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想让大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困难
毛泽东时代想让大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困难
新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废墟中站起来的,一穷二白的社会状况是新中国面临的现实困难。以至于当时美国政府就有人声称过去中国历届政府都无法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并断言共产党政府同样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言下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不信你中国不向我美国低头,否则我美国就不信困不死你中国。
新中国成立时的现实就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落后的状况。而西方则是以现代工业为主的经济发达的状况。
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不要说想让大部分人先富起来,中国能不能保证不被开除球籍都成问题。
要解决中国能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问题,要想实现让大部分人先富起来,华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中国必须在尽可能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国家工业化。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当然,拥有发达的物质生产能力的基础条件是一方面,但是也不能忽略生产关系的方面,否则,就算强大如美国,贫富分化依然会持续加大恶化,社会陷入动乱只是个时间问题。
只有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有了强大的工业基础,才能不仅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而且还能保卫自己的国家安全。
那新的问题就提出来了,就是,中国如何实现工业化呢?
大家知道,工业化初期主要是消耗而不是产出,要启动工业化必须先期有大量的投入,那么,这巨大的投入从何而来呢?
从历史经验来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外部来源,另一种是内部来源。对于外部来源,一是通过对外侵略或贸易等海外扩张的手段从外部获取市场和资源;或者再就是借助外国投资。对于内部来源,只能是将传统产业的剩余提取出来转移到工业化的需求方面,显然,这无可避免地将影响到群众生活的改善。
就新中国来说,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落后的经济条件下,在西方强敌环视的状况下,若想发动对外侵略,显然是力不从心的;再说了,中国也从来没有主动侵略别国的历史传统,所以通过对外侵略直接掠夺资源的手段无法用也不能用。当然了,与西方发达强国相比,此时中国也缺乏竞争性的商品方面的能力去抢占世界市场,再加上西方本来就要封锁你困死你,想要逼你就范。
那么,对于外国投资呢?显然,此时中国要想吸引西方投资,那除了必须答应西方苛刻的条件外,一旦外资大量涌入经济落后的中国,那中国的大量经济产业将尽入西方国际垄断资本之手。如果这样的话,那中国岂不还是个殖民地吗。这对于经过上百年浴血奋战才取得国家主权独立的新中国来说,显然是不能屈从的。
既然如此,中国只能走靠艰苦奋斗,自身积累这条路了。而中国的传统产业是农业为主,那就主要只能通过提取农业剩余来投入到工业化中。在工业化初期,此时还无法提供工业产出以反哺农业,所以中国农民首当其冲将为此做出重大的付出。当然,全国人民都为工业化付出了艰巨的劳动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而农民尤重,但这都是为了国家强大起来,为了中国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而不得不付出的重大代价。中国后人要永远铭记先辈的血汗付出,不要做忘恩负义之人。
但是,工业化之路是不平坦的。一方面,中国农民传统的长期的小资产阶级的小农狭隘思想导致他们自发地抗拒农业剩余的被提取,另一方面,中国的官僚群体整体素质还不够良好,不少工作还做的不尽如人意。也就是说,在毛泽东时代的整个工业化过程中,都存在着农民与政府博弈的过程。而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必须殚精竭虑的掌握政策的平衡与协调,以维持农民基本生存条件下生活能逐步有所改善为前提,利用共产党几十年来积累的信誉为担保,来争取农民的最大支持。也因为这个原因,毛泽东对党政干部要求就特别严格,倘若共产党和政府的干部都像国民党的干部那样贪污腐化吃拿卡要,不能与人民群众保持同甘共苦的精神作风的话,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就随时可能中断夭折。
经过毛泽东时代二三十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初步建立了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了一定的国防工业基础。而且从七十年代开始,工业产出已经开始源源不断地支援农业,越来越快地推进着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步伐。另外通过农业集体自身的积累,农村开始初步创建越来越多的各种小规模的工业企业,这为转移农业人口,推动农村生产方式多样化创造了越来越好的条件。此时中国的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具备了以工养工的能力了,可以逐渐地减少对农业剩余的提取了。到了毛泽东时代后期,全国人民的生产方式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生活质量也逐年不断提高。
但历史发展从来不是直线行进的,而是曲折发展的。农民虽然在人民公社体制下从事集体生产二十余年,但是小农单干思想的冲动依然非常强烈,这也是包产到户政策出台后人民公社基本上被一风吹的思想基础所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农民与政府的博弈后,政策终于松口并调整,甚至推波助澜,那就是顺应农民意愿放开包产到户了。从表面来看,农民取得了博弈的胜利,短期来看也得到了一些眼前收益,但是却损害了农村农业农民自身发展的长远利益;结果大家现在都看到了。其实,每个人民公社就像一个大型的农业集团公司,而每位社员就是这个公司的一个员工,只不过大家主要从事的是农业工作而已。所以说,人民公社本身的历史也就是一个农业人口工业化的过程。但这个农业快速现代化机械化的进程遗憾地被打断了。
而此时的工业呢,一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可以基本上实现通过提取工业自身的积累来以工养工了,另一方面,西方的封锁链已在毛泽东时代后期被打破,中国已经有了引进外国资本的条件。至此,中国城市开始甩开农村自行大踏步地发展开来了,而农民却以农民工的身份到城里打工,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将劳动力剩余奉献给了城市发展,于是乎,结果就是,中国的城市越来越闪耀夺目,而中国农村却越来越凋敝。历史之诡异不由得令人嗟叹。
毛泽东时代之初,因为缺乏现代工业化的巨大生产能力而无法做到让大部分人先富起来,毛泽东时代之末,现代工业化已初具模型,庞大的工业生产力正在蓬勃而出,已经为让大部分人先富起来创造了物质基础条件,但是,随着生产关系的利益分配方式的变革,一切触手可得的东西却恍然变得越来越遥远了。
但历史没有终结,人民一定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历史。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