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局之世界经济拼图游戏
大棋局之世界经济拼图游戏
环顾市场声音,感觉当前中国官方和民间经济研究领域许多顶尖经济学者,似乎都不同程度的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都普遍认为、预期或判断未来全球经济走势会是“滞涨”。即经济发展停滞甚至衰退,美元暴贬,全球恶性通货膨胀可能爆发,甚至美元将可能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新的世界统一货币。而这一切的判断和预期的依据都源自于大家都认为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性原因在于美元货币职能角色的错配和全球贸易的失衡。而危机暴发后,各国政府为了救市纷纷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强力刺激经济,同时附以积极甚至是激进的货币政策,联手降息、降低准备金,个别主要国家甚至利息降至为零,并通过直接印钞票等非常手段来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使得市场各方产生了强烈的通涨预期。认为美国经济模式不可持续,在美国经济严重衰退的情况下,大量增发货币,势必引发美圆有着大幅贬值的可能。而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债务国,美国政府、各州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均欠有大量的债务,同时他又拥有全球最大的黄金储备,拥有和控制着庞大的石油资源,还是世界第一的粮食出口国,恶性通涨是债务人的天堂,债权人的地狱。通过恶性通涨,他可以轻而易举的还清巨额债务,并大发其财,次贷者也可以轻易偿还银行贷款并轻松拥有正资产。银行等金融机构顺推同理。但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美圆丧失全球储备货币地位。那么美圆丧失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后的美国会怎么样呢?美国会容许美圆丧失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吗?
战后60年来,美圆一直担当着全球贸易结算货币和全球储备货币的职能。美联储事实上扮演着全球中央银行的角色。美国可以通过美圆利率的调整来实现调控全球经济的目的。美圆进入降息通道,各国央行为保证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被削弱,只好同步跟进,全球流动性释放,通涨抬头;同理,美联储进入加息通道,各国被迫跟进,全球流动性缩紧,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估值下移。各国政府大量储备美圆,各国央行维美联储马首是瞻全在于美圆拥有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使然。而美圆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储备货币和全球贸易结算货币,则在于自二战以来美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绝对的强势地位以及美圆相对战后各国货币所表现出来的强势、坚挺和稳定。使之成为战后国际间贸易结算的唯一信任货币。各国为了获得美圆竟相压缩本国商品制造成本,以提高本国商品国际竞争力,以达到出口美国赚取美圆的目的。而一方面美国在一些技术含量低、成本低、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由于环境、资源以及人工成本等方面原因面对新兴国家已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美国要保持美圆的全球贸易结算货币和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就必须要让其他国家手里有美圆可以流通,而让其他国家拥有美圆的重要途径就是必须实现要让其他国家在于美国的双边贸易中实现顺差,以赚取美圆。也就是说美国必须保持于其他国家在双边贸易中实现逆差地位,才能保证其他国家手里都有美圆,其他国家之间都有足够的美圆可以进行贸易流通之用,进而才能确保和进一步强化美圆的全球贸易结算货币和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所以美国在六十年代开始,有计划、有步骤、有意识的开始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和重新布局。一方面在一些领域比如说服装、家用电器、日用百货、义乌类的小商品、普通机电产品、诸如香蕉、咖啡、可可、糖等农副产品等等诸多产业领域选择了战略性主动退出;而在航空、航天、军工、IT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等对未来意义深远的高精尖领域成功的占领了产业制高点;在金融、能源、农业、文化传播等影响重大的领域则形成了绝对的主导地位。然而随着世界经济总体总量的持续成长和膨大,美国一方面要维持美圆地位而必须对外贸易长期逆差,长此以往必然入不敷出,纵使家底再厚,金山银山也必将亏光亏净逆差光;另一方面,美国要长期保持其在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科技领域的强势地位并全面领先以及其在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就必须长期、持续的投入大量的金钱。而美国对外贸易长期逆差,政府财政预算年年赤字,这钱又从何而来呢?