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喜迎新中国六十年,学者云集话“价值”

2025-02-13 学习 评论 阅读

在菊暖疏篱河汉清,枫林尽染秦岭红,丹桂飘香渭水醇的暮商时节,由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和西安文理学院联袂举办的“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二零零九年年会”于季秋廿九日在西安文理学院如期召开。来自宝鸡,咸阳,渭南和西安的二十多所大专院校以及省社科院,省委党校,西安市社科院,西安市国税局等单位的六十七位学者出席了这一盛会。会议由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会长,西北大学周树智教授主持,西安文理学院党委书记门忠民教授致开幕词。

在上下午分三个单元的大会交流中,共有三十位专家教授作了大会发言。按照大会发言顺序,他们分别是门忠民教授(西安文理学院),王玉樑研究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名誉会长),周树智教授(西北大学),张如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曹飞教授(陕西省委党校),戴生岐教授(长安大学),王勤明教授(解放军西安空军工程大学),刘西山讲师(解放军西安第二炮兵学院)刘进田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杨文极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李建森教授(西北大学),杨永庚博士(西安文理学院),孔润年教授(宝鸡文理学院),张茂泽教授(西北大学),刘学孟副教授(西安空军工程大学),姚轩鸽研究员(西安国税局),付粉鸽博士(西北大学),张亲霞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权文荣副研究员(陕西省社科院),宋永平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王强副教授(西北大学),贺生群副教授(西安文理学院),李建群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刘吉发教授(长安大学),张文军教授(西安财经学院),赵安启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谭燕妮讲师(西安解放军二炮工程学院),郝保全博士(陕西省委党校),王艳丽博士(西北工业大学),彭鹏博士(西北大学)。以上专家的发言分别由袁祖社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刘进田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和张学广教授(西安邮电学院)给与了点评。总而言之,发言专家的观点集中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从不同角度把握了社会主义价值的内容。周树智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是“科学发展价值观”,为此,他讲了十个方面的具体规定;在邓小平价值哲学研究方面成绩斐然的原《人文杂志》主编,陕西省价值哲学名誉会长王玉樑先生不顾年事高迈和身体欠佳,在大会上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认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应该采取一种经验主义的立场,为此,就要把现实的我国社会现阶段的利益均衡机制的打造作为重点,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全国人民有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崇高理想”。这说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元素之一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基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的根本利益”,如果现阶段的利益结构之间发生了失衡,那么,社会主义的共同的理想就是去了附丽的基础;戴生岐教授则从马克思的一般人类社会的价值元素分析起,认为继承一般人类社会价值元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元素概括起来讲就是“幸福,正义,自由和利他”。孔润年教授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八荣八耻教育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见解;曹飞教授就科学发展价值中的以人为本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二是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方法。张学广教授认为,研究这一问题有三个维度值得注意;其一是要从历史的方法切入,这就要从近五百年世界现代化历史的发展考量,从一百六十年的中国现代化历史考量,从六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考量,从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考量,只有这样的视野,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规定;其二是要从结构性分析切入,这就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四个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其三是要从应用性的角度进行研究,才能使理论研究收到实际效用,作为陕西最早研究价值哲学专家之一的门忠民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应用性的价值规范。刘进田教授和杨永庚博士在这方面较有心得体会。刘进田主要研究了新中国六十年两个三十年的价值关系,认为“磨合”平等与自由两个价值元素是当务之急,为此,他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辩证平等的价值观的观点。杨永庚博士则就应用性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关键是要通过教育强化和个人内化达到对人的“心智结构”优化的目的。这就要从四个方面做起:其一是用习惯服人;其二是用信仰服人;其三是事实服人;其四是用真理服人。三是研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价值的关系。刘吉发教授认为,价值体系从来都是具体的和历史的,没有超越一切社会的所谓普世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直接说来就是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扬弃,因而比较这两个价值体系应该是研究的重点。在当前的语境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批判资本主义核心价值或所谓的普世价值是当务之急。杨文极教授则指出,对“普世价值”不能一棍子打死,比如,普世价值中特别彰显的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必要避而不谈。四是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对社会主义价值做了高水平的关照。在这里,袁祖社教授的社会公共价值研究颇为引人注目,而李建森教授对核心价值的逻辑运思和生活表征之关系的研究,使人的耳目为之一亮,这也代表了理论研究的一种后现代转向。五是在问题意识的关照下,提出了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几大困惑和问题。姚轩鸽研究员认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不涉及政治生活中的腐败问题,否则,这个研究就会空对空,甚至不自觉地成为腐败分子的帮闲甚至帮凶,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实人群重点应是社会高层的“自我武装”即“武装全党”的问题,而不能把重点看成是“教育人民”的问题。如八荣八耻的荣辱观的教育,主要是社会治理者的一种治理观的革命,而不是教育老百姓的道德说教。他说:“我研究税收,如果税收总量中一万多亿用来行政消费了,我们搞这个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就是一种虚伪。”贺生群副教授则提出了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体的问题,认为理论的主体化是落实理论受到显效的关键。张秦霞教授则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问题。她讲了三个疏离:其一是日常生活中的拜金价值观与工作中的团队价值的梳理;其二是民间信仰与官方信仰的梳理;其三是中国特色与全球价值的疏离。认为不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就缺乏效益。宋永平副教授指出了科学发展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实践中的困难,认为以往的历史唯物主义强化的是历史学和社会学取向,而以人为本就要强化人类学取向,这涉及整个体系的变化,如何落实,困难不小。刘进田教授则提出了今后应当努力研究的三大问题:其一是中国如何走出富强价值单极化的阶段,迈向新的文明秩序?其二是中国如何走出文明循环的“磨道”,走向文明进步?其三是中国如何走出权力崇拜价值的迷思,迈向公民价值的新阶段?这都给与会者带来极大地启发。六是对当代军人核心价值和毛泽东思想价值做了深入探讨。王勤明教授在把握当前国内外的军事斗争的严峻形势下,指出我国革命军人不能忘记历史使命,并着重讲了军队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价值观。他认为,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但要讲清楚“六个为什么”,而且重点要让部队军人明了忠诚于党和忠诚于人民的价值观的重要性。刘西山讲师就当前部队军人价值选择多元化的引导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张文君教授则就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贡献谈了自己的研究心得。七是预测了价值哲学研究的趋势。李建群教授在把握当代社会思潮的后现代转向后指出了价值哲学研究的历史趋势,这就是价值哲学研究的非意识形态化。主要有三大趋势:其一是消解意识形态对立,奉行一种实用主义的研究态度;其二是消解政治话语占据主导的倾向,奉行一种“小叙事”的风格;其三是后现代风格和话语方式的大昌其道。

在下午大会发言结束以后,西安交通大学邬焜教授等四位专家传达了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等有关会议信息,使与会代表感到了在现阶段中国历史发展的合题时刻,在“中国模式”风景独好的当下,消除以往历史中形成的译语拜物教和官语拜物教,强调“从内向外看和从下向上看”的民间立场和实学维度的紧迫性,以及体现学术研究中的中国气派和中国话语的重要性。周树智,曹飞和宋永平等教授也传达了其他会议信息,使与会同志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会议最后,选举增补了理事,并就下一步的研究做出了安排。

标签:教授   价值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