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乌乡“评析范先跑现象”沙龙观后感想

2025-02-13 学习 评论 阅读

本人作为听众参与了15日办的“评析范先跑现象”沙龙。诸位嘉宾的言论不足以让我满足,故用此文记录下自己的看法。

关于范先跑现象,有许多方面可以讨论。比如支持范先跑的是些什么人,是不是少数伪装多数,他们用了什么手段来控制舆论之类。很遗憾,这次沙龙请来的嘉宾大多把话题绕进死胡同里——“教师应该救人还是先跑”。

许多明眼人都能觉察到这个命题本身有毛病。包括和范直接辩论的郭先生,也说了事后发觉这是个伪命题,为之争论本身就是悖论。

太多人的脑子都被西方思维方式套牢了,形成了所谓的“理性思维强迫症”,缺乏智慧去反省思维本身的无能之处。悖论到底在哪里?

我会先跑还是救人,这个问题就像买鞋挑大小,自己长了脚么?长了脚,伸进去试试就明白了。合脚,就把鞋买去,不合脚,就放下鞋走人。

老师应该先跑还是救人?这个问题也像买鞋挑大小。自己长了脚么?长了脚,伸进去试试就明白了。合脚,就把鞋买去,不合脚,就放下鞋走人。

同样,我要不要骂先跑,要不要赞扬救人,这个问题还是像买鞋挑大小。自己长了脚么?长了脚,伸进去试试就明白了。合脚,就把鞋买去,不合脚,就放下鞋走人。

然而西方文化有个“理性思维强迫症”,两千多年前就被韩非子研究过:西洋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教师应该救人还是先跑”,讨论这命题的是非就等于用“度”来买鞋。既然用尺寸去买鞋,好嘛,一大串问题都来了:

1、用什么度量衡?英寸、米还是尺?于是有人开始争论,看待范先跑现象要用中国文化价值观还是西方文化价值观……
2、用什么测量工具?皮尺、直尺还是游标卡尺?于是有人开始争论,理解范先跑现象要用自由主义思维还是社会主义思维……
3、谁去测量脚的大小?顾客、商人还是旁观者?于是有人开始争论,范先跑是不是真小人、郭跳跳是不是伪君子、凤凰卫视是不是汉奸卖国媒体……

还会有许多问题,例如“怎么判断脚的尺寸和鞋子的尺寸是否一致”、“鞋子热胀冷缩效应引起的测量偏差”,等等等等,诸如此类。


西方文化的愚蠢处不是“宁信度”,而是“不自信”。辩论“教师应该先跑还是应该救人”,这个辩论的行为本身就是愚蠢的。

地震来临时,能舍身救学生的老师都有勇敢的本性,他们合脚的鞋名字叫“人民教师”。范先跑的胆怯本性就像一双臭脚,往名为“懦夫”的跑鞋里一插就穿紧了,如合符契;所以看起来瘦弱的范兄反而能矫健地夺取逃跑冠军。把救人和先跑的行为比喻成买鞋,人民教师和范先跑都没有反应时间去“宁信度、不自信”。

事后范先跑为自己辩护,这合情合理。“北京大学”毕业生、“中国最优秀的文科教师”、思想“最顶尖”的范先跑,一身的光环就像一颗会吃喝拉撒的闪光弹样让人都不敢睁眼正视。如此的精英却穿着一双“懦夫”牌跑鞋,情何以堪?懦夫向来也是最会打扮最要面子的。

我们要搞清自己要的是什么,是合脚的鞋,还是脚的尺码?是要谭千秋这样的老师的精神,还是一虎一席谈辩论出来的收尸率?对待范先跑,就不要和他辩论。过街老鼠就要人人喊打,老鼠就少了。不去打老鼠,便会像印度的某寺庙一样,老鼠成了拥有神性的主人横行无忌。

更不要尝试和范先跑之流去“理性”辩论,那是特大笑话。“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人家范先跑披着自由主义的皮招摇过市,批判他无非就是要扒了他的皮,里面就是自己黑心了。狐狸都知道要跑,何况先跑冠军范兄?难道他会从理性出发,辩论失败后乖乖把皮奉上?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跑掉,和敌人“理性辩论”总会出现“补偿海空优势”的大笑话。


