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赤字和刺激经济计划证明了什么?
财政赤字和刺激经济计划证明了什么?
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将要审议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史无前例的9500亿的财政赤字。这样,加上此前公布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中国为了使中国今年的GDP增长达到8%左右,所动用的资金,已经达到了空前而且很可能也是绝后的大手笔。
由此,社会大众不能不感到疑惑的是:在经过30年的私有化市场化之后,在中国的社会大众付出自己的血汗和辛勤努力之后的三十年,我们的主流经济学家,却要用前所未有的9500亿预算赤字和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来维持几乎是以前的年GDP增长的平均数8%的经济增长,来证明私有化市场化获得了伟大的胜利,和证明私有化市场化的方向和路线是正确的。这样的逻辑,难道是正常的人们,在正常的情况下,按照正常的逻辑推理,所能够得出的正常的结论,并且为社会大众所接收的吗?
如果说,中国这一次的“保8”之战,没有这一系列的,前所未有的大投入的话,中国的经济,会是怎么样的呢?难道不正是和美国以及其他国家一样,陷入经济衰退和面临崩溃的边缘之中吗?如果没有这一超级预算财赤和刺激经济计划,中国经济怎么能够维持在以前的年平均增长水平之中呢?肯定只能够在以前的年GDP增长水平之下。何况,即使今年的“保8”在史无前例的大投资的投入之后,能够勉强完成之后,明年和以后的中国经济增长,在没有了这些空前绝后的大投资之后,难道还能够维持在年均8%的GDP增长的水平吗?按照我们的主流经济学家,最喜欢用来否定前三十年的成绩和证明他们私有化市场化的伟大胜利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难道不是证明了,私有化市场化的方向是有问题的吗?难道私有化市场化的正确性,是用史无前例的9500亿的财赤和4万亿的刺激经济计划,来维持以前年均增长8%的事实,所证明的吗?难道主流经济学家们的所谓“高速增长周期”,也就是用这些前所未有的大投资来维持平均增长率所证明的吗?这样的逻辑,怎么能够令人信服呢?用这样的逻辑来糊弄中国人民,不是白痴之中的“精英”——顶级白痴,就是别有用心。
的确,中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但是,这些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无论是从短期而言,还是从长期而言,都是处于贬值之中。由此既造成了中国的外汇,中国的财富,在目前的造成损失的政策下,继续和无可避免的造成更大的中国人民的财富的损失。另一方面,美国正是通过中国的外汇之中的美元和美国国债,使中国的经济,紧紧依附在美国身上。使中国的外汇,中国的财富,中国的经济和中国的发展,无法摆脱美国的软约束——通过美元将中国紧紧的绑在美国身上,阻碍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当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之中的当今,将中国绑在美国身上,同舟共济,将美国的经济衰退转嫁到中国身上。这样,由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时候,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的被美国所拖累。由此,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要必然像许许多多的“市场化”的国家——如以前拉丁美洲的诸多国家,现在南亚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等国家一样,现代化的进程陷入停顿,进入一个漫长的,低速增长的现代化进程之中。由此证明了,主流经济学家所谓的“加速增长周期”是违背了社会主义的,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规律的;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政策下,在市场经济大起大落的必然规律下,好大喜功的表现。
另一方面,社会大众更不能不看到,中国的外汇储备大部分都是美元的事实,只不过说明,这是主流经济学家在将中国人民的血汗钱毫无抵押的借给美国使用;而与此同时,我们的主流经济学家却在大张旗鼓的向国内的社会大众开出支票,要社会大众如同中国借钱给美国一样,允许向社会大众借9500亿人民币,来承担主流经济学家私有化市场化的经济后果,和承担主流经济学家依附美国经济,使中国经济承接美国经济衰退的恶果。这样的行为,无异是在将美国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后果之中的所有风险,转到中国的社会大众身上,让中国的社会大众承担本来应该由美国政府,按照无论是现在所主导世界的市场经济理论之中,由经营者必须负责经营后果的理论;还是从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道德常识而言,都必须由美国政府和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美国正在通过中国的外汇储备和中国政府的预算财赤,将本来应该由美国所承担的经济衰退的责任,转嫁到中国的社会大众身上。
有人以美元的短时的强大来为中国外汇之中的美元储备辩护,认为是无可选择的次优的最好选择。但是,难道在前几年,中国的外汇日益增加的时候,不可以购买黄金吗?不可以投资国外的金属资源吗?不可以多搞能源的储备和储备设施吗?中国的这些战略资源的储备,难道比美国和其他工业先进国的储备都多吗?根据2006年的官方统计数据,中国的国家黄金储备,比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的这些工业先进国少,只有600顿。除此之外,连比荷兰,瑞士的国家黄金储备,也还要少,他们的黄金储备都不止600顿。而中国的外汇储备之中的美元,在2006年有1000多亿美元,却比这些国家的美元储备都多。所有这些国家的黄金与外汇之比,只有中国和日本是个位数的1%和2%之外,其他国家都在10%以上;而日本又比中国多一倍。这些数字难道证明,增加美元外汇储备,是无可选择的吗?是次优的选择吗?近几年这些国家都在不断将美元换成黄金。而中国的外汇储备之中的美元,却日益增加,到了2008年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美元和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这些究竟是主流经济学家鼠目寸光,缺乏战略远见,迷信“市场化”和迷信美元的结果?还是有一些人处心积虑,故意将中国用美元绑架在美国身上的意图显现?