美国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对外贸易不提也罢,是个资金的失血口;消费,美国制造业已日渐式微,日用消费品主要来自亚洲,除了房屋以外消费需求俞大只能是更大刺激亚洲的制造业罢了;这样就剩下投资了,美国是个资本主义国家,没什么国企。银行、保险、石油公司、航空公司、军工企业、机场、铁路都是私人企业所有,许多土地也归私人所有。所以事实上美国政府不太可能向中国一样在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领域进行大规模的政府投资行为。而私人投资则完全遵循市场化运作,要视市场需求而定。而战后六十年来美国经济持续发展,国内公路、铁路、机场、电网、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早已基本饱和。美国真正主要的投资方向是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这才是美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发动机。美国机构投资者主要投资方向就是以上几个方面,而个人投资者则主要集中在股票和房地产两个方面。美国历来是吸引外国投资最多的国家,大量外国资本流入美国,流入美国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从80年代开始到2007年次贷危机,尽管中间有87年股灾和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事实上美国维持了一个持续长达20多年的超级大牛市。无数投资者不停的赚钱、赚钱、赚钱,财富与日俱增。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的美国股神巴非特荣登世界首富宝座,伯克希尔哈萨韦公司每股高达10万美圆,这就像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进去越早的人获益越多,因为不可能所有人都赚钱,所有骗局最终不可持续,终归有坍塌的那一天,这一天来得越久越猛烈。最倒霉的必将是最后加入的那一批。有人说本次金融危机大家只看到输家看不到赢家,那么我想如果这是一个长达数十年的庞大的庞氏骗局的话,那么赢家应该是最早或较早进入这些市场的那些人和机构,他们的巨大财富都是后边的人层层加码,码上去的。
那么那么多的外国投资者为什么愿意投资美国呢? 无外乎两个原因;资本的安全保值和资本的投机逐利。也正是因为战后60年来美圆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所表现出来的强势、坚挺和稳定,以及几十年来美国资本市场以及美圆资产的长期增值上升的财富效应,吸引的贸易外流美圆又通过金融、货币、资本市场回流美国,为美国经济增长注入动力,使美国企业飞速成长获得巨额融资。
然而当全球恶性通涨暴发,美圆币值暴贬,美圆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也随之丧失殆尽之时,这一切还能持续下去吗?外国资本在这种情况下还会继续购买美国政府债券、机构债券,贸易外流资本还会回流美国吗?在产业结构不调整,日用消费品严重依赖进口,对外贸易不断失血,消费又拉动的是亚洲的制造业,货币强势地位丧失,金融市场又不再能吸引外国投资的情况下,美国财富只能是不断流失,在失去了财力支持的美国高科技产业将失去上升的动力和活力,美国最终将沦为二流国家,这就是美国想要的吗?显然不是,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能让这个庞大的庞氏骗局破灭,游戏还要继续玩下去,巴非特的股神还要他继续当下去,那么这个游戏该怎么玩下去呢?
让我们一起做这样一个拼图游戏。
07年开始海外的一些媒体和一些人士开始集体唱多中国,认为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2025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强国,同时表示看空美国,如罗杰斯表示家都搬到了新加坡,坚定看好中国看好中国股市,要将他购买的中国股票传给他女儿云云。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海外媒体和声音认为中国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最小,很有可能会是本次金融危机的最大赢家,中国应该抓住机遇,人民币应该走出国境走向国际向世界货币迈进。很多国家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应该负起大国的责任,应该为拯救全球金融危机出更多的力,G20前夕美国提出干脆不如召开G2会议,由美中两国一起讨论如何治理共管世界就行了。巴非特多次表示他看好中国,索罗斯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新引擎,罗杰斯之前表示他已卖空所有的美国股票,兜里不会再装一美圆,近日又警告说未来某些国家将会发生货币危机(这个老狐狸讲的是美国吗?不见得),奥巴马去年9、10月竞选时提出当选后会拿出一万亿美圆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经济,结果到现在却没了下文,好象根本没说过这话根本没这回事一样,到是中国这边干的热火朝天,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当年里根政府为削弱苏联实力而杜撰的子虚乌有的星球大战计划。再看近期各国股市强劲反弹,外来资本加速流入香港和俄罗斯,美圆指数开始破位下行,国际黄金价格高位强势运行,国际油价重上60美圆大关,而中国却确定了要将上海打造成世界级的比肩纽约、伦敦的全球金融中心的目标,迫不及待的IPO重启,红筹股回归以及国际板的开设,这一切都意味和预示着什么呢?还有那自2006年以来流入中国的高达8000亿美圆的国际热钱目前任然没有走,他们潜伏在中国在等待什么呢?猪流感与当年非典一样突然爆发,横空出世,迅速流行真的一切就那么简单吗?有没有可能会是又一次国际生物战的演练?