辩论是愚蠢的,同样不要梦想辩论结果可以引导世人云云。大地震救灾从来没有升华出新东西来,它引出的只是中国人民蒙上灰尘但从来没有失去的“本心”罢了。我还要说,西方文化的这种“理性思维”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引导人的实践。很明白的道理:

在空调房里喝着饮料坐在沙发上与人辩论,这时心跳多少?血压多高?呼吸频率快慢?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如何?脑内神经递质的比例和浓度如何?
再设想身处八级大地震之中,心跳多少?血压多高?呼吸频率快慢?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如何?脑内神经递质的比例和浓度如何?
上十万字的争论文章,最少也要花上十分钟才能想清楚来龙去脉。地震真的发生时能靠天人交战的结果来做决定?人上厕所时一紧张尿都撒不出,何况思辨理论。市场经济理论若真能高于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精神,拥有“护球像亨利”的球员的中国男足早就冲出地球了。

感情对人的行为决策明显有直接影响,但“理性思维”偏偏不谈感情。沙龙上的嘉宾一理性就讲不出人民情感了,绕回“理性思维”的那套,大谈社会契约论、自由主义的源头、利他行为的社会价值这些空话,把人思维中固有的影响决策的“情感构件”都从语言中剔除掉了。明白么?这才是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中有情感构件,西方文化的“理性思维”总是强迫症般地剔除情感构件。

这会产生什么结果?西方思维就相当于只留下“自然数”中“有理数”,试图用“有理数”描述整个“自然数”的集合。麻烦来了,根号2,仅用自然数怎么表达?“1.4142135623730950488016887242097……”这种数是无限不循环的数。尝试计算出小数点后无限不循环的结果,就相当于西方文化中特有的“辩论”。简单来说,辩论不会有结果的,辩论99%的时间都在搞名词之争,就像计算1.414大于根号2还是小于根号2。两边消耗了时间精力和有限的生命,得到的结果无非是从1.414变成1.4142而已。类似的例子还有十进制的可描述数用二进制来表达就变成了不可描述数。

做人要有智慧,要能认识到无可改变的无能。西方的“理性思维”固然有诸多好处,可一旦剥离掉人思维固有的“情感”构件后,剩下的思维只能用近似的手段来模拟情感,结果就是造成无限不循环的“无理数”,造成实践中宁信度不自信的愚蠢。


假如我们在地震中见义勇为,思维用到了亲情、勇气这些情感构件;那么去掉这些情感构件、“理性”地空谈社会契约论、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来解释见义勇为,都是在说空话。这些“理论”的区别在于,为先跑行为张目的自由主义,他们根本否认“无理数”存在,它就叫嚣根号2无限不循环,所以根号2不存在;茅于轼不就如此?而许多人还在用社会主义的理论徒劳地与茅于轼之流争辩1.41421356237309504880168872420的下一位数字应该是什么。

中国文化的优点在于智慧,根号2用开方算不到底,我们知道直接取边长为一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这在道家为明哲,在儒家为智,在墨家为知所取,在法家为用,在释家为智慧……全人类都自觉地尊重自己的情感,西方人也一样。但迷信科学和理性而抛弃智慧是他们的缺点,以至于最优秀的西方思想家也只能发掘理性思维的潜力,尝试用近似的方法模拟他们思维剔去的各种固有元素。以至于社会契约论、自由主义、宗教哲学、社会主义这些东西层出不穷。

为什么共产主义理论在旧中国大受欢迎?并非它好过中国文化固有的天下为公大同理念。只是国家兴衰由政治经济军事自然环境各方面的因素决定,中国又一次败给了强盗民族和他们的国家;而他们却借助强权,一方面刻意打压中国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应有的发展,一方面强制推行西方式的思维。那些喝洋大人奶长大的学者崇洋媚外十分彻底,利用话语霸权去影响连生存权都要被剥夺的人民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中国人民在骨头里的中国精神驱动下,要团结起来推翻三座大山时,却无法识别中国文化的优劣了。在西方式思维占据上风的时候,最接近中国文化精神的共产主义理念便迅速得到接受和认同。中西方文化的合流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社会主义思想能在中国的大革命中获得成功,又能引发更伟大的革命,并且在革命失败后一直如星星之火仍有燎原之势。