有人以中国的9500亿的预算赤字,没有达到3%的年国民增长总值,没有超过国际规定的水平,来进行辩护。但是,这难道能够证明中国经济是在所谓的高速增长周期之中的吗?这难道能够证明,中国经济是可以持续发展的吗?在笔者看来,这只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它不能够证明中国经济是处于高速增长周期,只不过说明中国经济目前还没有其他国家那样糟糕而已。它并不能证明,中国经济能够避免陷入衰退之中,只不过说明中国还没有像一些国家那样,已经陷入衰退之中而已;但是,其并不能证明中国经济一定不会陷入衰退之中。很可能只是陷入衰退的时间,比其他国家慢一点而已。在主流经济学家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策下的中国经济,难道在世界的大市场——美国和工业先进国都已经陷入衰退的情况下,能够摆脱世界性市场的衰退,独善其身?如果可以的话,那么,恰恰证明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样,中国就不应该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作为基本的经济政策。在此,要么是,这一个经济理论是错误的;要么是中国经济无法独善其身。二者必居其一。甚至很可能是二者都被证明;既不应该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中国的基本经济政策,因为,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陷入衰退,就证明了这样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基本政策是错误的了;中国经济又无法像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时候的苏联那样,摆脱世界经济,摆脱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拖累,而随后陷入经济衰退之中。
同样,也有人以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尚处于进程之中,来为9500亿的财赤辩护。但是,难道尚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就可以以前所未有的大发国债吗?如果这样的逻辑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世界上没有实现城市化的国家还有那么多,岂非这些国家都可以以前所未有的额度来大发国债?南亚的许多国家,包括印度这样的大国的城市化进程,比中国还要慢,那么印度更应该发行前所未有的国债,来实现城市化了?但是,印度难道有这样的举动吗?同样,中国在私有化市场化之前,城市化进程比现在还要低,就更应该大发国债了。如果私有化市场化之前的中国也发行9500亿国债的话,“中国经济难道还是处于崩溃边缘“吗?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的话,中国私有化市场化之前“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论断就是不成立的。如果那时候的中国经济的确是处于崩溃边缘的话,那么中国目前的大发国债,也同样是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铁证。所以,中国大发国债,究竟是证明了中国经济尚处于高速增长周期之中呢?还是证明了,中国经济处于衰退的过程之中,或者面临崩溃的边缘?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实现现代化。其中有很多都处于城市化的进程之中。而这些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一波三折的历史证明了,进入城市化进程之中的国家,并非就一定能够凭着史无前例的大发国债而顺利和迅速完成城市化的进程。在这里,大量的国债有可能使国家因为无法顺利实现预期的目的而陷入灾难,重新陷入漫漫长途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政府目前的9500亿的财赤和4万亿的大投资,究竟是使中国进入天堂,还是促使中国进入地狱之举?
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变成金融海啸;又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并且带领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每一个时刻,主流经济学家几乎都喋喋不休的向社会大众宣传说,形势不会向着那样困难的方向发展;次贷危机不会变成金融海啸;金融海啸不会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国经济衰退不会使世界经济也陷入衰退;美国经济衰退不会使中国经济也陷入衰退。主流经济学家的历以宁在CCTV的2008年颁奖会上说“没有人意料到美国金融危机••••••”。事实上,主流经济学家的所有人,都不会意料到美国和世界经济危机。因为这些都是按照他们的,自以为是科学的真理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化”和“私有化”的经济理论,所必然带来的结果。但是,说“没有人意料到”却是错误的。很可能在他们这些自以为是“精英”的人看来,除了他们这些“精英”是人以外,其他人都不是人;所以,那些早就已经预测到美国和世界经济危机的产生的人,都不是人。所以,这些人的预测,在他们眼里是不存在的。
以上所说的这些,难道还会使中国的社会大众相信,他们所说的话,他们所作的预测,是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的吗?难道社会大众还会相信,由这些人带领中国人民,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可以持续的吗?
徐强
2009-3-8
[email protected]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