兵者,诡道也!虚者实之,实者虚之,欲取先与,欲擒故纵,欲抑先扬。有没有可能会是这样一种情况,先摆出一副全球经济衰退的样子让你面对不断下滑的经济数字和严峻的经济局面,迫使你政府透支财力投向高耗低效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先行削弱你政府的财力,诱导你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释放流动性并由你先行激活资本市场,然后通过全球股市的反弹,经济数据的改善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让你误判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全球经济已开始复苏;你要将上海打造成世界级的比肩纽约、伦敦的全球金融中心,要开设国际板,让海外企业来中国上市融资,那你就必须同时也要放开要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要实现这两点那你就必须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可兑换,也就是要容许境内外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兑换。并有可能应该适当放开或扩大人民币汇率的自由浮动空间。那么你既然要成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又怎能没有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作为国际金融市场上通行的风险对冲工具,这两个是必须有的,不然你在股市单边下跌的情况下如何保障投资者利益?如果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和预期下,在IPO重启,创业板推出,红筹股回归,国际板开设的背景和预期下,中国资本市场大戏开启。国际热钱又怎能错过?上海高端地产大涨有期,A股重会4000点无悬念。
下半场呢?
中国财政在连续十多年的赢余之后首次出现赤字,欧美经济并未出现明显好转,消费需求任然疲软,而国际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却持续开始上涨,中国企业在原材料和销售两个方面倍受挤压,利润下滑,为外贸易又开始下滑,国际顶级评级机构、投行、境外媒体开始唱空中国,认为中国实体经济基本面不容乐观,A股估值太高,泡沫严重,同时开始抛售股票,利用融券和股指期货强力做空A股,狙击人民币汇率,资本外逃。留下一片哀鸿遍野。若干年后在中国股市一片低迷时再次进入中国廉价收购和控股中国制造业优质股权资产,将中国制造业变成美国的海外离岸工厂,占用中国的土地,消耗中国的资源,污染中国的环境,役使中国的劳工为美国生产消费品,利润还归美国控股股东老板,还要你中国的法律保障他的合法利益,使中国变成他的海外经济殖民地。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新的美国经济结构:有着领先世界的高精尖科技,控制着中东以至全球主要的能源和资源,有着主导全球资源配置的金融市场,有着拥有全球货币霸主地位的美圆,有着独步全球的军事威慑力量,有着强劲的消费力,再填补上新拥有的位于亚洲位于中国的由美国人控股的海外离岸制造业工厂(美国经济不可持续的原因,美国对外贸易失衡的原因,美国经济结构中的短板),一条完整链条全面打通,何必自废武功为了削减自身债务就搞个全球恶性通涨出来,让自己美圆痛失全球货币霸主地位,同时丧失美国国家政府信用同时还便宜了主要对手,作为资源型国家的俄罗斯呢?至于说世界统一货币,船到桥头自然直,又何必急于一时,斗转星移,或许更成熟、更从容。
未来会是这样吗?谁知道,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让我们拭目以待!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