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换个角度看“9.9太原事件”

2025-02-24 学习 评论 阅读
  

   读了李忠同志的“山西人民沉痛纪念毛主席逝世35周年——活动纪要(二)”,得以对事件的大体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人民群众抱着热爱领袖的满腔热情开展纪念活动却遭到打压,那种愤慨之情不难理解。各地网友对太原人民的声援、对参与事件警方的谴责也都理所当然地引发普遍共鸣。对无视人间正义、非法拘禁民众并施以体罚的倒行逆施当然要给予谴责。  

  

  我注意到李忠文中的这样一段:“主持人走后,穿警服的民警大部分已经上车。大部分群众也随之散去。一些老同志一时情绪难以平静(或者,因为场面混乱没看到主持人已走)继续强烈的指责警察的行为。同时,国保人员在现场强夺,在现场照像、摄像群众中的照相机、摄像机。冲突再次激烈,在争执中一名派出所所长的小指甲被折,一名警察被群众背后踹了一脚。群众中也有一些群众不同程度的轻伤。这时大批警察从警车里出来,在国保人员的指认下对八位群众进行了抓捕。另一位群众看到好多群众被抓,带进了公园派出所,主动进到派出所想对警察继续责问,也被抓捕。……在公园派出所,七位群众不同程度的遭到了警察的打骂,其中三位遭到警察的毒打,一位老同志的指头被折断。一个多小时后九位群众被带到迎泽派出所。”  

  

  如此看来事件之所以发展到后来那种地步,似乎并不能归咎于警察们的预谋,而是“事出有因”。世界上凡是涉及人数比较多的大小冲突,常常表现为一种交替升级的特点,即你进一尺、我进一丈,各不相让,直至酿成大事件。其间伴有误解、误会也是常见的特点之一(具体到此事中“因为场面混乱没看到主持人已走”似乎就属于某种误会)。按照李忠的介绍,国保人员强夺照相机、摄像机是事件的一次小步升级,随即派出所所长指甲被折和某警察被踹也属群众一方的小步升级。当然后来在派出所被抓捕的同志被打是事件的一次较大升级。  

  

  事件之后,李忠作为活动主持人似有必要组织大家总结一番,主要目的当然是“以利再战”。笔者作为旁观者,谈些孔见或许能有点儿参考价值。  

  

  我们常说,真正反人民、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只是极少数人,大多数属于革命派或者暂时不明是非的无辜群众。对于这些群众,必须抱着团结的愿望去唤醒,去争取。任何时候都要力争团结大多数人民与我们共同奋斗,在相互出现不和谐场面时做到不主动升级,不主动引发冲突。那些警察由于职业的关系,需要听命于上级,加之平日接触正面宣传不多,以及血气方刚的年龄特点,需要有一个提高认识的过程。如果在场群众抱着一种平和心态,耐心地讲道理,做宣传,面对对方的升级举动保证自己一方动口不动手,实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即使对方有人蓄意要扩大事态也难以得逞。  

  

  这个道理,泛泛一说也许不难理解,但是一放到具体事尤其涉及到自己时往往就难以想通。此时最需要我们“登高”一步,站在我们祖国民族社会主义复兴事业的全局角度,以全局意识来考虑问题,规范行为。9.9太原事件发生后,那些资改派、权贵阶层、辛茅之流一定会暗自窃喜兴奋异常!这一点不知大家是否想到过。发生在我们平民(普通警察当然属于此列)和革命派内部的任何冲突,都是一件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我们的任何冲动,以及组织工作的疏漏,都有可能“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原本可以争取的力量推到对方营垒。同时,我们对于敌方派人到现场以极左面目出现,趁乱搅局、激化矛盾的阴谋也要有所警惕。  

  

  我们今天的斗争,貌似对立的双方的利益归属、思想归属、营垒归属比之前辈们战场拼杀那时节要复杂得多。一“事”当前,比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分化瓦解对方的营垒,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宣传为革命阵线化解一个对手、增加一名战士,是谓斗智斗勇。通过这样一次次的化解,我们才能够在全局上取得压倒性胜利。最令敌方畏惧的是智勇双全的战士,是软硬兼施的战斗。但做到这一点远远难于单纯的“勇”和“硬”。今年同期在河南南阳的纪念活动就形成了官民相互理解的良好局面。个中经验值得关注、学习。   

  

  毛主席他老人家留给我们的理论、实践中,统一战线是最重要财富之一。我认为可以断言:反私有、反卖国的革命统一战线形成之时,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复兴事业成功之日!  

  

  笔者当然明白,纸上谈兵易,现场处置难,所以本文的武断之处,恳望批评指正。兹事体大,网友中对此出现仁智之异当属正常,如能就此开展讨论更是好事。  

标签:群众   警察   我们   事件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