全部科学技术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就是全部科学技术。”钱老又结合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唯物主义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最高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人的一切实践的概括”。可见,它的内容更加丰富而科学。
早在1978年,钱老就强调:“哲学作为科学技术的最高概括,它是扎根于科学技术之中的,是以人类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哲学不能反对、也不能否定科学技术的发展,只能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而发展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先着眼于那11架桥梁,然后再考虑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科学高峰离不开理论思维,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与哲学将更加相互交融、相辅而行。
要教育年轻一代头脑不能僵化、机械、教条,需不断树立起反应21世纪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努力将经验-科学技术-哲学综合集成起来。使“大成智慧”不断集成出新,在哲学思想、领导艺术和科学决策上抢占制高点,赢得竞争的胜利。
钱学森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人类知识体系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认识客观和主观世界的科学
哲学
性智←——
…………………→量智
↑┊┊┊┊┊┊┊┊┊┊┊┊┊┊┊┊↑
↑┊┊┊┊┊┊┊┊┊┊┊┊┊┊┊┊
文艺活动
美学
建筑哲学
人学
军事哲学
地理哲学
人天观
认识论
系统论
数学哲学
物理史观
自然辩证法
↑┊┊┊┊┊┊┊┊┊┊┊┊┊┊┊
↑┊┊┊┊┊┊┊┊┊┊┊┊┊┊┊
桥梁
基础理论
文艺理论
建筑科学
行为科学
军事科学
地理科学
人体科学
思维科学
系统科学
数学科学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技术科学
应用技术
文艺创作
前科学
实践经验知识库和哲学思维
不成文的实践感受
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
大成智慧教育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络、人-机结合优势互补的长处,但是,关键还在于以人为主,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素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因为,一方面计算机、多媒体、灵境(Virtual reality)、信息网络等微电子信息技术,对于可以形式化、数字化、或运用形式逻辑推理就能认识和解决的事物,处理起来比较擅长。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可以存贮、调集、检索、传递的信息数量浩如烟海,速度快如闪光。其计算和运转之快,比人脑强亿万倍,而且十分精确,非常有利于人类智能的发展。
然而,另一方面计算机、多媒体、灵境(虚拟现实)、信息网络等技术,对于信息激活(Information Inspiriment)、信息挖掘、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形式化、数字化的复杂性事物,或者说,对于那些需要运用形象思维,或必须灵活地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织使用才能把握其关键和机理的事物,对于一些非理性的、经验性的,以致掺入人的精神、情感等因素的复杂性事物,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和工具,目前尚难以十分准确地独自模仿、认清和解决。
而对复杂性事物有可能及时正确认识与决策的智慧与素质,是人脑所特有的。当然,谁也不是天生就有的,要靠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要靠崇高的品德和情感;要靠在社会实践中长期的锻炼;要靠人在与计算机优势互补中对知识的有效集成与积累;也就是要靠掌握大成智慧。
20世纪最具创造性才智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感情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马克思也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
这就为教育工——人类灵魂工程师,提出了担负起培养青少年具有高尚品德、爱国热忱和科学精神等的重要任务,引导青少年走进崇高的情感世界,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健康成长,以便日后面对各种艰难险阻和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时,能够既具备渊博的学识又能汇通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近来,钱老还特别强调:“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大成智慧教育要求把理、工、文、艺结合起来的重要目的。
前人的知识和经验都在计算机中存着
总之,钱老对大成智慧教育的设想,是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人-机结合等多种教育方式,培养青年人具有大智、大德的思维结构和内涵,让年青人的思想奔放驰骋在一个广阔而科学的天地。有了这样思想文化基础的硕士,适应能力很强,进入任何一个专业工作都可以,改行也毫无困难,处处可以乘风破浪,他们既是全才,又是专家,是全与专辨证统一的一代帅才、将才,新世纪的主人,“新的人类”。
“希望在青年”,钱老多年来,一直主张逐步实行大成智慧教育。他曾说:“信息革命的主要影响在于,它把人脑记忆大量观察到的事实这一繁重的工作解放了。从前有个词,叫‘皓首穷经’,就是说要读一辈子的书,来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现在不必了,都在计算机中存着,只要你学会操作办法,去查就是了。怎么查?那就用我们过去说的科学技术体系,按这个体系去找。这一套东西有两个方面的启发:一是自古就有培养‘神童’的说法,但在怎么培养的问题上,各说各的,并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办法。今天有了信息革命这套东西,在培养‘神童’问题上就有了一个可操作的路线,这就是我说的大成智慧教育。二是生产的社会变化问题。从前人类的社会生产,体力劳动是主要的,脑力劳动所占比重较少,就是到资本主义社会也如此。信息革命带来的一个变化是,体力劳动会逐渐减少,而脑力劳动会逐渐增加,所占比重会超过体力劳动。所以,人类的劳动将重点从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由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也能够提供这样的社会条件。由此可见,我们今天搞的这种大成智慧,不但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本文出自2006年12月21日社会科学第6版)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