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牛乳不再安全的时候人乳安全吗?
第一次知道深圳这个地方是通过一部叫《跟踪追击》的“反特电影”,那时的深圳是一个边陲小镇,而美蒋特务常常会通过这里潜入内地,执行破坏任务、进行颠覆活动,当然这是电影里演的未必真实。第一次去深圳时,总设计师已经在那画了圈,各省市、各部委、机关企业的钱全都砸到了那儿,把曾经的一片片荒滩和农田砸成了一片片工地,真象那首歌唱的一样,“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再后来,总设计退休后在那儿又发表一番讲话,改革吹起了冲锋号,饱和式的轰炸和全面的进攻,终于有了现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如同没有井冈山、没有延安,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一样,若没有深圳、没有上海,也就绝对不会有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功,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也就不可能被生出来。可以这样说,相对于以往的历史新中国是伟大的,而相对于新中国的历史特色的中国也是伟大的。能够被称为伟大,是说经过改天换地,后者做到了前者做不到的事儿。
这些日子有些烦有点儿乱。是由于三鹿奶粉又引爆了乳制品行业的那点儿事儿,很多企业把三聚氰胺这种用来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原料的东西掺到了奶制品中。当然这样的事儿也只有在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才会发生。不少婴、幼儿因为饮用了这些企业生产出的这种东西,而这样的事情又通过媒体广泛传播到社会,以至于各地大小医院又被整了个拥挤不堪。什么人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医院做检查呢?肯定不会是高收入的有钱人,三聚氰胺喝得最多的肯定都是些挣钱最少的穷苦人。其实这事儿发生也必然,对资本家来说,干同样的事儿,出同样的力要想挣比别人更多的钱,就要讲究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坑蒙拐骗虽然最有效,但毕竟谁也不比谁傻多少,因此技术创新就成了第一位。而所以要往乳制品里放化工原料,也是在监管和金钱夹击下的被逼无奈。
谁都记得,就在几年前发生了大头娃娃和婴幼儿因营养不良夭折的事儿,那也是奶粉整出来的事儿。只不过那时的奶粉里是蛋白质不够。事发之后,从上到下整出来的动静绝不比这次小。发没发社论不记得了,但肯定是上上下下的官员都讲话,各个企业也纷纷表态:必须建立问责,一定加强监管,整顿市场秩序,打击违法犯罪,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吃。实际情况也确实是说到做到,这次所有检查出问题的乳品企业,所有产品没有一例是蛋白质不达标。据今天的《新闻联播》说,问题乳制品企业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质量安全承诺书,集体对社会郑重承诺。相信他们这次的承诺同样是能够兑现,今后即便是再有问题也决不会再出在蛋白质上。
既然说三聚氰胺为何一开始要提到深圳?主要是因为看了一篇报道受了点刺激。深圳中家家政公司也跟着乳制品掺三聚氰胺这事一起掺和。据该报道称,当往牛的奶里掺三聚氰胺的事儿发生后,由于不可能把三聚氰胺掺到人奶中,致使该公司的业务一下变得火爆。源于市场对奶妈的需求大增而该公司麾下有38名奶妈,据报道称他们讲每天会接待二十多顾客的咨询。在最近企业经营如此艰难的当口,据然有这么兴隆的一个行业,实在是不由得不让人仔细琢磨。这些在哺乳期自愿当奶妈的妇女应该出自穷人家,她们有哺育自己宝宝的乳汁,却缺少抚养宝宝的金钱。而又有一些人则有着大把的钱,因此在市场上公正并平等的进行了交换。但是,当这些母亲把自己的乳汁贡献给有钱人的时候,自己的孩子兴许就得喝,用掺了三聚氰胺奶粉冲出来的人造牛乳。这大概也是中国特色所特有的事儿。当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彻底的服了。任何一个能够正常生活家庭,有几个母亲愿意为了每月6000元到8000元的收入把自己的乳汁喂另一个母亲的孩子(当然,也很有可能就是刘文彩这样的绅士),而让自己的宝宝去喝母牛的乳汁。而对于为了每月不足万元收入而出卖自己乳汁和自己宝宝健康的母亲来说,虽然是生活所迫但这也是她们的自愿选择,毕竟买卖双方通过公平自由的交换,都满足了自己需要。由于这样的交换社会可以变的更为和谐。至少不会有人因为生活所迫而铤而走险。但是如果能够这样平等的交换下去,在一个思想彻底解放而到处都充满了创新时代,又有谁能够保证今后不会出现把人便成乳牛的事儿。不知会不会有一天,家政公司的老板也到国家质检总局给那些富豪们一个郑重承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让他们的客户们吃得放心?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