这个话题以后再详谈。说回范先跑事件,评价这件事最好的方法便是墨家的一个思维:

子墨子曰:“今瞽曰:‘钜者白也,黔者墨也。’虽明目者无以易之。兼白黑,使瞽者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瞽不知白黑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今天下之君子之名仁也,虽禹、汤无以易之。兼仁与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天下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

现在则相反,网上支持范先跑也好、反对范先跑也好,争着辩论白马是马还是白马非马。连“吾岂好辩,不得已也”的话都听不到。即便辩论的最终的决定与人民抗震救灾的心愿相符,那也是愚蠢的。“道之华,愚之首也”。

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鸣于门外,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在其题(即额头)。”詹何曰:“然,是黑牛也,而白在其角。”使人视之,果然黒牛而以布裹其角。以詹之术婴(即扰乱迷惑)众人之心,华(即华而不实,徒有其表)焉殆矣,故曰:“道之华也。”尝试释詹之察,而使五尺之愚童子视之,亦知其黒牛而以布裹其角也。故以詹子之察,苦心伤神,而与五尺之愚童子同功,是以曰“愚之道也”。


辩论舍己为人的是非(例如之前和茅于轼),扯到哲学、宗教、意识形态上去,不是几十年功底又擅长辩论的大学教授或知名文人,连范先跑和他背后的黑手们都辩不过。然而回顾抗震过程中的感人事迹,就连9岁小孩也主动去背自己的同学脱险。道之华,愚之首,这道理难道不明显么?


从全国性的辩论热潮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国人,从学生到教授、从爱国者到汉奸卖国贼,全都被西方文化西方思维洗脑得过于严重了。不去怀疑辩论本身就是愚蠢的。很高兴看到大部分人越来越支持中国文化的复兴。包括“评析范先跑现象”沙龙上,每个嘉宾都谈到了中国文化好的问题。可大家的语言、思维全都是西方人“宁信度,不自信”那套。关于范先跑现象的这种辩论,辩论的因果、辩论的内容、辩论时用到的思维、辩论行为本身的原因、辩论行为本身的结果这些都通通在中国文化里有现成的评论。你们要弘扬中国文化,怎么能连中国文化的思维都不具备呢?社会契约论、自由主义、宗教理性,老在西方人的理论体系里打转转,怎么自力更生呢?不但不能自力更生,因为洋理论只适合洋人的情况和实践,不能适应中国的情况和实践,只会导致进一步连艰苦创业的信心都没有,开始卖国、牺牲绝大部分人的利益尝试走捷径;最后才发现羊都披上狼皮,狼还是要吃羊。


谈得太杂了。最后想说一下在乌乡“评析范先跑现象”沙龙上发言的那位央视某编辑(是编辑否)。她站在媒体工作人员的立场上对凤凰卫视和一虎一席谈表达了莫大的宽容,又是个强调“要理性思维”的精英范例。这位小姐说做时事热点的辩论节目不容易,特别是范先跑这件事看起来是黑白分明的,要在这里面挑选出引起关注的争论点还需要大功夫云云。

范先跑为自己的无耻摇旗呐喊,而央视某编和一虎一席谈站在收视率的角度也为范先跑的无耻摇旗呐喊,他们都说自己是无罪的。简单而言,都是当了××还要立牌坊;区别在于,范先跑根本就没有良心,而一虎一席谈他们的良心是卖给了收视率的。

完全不必为网上支持范先跑的言论惊诧。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而媒体却是可以操纵的。有人搞影分身人海战术、有人做技术型枪手、有人办汉奸论坛、有人过滤反对言论……而且新闻媒体偏偏喜欢挑那些耸人新闻的事情报道。媒体言论的一边倒从来不能代表真实民意,更何况郭先生义愤怒骂范先跑,这可是一条人咬了狗的新闻。

标签:思维   辩论   文化   中国   西方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