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益西彭措:中国经济的当前处境管窥

2025-02-13 学习 评论 阅读

益西彭措: 中国经济的当前处境管窥
[ 林 昙 ] 于2009-04-12 16:41:52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如果我们不健忘的话, 2007年中,中国政府实施货币紧缩政策,2007末中国政府宣布2008年的主要任务是控制通货膨胀。2008年3月28日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在在出席 “中国金融创新、规范和风险管理论坛”时表示,虽然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产生了外部冲击,但是央行权衡国际形势之后,仍然认为目前应该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

后来的事件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中国出台了4万亿刺激计划和产业振兴计划,全国号称刺激计划达到18万亿。

现在要问的是,当前的形势如何?该如何处置?

一、 改变国际货币体系不可行

周小川改变国际结算货币体系的建议是愚蠢之举:

1、 中国卅年发展所依靠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之前,却发动动摇美元地位的动议是十分愚蠢的。中国三十年除了中国人民的劳动,更重要的是货币支持。而这个货币支持在根本上不是人民币,而是格林斯潘领导的货币放纵——格氏放纵。

格氏放纵就是美国印钞供全球使用。中国获益最多,其表现是大量的外资流入,包括投入实业的投资和热钱以及出口大量赚取外汇。以至中国今天有了2万亿美元存底,以至中国国家主体俨然世界的财主。

2、 所谓内需与外向的虚假矛盾:

表面上中国有内需与外向的选择问题,但这个问题是一个假问题、假矛盾。现代经济或者后现代经济的根本规律是马克思所揭示的G-M-G’的运动,即从货币出发到实物再到增值货币的运动历程,这个历程概括了现代和后现代经济运动的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

从生产领域来讲,拿出货币购买材料、技术、人工、设备以产品换回增值货币进行新一轮生产。

从消费领域来讲,拿出货币购买衣食住行教育训练,在妥善的衣食住行人力提升中换回更多的货币,以保障生活质量和人力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货币超量和放纵在现代经济中是在先的基础,并且必须被持续下去,以保障再生产的进行和人力再生产的维持和提高。

由于中国货币供给并没有遵守这个规律,那么我们只能从遵守这个规律的国家寻求替代的货币供给,格氏放纵被选择实际是盲目的结果,因为只有美国最能供给这个货币需求。

由于这个缘故才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外向性,而不是任何政策推动的外向性。所谓的外向性,在政策上是政府允许、推动,在实际上是只能如此选择。因为我们自己一向坚持紧缩,骨子里是封建性地认为“有钱就变坏”,把钱卡死了。

货币在几乎全中国的概念中都与伦理紧密相联,是不洁之物、是能使人变坏的东西。这个货币伦理性观念导致家长不愿给钱、政府不愿给钱、国家不愿给钱。却从来没有想过“给钱以后如何管理”。

单纯从伦理上讲,给不给钱是一回事,给钱后是否变坏是另外一回事,如何管理变坏更是另外一回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并非现代国家,而是十足的封建国家。

在封建时代,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书籍换回了大量外汇,但中国并没有成为现代化国家。今天中国主权手里有了钞票,实际上和封建财主无甚差别,多花费掉一个大子,大有心肝俱裂之感,唯等列强入室劫夺而去。

3、 国际货币结算体系改换的后果:

假如美国等接受了中国的建议,固然美国失去了国际优势,但中国也同时成了穷蛋。因为美元失势,中国顿时无所依凭,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民间有句粗俗的语言——只要大款不破产,老娘今生就有保障。而中国央行行长的见识远不如妇人,危险之极!

二、 中国外汇无隐忧

中国外汇储备是否危险?

美国央行宣布增持国债,中国舆论一篇惊呼,仿佛天塌一般,并宣称这是金融教科书都没有的招数。这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故意误导,美国的货币体系在根本上就是双重发钞机制:财政部发国债——美联储发钞票。有时国债领先,有时货币领先。只有在这个机制下才有公开市场业务,随时调整以保障市场上货币的充裕。

美联储增持国债就是释放了大批货币而已,中国的主权地位招到了稀释而已,余则无他。

是的,美元贬值了,但美元贬值非止一次,从5美元1盎司黄金,到今天880美元1盎司一直再贬。这并不奇哉怪也!奇哉怪也的事我们难道今天才知道么?

如果要供给不断推进的经济再生产和人力再生产,以基本不能有大量增量的物品(黄金)衡量,货币必然是不断贬值的。

而中国银行所宣布的维持币值稳定正是把经济和人力看做是不增长的静态量,根本违反了“科学发展观”。这个观念说白了就是一个孩子用10元钱,纵有一百个孩子还用10元钱。有1万家企业用5万亿,有10万家企业还用5万亿。

对中国外汇储备来讲,美国增发货币并未发生任何危险,只不过我们的发言票数少了。

最终我们要问,美元依赖美国的体系,美国作为主权国家能否崩溃?当然能崩溃,没有千年不倒的国家主权。

那美国崩溃了,我们的美元怎么办?办法只有跨海征收。

土地、物产均是折价物。问题是我们是否有能力跨海征收。

所以真正的外汇安全来自于我们的清算和征收能力,我们必须具备跨海越洋义正词严的征收清算能力,这才是根本保障和我们的隐忧所在。

大清朝垮了,但征收大清朝遗产的没有埃及、阿拉伯,为什么?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完全缺乏征收能力。

三、 中国货币国际化了么?

上海建成国际结算中心有可能,但人民币国际化完全不可能。

人民币供给本国经济需求的能力和体制尚未建立,焉可如美元一样供给全世界的货币需求?

全球货币通量以美国、欧洲、日本为三大家,折算成美元约180万亿美元,全球需求量在300万亿上下。以目前汇率计算,中国货币进入国际市场完全不依赖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仅国内经济需求就要达到200万亿。采取多元策略进入国际市场需要达到400万亿,并每年保持4%的增量才能满足需要。

而目前人民币货币通量仅仅50万亿人民币,根本没有任何资格成为国际货币。中国连管理国内经济需求的货币供给能力都没有,如何可管理国际需求。

在中国市场上,人民币外币各占一半天下,没有哪个国内企业能宣称有半年的支付能力(以月为支付周期),能达到有整月支付周期的,已经是最佳企业。大部分企业只有半个周期支付的能力,多数是三分之一支付周期。中国企业的货币独立生存能力脆弱的不能承受任何冲击。

四、 对当前国内经济的判断

中国经济是次贷危机以来受影响最小的经济体系,因为我们及时出台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但是这个计划仅能大半抵偿次贷影响,拉动经济增长则远远不够。中国经济欲要重回9%以上,需要在下半年再启动4万亿刺激,三年内需要六个4万亿。

原因很简单,因为次贷在美国、欧洲、日本、英国难以三年内恢复,这样一来我们三十年内依赖格氏放纵的发展机遇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的货币填充:

1、 政府财政必须大批预算解决医疗、保险、教育等公用事业;

2、 货币增发用于企业注资、专项投资、信贷规模维持适度增长;

3、 在3到5年解决企业货币支付能力达到三个支付周期;

4、 在10到30年内基本解决全球征收清算能力。

标签:货币   中国   经济   美元   万亿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