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毛泽东政治风度与村落土企业家的崛起

2025-02-24 学习 评论 阅读
  

  毛泽东政治风度与村落土企业家的崛起

  

  李克勤新华博客

  

  李克勤济学网

  

  李克勤(jixuie)题记: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虽然不像刘庄的史来贺那样得到毛泽东9次接见,但是他是毛泽东忠实的学生。他学习、运用、实践毛泽东的思想理论,可以说在当代中国是出类拔萃的。作为在农村土生土长的土企业家,王宏斌创造了奇迹。还有一大批土企业家类似王宏斌,如吴仁宝、郭凤莲、叶昌保、周宝生,等等,他们身上有很深的毛泽东烙印。他们在干企业时候,尤其在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带领乡亲们走集体致富之路时候,毛泽东的政治风度,几乎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毛泽东政治风度与村落土企业家的崛起,具有必然联系。

  

  
1958年,毛泽东在河南农村视察

  

  毛泽东政治风度,不是指毛泽东的才干,也不是指他的政绩,而是指毛泽东在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事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风度。风度,就是一个人的风范和气度。细说起来,风度的风,可以看成一种风力;度,则可以看做一种格度,即品格气度、规格形制。我们知道,风力强,就会所向披靡,甚至势如破竹,因此风会有破坏的可能性。如果风有度,那么,风所到之处,就会在破的同时,会有所立。这就是毛泽东政治风度,用老人家的话讲就是“不破不立。破字当头,里在其中。”

  

  毛泽东政治风度之风力于他对人民利益的忠诚,而风力强盛的动力,来自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改造现实社会冲动,尤其是来自于对告别中国人民痛苦过去的强烈愿望,来自他天生与后天练就的无与伦比的革命意志。这些恰好是那些土生土长在农村,从小就熟悉毛泽东的思想,对毛泽东的革命实践具有很深感悟能力的村落杰出干部,完全可以学习、学会一些的。事实证明,他们的确学得不错。

  

  毛泽东政治风度之度,除了他本人的思想、行为讲究辩证法以外,更多体现在他与他的同志、朋友、合作伙伴关系上。毛泽东重视党的领导,重视干部,重视干群关系,反对干部替群众包办代替,这是农村干部熟知的。直到现在,村支书依然是村落的最高领导,这是毛泽东的传统。毛泽东对于集体经济的导引,农村村落的那些优秀干部,早就从骨子里面心领神会。

  

  这样,一旦搞起市场经济,村落企业有了一些相对自主经营权,那些村干部,特别是村书记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土企业家。他们不太懂现代企业管理,但是他们身上有一些毛泽东政治风度,他们就可以用自身的“风”去扫除前进中的障碍,同时又善于把握工作的气度,善于立规矩,不知不觉,这些人成了具有人格魅力的村级领袖,加上他们还比较善于学习,肯于钻研,逐渐懂得了市场里面的一些道道,慢慢他们就崛起了。

  

  由于毛泽东政治风度后面,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也就是有系统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些东西毛泽东当初就是给普通农民做的,农民不难理解。只要一个村干部不是自私自利太重,他结合具体实践,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往往能够作出成绩,因为村民从文化上比较认同这些套路。

  

  毛泽东政治风度,出自农民本色,成于农村革命和建设,和农业密切相关,和农业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分开过,他的风度就是“三农”型的,这是一种文化使然,像史来贺、吴仁宝、王宏斌他们这些村干部,接受、学习、认识、模仿、创新毛泽东政治风度,简直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批村落土企业家和毛泽东政治风度当然会有必然联系了!

  

  参考文献:毛泽东神,还是不神?

  

  毛泽东这“股票”为什么如此抗跌?

  

  【原创】 毛泽东的创业文化:基业常青的内因 李克勤(jixuie)[2008-03-14 10:13]

  

  【置顶】 一个红旗渠值多少GDP?

  

  走正道 负责任 心中有别人——企业家学雷锋的智慧

  

  欢迎交流:李克勤新华博客

  

  李克勤济学网

标签:毛泽东   风度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