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从经济工作会议,人民看不到前途

2025-02-13 学习 评论 阅读

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2009年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群体事件,这一系列群体事件发生反应的是中国正式完成两个对立阶级:即富人和穷人,也就是剥削和被剥削两大对立的阶级分化。随后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七四届四中全会,在全会公报中提到了中共过去的政策违背党的宗旨这一重大的原则问题,同时还提到了坚持毛泽东思想。就在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时候,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经济工作会议,这个经济工作会议讲的是什么呢?

这个经济工作会议讲了如下几个问题:

1)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打牢长远发展根基  

2) 提高城镇化水平 增强增长后劲

3) 发展新兴产业 启动增长新引擎

4) 促进协调均衡发展 拓展增长新空间

很显然这是中央最高层试图从这几个方面消除贫富分化,消除社会矛盾。消除贫富分化,用心是好的,人民也是欢迎的,然而人民不禁要问,从这几个方面能否消除贫富分化?能否缓解社会矛盾?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即所谓扩大内需,“消费不振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和结构问题。经济快速发展,消费占经济总量的份额却逐年下降。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5.3%,远低于美国的70.1%,也低于印度的54.7%。”  

在这个会议中引证了两个国家的的消费作为实例,以此证明中国的消费还远远不够,在这里且不谈提高消费能否消除两极分化。但是却不得不提醒人们的是,所引证的这两个实证国家,一个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另一个则是发展中的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印度,这两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资本主义的国家。都是现实中永远也在存在贫富分化的国家。  

这就不得不让人们产生一个疑问,用两个消费到达如此高的程度却也无法消除两极分化的国家的经验,来解决中国的贫富分化的问题,是否可行?  

相反,却可以让人们更愿意相信,中共最高层,正是要稳固地走向成熟的两极分化。很显然,这是一个严重的政治信号。

  

“中国的内需特别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偏低。如果要弥补外需不足,必须提高内需。靠投资,持续性不足,只有靠居民消费,才具有持续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指出。”  

“中国居民消费偏低,”这一表述是不正确的,应当是中国绝大部分居民没有消费的能力,因为众所周知,中国的百分之九十的财富是集中在少数人的身上,(百分之0.4的人身上)中国的绝大部分居民即便有一点存款,也不敢消费,原因也是众所周知的,医疗,住房,教育三座大山还压在人民的身上,他们又那里有能力消费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介绍说,明年国家将抓紧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提高中低收入水平,在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落实绩效工资政策。”  

对于这个解决的办法是否有用,有几个无法解开的疑问:  

首先,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这个政策怎么执行?在国企的退休人员或许能够办到,问题是,现在中国的国企已经不足百分之三十的比例,那么余下的大量在私企工作的退休人员,他们的退休金来自何处?  

其次提高中低水收入水平,也是同样的,这个政策如何在私企有效执行?如果不能在私企有效执行,那么所谓的提高中低收入水平只是一句空想的口号。  

其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落实绩效工资政策。”

这句话的表述不清,没有提到免费,如果不是免费?那就应当还是市场化的,既是市场化,那是很自然的在这个领域制造或保持两极化。  

  

第二个问题,提高城镇化水平 增强增长后劲  

“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不足46%,而发达国家大多在90%以上。专家指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10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和就业,带来的将是规模庞大的建设工程。”  

  

这是一个新奇的问题,首先提高城镇化能否阻止贫富分化,答案是同样的,城镇化不能阻止贫富分化,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其次,我们不要忘记,发达国家是那些国家,这些国家又是在什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发达国家都是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及美国,问题在于,这些发达国家他的发展史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所有这些国家都是在早期原始资本主义发展之时通过对外战争掠夺大量财富,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的。很显然,今天的国际现实是不可能通过对外战争而获取大量财富进而武装国内人民的,同时更现实的是,即便是这些所谓的发达国家,也没有任何一个解决了贫富分化的问题,都是存在严重的贫富分化的。在中国,即便你提高到百分之九十的城镇化,就能解决两极化的问题吗?这简直是笑谈。怎么可能呀?这味意着有十一亿多人在城镇生活工作,问题在于,这么多人在城镇工作生活,你做什么?你生产什么?做世界工厂吗?问题在于,人家是否同意你做世界工厂?这显然是一厢情愿的妄想!  

实际上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为了维护资本家相对需求生产工人不足,制造新的无产者,为资本家提供被剥削的对像。而所谓城镇户口,不过是一个诱饵。  

  

“加速城镇化,提高城镇化率,可以带动持续的经济增长。与之相适应的是,农村人口减少了,农业产量却会因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继续增长,这同样可以支撑全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学家厉以宁一直是城镇化的积极呼吁者。  

  

这是闻所未闻的逻辑,城镇化和农业的生产量提高,及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因果关系吗?  

农村人口减少就提高生产量了?农村人口减少了,农业生产率就提高了?真是奇谈怪论。  

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有南街村和小岗村作了有力的证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唯一途径就是走集体化社会主义大道,而不是搞单干,这里不再多作阐述,国人已经清楚这个为实践证明了的真理!然而当前的土地流转政策的实质是什么?把大量土地通过所谓的流转集中在少数人身上,搞所谓的集约化新农村,这不过是在制造新的雇农,制造新的农村无产者!制造新的农村大地主,制造农村两大对立阶级,即农工受剥削阶级和剥削的地主阶级!  

  

在这个新闻稿中的第三问题,讲的是如何提高GDP。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已着手推进信息通信、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产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初步估算,到2020年,以上六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可能达到20%左右。  

这给人的印像好像是GDP提高到一定程度就能解决两极化,这完全是止沸扬汤,按照现行的生产关系,你GDP就算提得再高,对于广大人民而言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广大人民不还是处在受剥削的地位吗?资本家可能分些利润给劳苦大众吗?在中国工人为讨得那点可怜的工资常常采取极端手段,常常为那点工资出人命,就已经给了最充足的证明,这不过是又一个欺骗人民的谎言!  

  

第四个问题,上面讲的大概主要是想缓解民族矛盾,这也是本末到置的,同样是止沸扬汤的。近年来持续不断的民族矛盾,并导致暴力冲突,是因为那个地区不发达吗?真是愚蠢之极。  

三十年前怎么就没有民族矛盾?现在却有了民族矛盾?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就消除了所谓的民族矛盾,在中国根本就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民族矛盾。而近年来的暴力冲突的社会根源却正是私有化导致两极分化,在民族地区产生了大量的贫民,而这些贫民却又成了少数分裂势力利用的工具。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总之,从这个会议,人民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光明的未来!人民看到的一步步走向黑暗的深渊!一步步将人民推向罪恶的人剥削人,人吃人的万劫不复的资本主义深渊!  

  

原文链接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387/10568100.html

  

  

  

标签:提高   城镇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