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80后:驳《炎黄春秋----冯友兰临终谈毛泽东》

2025-02-24 学习 评论 阅读


以前也读过《炎黄春秋》上写的东西,感到还不是那么恶心,今日无事,看完《》,看了看《炎黄春秋》上的这篇所谓的“文章”,就两个字,看完后还是恶心,我不知道这话是不是冯友兰说的,如果真的是他说的,简直就是老糊涂了,说这些话,简直是胡言乱语,毛主席是什么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心里自有看法,我只知道,在现在的农村,大部分人家正堂还贴的是毛主席的画像,我想这个举动就胜过千言万语了吧,假如毛主席是阴谋家,能骗过几亿老百姓的眼睛,我也佩服他,可是,几十年过去了,好想没有人做到。 毛主席是阴谋家,是大阴谋家,但他的阴谋不是用在自己的人民身上的,而是用在想分裂瓦解中国的险恶势力身上的。他是为他的老百姓造福了。不像现在的汉奸精英,手段一套一套的,但都是用来对付自己的老百姓的,对外一点办法也没有。这就是现在的政治精英干的好事。

有人建议封了《炎黄春秋》,其实完全没必要这样做,大家可以两者对比着看,谁对谁错,我相信这样一对比,更清楚明白。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不会为《炎黄春秋》上的几句话就会改变真相的,相反,更能说明问题。他们越是贬低毛主席,说明毛主席越伟大。

书生误国,幸好毛主席是特殊的书生,他的理论体系是经过自己多年实际经验得来的结晶,不是坐在家空想出来的。想想东欧解体,苏联解体,现在的腐败官僚主义盛行,资产阶级主义盛行,就不难看出毛主席文化大革命的意图了。人说,毛主席可以比别人多看50年,在我看来,岂止50年,而这些,岂是这些书生能认识到的?

下面附《炎黄春秋----冯友兰临终谈毛泽东》

冯友兰先生在1988年初开始写作《中国哲学史新编》的第7册,1990年去世前5个月,以95岁高龄完成。这是他最后的著作,后来叫《中国现代哲学史》。在完成这册书后所写的《自序》中,他讲到文革后老妻去世时他写的挽联中,有“斩名关,破利锁,俯仰无愧作,海阔天空我自飞”之句。他说:“在写本册第八十一章的时候,我真感觉到‘海阔天空我自飞’的自由了……如果有人不以为然,因之不能出版,吾其为王船山矣。”清初王夫之在深山中著书四十年,达数百卷,几百年以后才出版。冯友兰为什么要自比王夫之?为什么说真感觉到了自由?因为,在最后的著作里,他对毛泽东思想做出了独立的认识和分析。谨摘录介绍如下。      毛泽东思想分科学、空想、荒谬三阶段   冯友兰在书里这样介绍毛泽东:“他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并且被认为是思想上的领导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在几十年中,他兼有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君、师’的地位和职能。因此,他在中国现代革命中,立下了别人所不能立的功绩,也犯下了别人所不能犯的错误。”   冯友兰把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新民主主义及以前阶段;二、社会主义阶段;三、极左思想阶段。他说:“毛泽东的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其性质是大不相同的。第一阶段是科学的,第二阶段是空想的,第三阶段是荒谬的。”   解放战争胜利后,共产党实施毛泽东提出的政治纲领,称要建设“新民主主义的中国”。1949年与各民主党派通过了《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其经济制度中,包括五种经济同时并存,称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冯友兰认为这个纲领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法律形式。他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所用的革命方法是以革命的任务决定革命的性质,以当时社会的性质决定革命的任务。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所以当时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由此决定中国革命的性质,不能是社会主义革命,而只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共同纲领》就是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措施。”   5年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取代了《共同纲领》的法律效力。冯友兰回顾说:“《共同纲领》的总目标是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宪法》的总目标是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宪法》的公布,中国革命就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一个大转折点。这个转折点,表示毛泽东对于革命方法的认识的大转变……这个转变,在以后的中国社会中,引起了深远的后果。”冯友兰所说的毛泽东思想的科学阶段,到此为止。   毛泽东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大转变?冯友兰认为,建国后,应该做的事,就是调动中国社会的生产力,以各种方式,由各种渠道,齐头并进。这便是新民主主义道路。如果五种经济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又发展成为生产力的束缚,那就用社会主义再作解放,这就是革命分两步走的道理。他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本来就是这样主张的。可是,1954年的《宪法》过早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毛泽东似乎也想合两步为一步、(全文4900字) ...[ 以上文字节选自炎黄春秋杂志,阅读全文请订阅本杂志.]

标签:毛泽东   革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