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数学:从蟾蜍过街谈防范地震的决策

2025-02-23 学习 评论 阅读

从蟾蜍过街谈防范地震的决策

[ 数学 ] 于2008-05-23 强国论坛

这次地震前后,出现过一些动物异常现象,如大批蟾蜍过街。本帖子要说说怎样根据动物异常现象来防范地震。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防范地震,而不是说的预报地震。就是说,当我们获得的一些信息不太够的时候,我们在决策上的应对,应当是什么?这也是我明知道预报地震包含有各种错误率,说明了信息的不完整,不充分。

我打个比方吧,如果有一个地区,大批蟾蜍过街是一种罕见现象,是一种异常。就是说,人们在成长的记忆中,比较少见这种现象。那么,这种现象就构成了一种信息。如果是常见现象,司空见惯,这就不能够叫罕见。因此,我这里不妨举例,假设这种现象几年一次,比如说,平均三年能够有机会看到一次吧。如果一年一次都不能够叫罕见,因为一个人每年都能够看到,还叫罕见吗?

那么,又假设这种异常是和地震有关系的,而且这种关系是这样的,就是这种现象出现,不一定就有地震发生,但是地震发生前,必有这种现象出现。比如说吧,每十次这种异常出现,有一次是地震发生。那么人们会说,这个异常作为地震预报的信息,携带的信息量显然不够嘛,错误太多了嘛,你要让人们空忙十次,才有一次预报准确,经济代价太大了嘛!

所以我不把它叫预报,把它叫做决定地震防范措施的决策。

因此,每当有这种罕见情况出现,比如说平均三年才出现一次的罕见现象出现了,那么当地政府临时下令,过节!放假!全体公民放假一周,把今年的黄金周放到这个时候来放,难道经济损失过大吗?我们过去多少年不一直在放黄金周嘛!

在放假期间学校停课,当然不会有一堆学生埋在学校的事情出现,而且鼓励学生们野外活动。其实小孩子本来就是喜欢在室外玩的。各大商场,鼓励在大街上摆卖,各大饭店,这期间可以在街上摆排挡。晚上睡觉,鼓励和衣而睡,床下桌下扔几瓶牛奶矿泉水,弄一些柱子来把室内天花板撑牢,等等。

此外,鼓励居民出外旅游,跑得越远越好,走亲访友。如果父母在外打工的,临时把自己的家人接到打工地住上玩上那么几天。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我上面讲了十次这种异常只有一次是地震要来。而这种异常三年出现一次。因此出现十次就要三十年时间,这三十年时间由政府下令过了十个黄金周,结果只有一次是真的地震来了,许多人避免了死亡,难道不值吗?

也就是说,你可以认为准确预报地震是当前做不到的,或者在可望的将来是不可能的。但是,有限的一些与地震有关联的信息,用来支持政府做出有限度的防范措施,还是值得的。

下面我对于一些动物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我的看法,当然是基于现代自然科学的观点,不去设想一些虚无飘渺的什么特异功能。因此,我就认为,那些动物听到了使它们难受的声音。

前些日子有一个专家说过,说是把一根头发拉断,在拉断的过程中,大家肯定知道它要断,但是就是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断。我觉得这个比方很好,就接着这个比方来。那么我不说头发,说钢缆,说麻绳,如果给它们施加拉力,到一定程度也会断的。但是我就认为,当它们要断不断的时候,在强力的作用下,是会发出一种特别难听的声音的,直到断开为止。

我以为,把一些物质挤压到碎的过程中,也会有声音发出的,也是在快碎的时候,发出特别难听的声音的。

因此,这些动物并不是说听到很大的声音就异常,如果这很大的声音它们并不觉得难听,它们就不会逃难。比如说,附近建筑工地的打桩声,有可能它们并不害怕,因此不出现异常。但是,地下的强力的挤压到了一定程度的那个声音,它们极不喜欢,因此就逃难了。

因此,这里我们需要的是往地下埋上声音的探头,要几十年如一日地记录下地底下的声音,包括超声波,声波,次声波。我们要分析的不是声音的幅度,强度,而是它们的波形模式。这是我给出的一个研究方向,地震局的科研人员们,你们有没有想到过这个科研方向?

要知道,对声音的模式的识别,也是困难的事情,比如说,我们人听见一只碗打破的声音,可以知道有什么东西打破了,但是,现在的声学识别,还做不到这一点。请问全国所有搞声音识别的人,有谁能够编制一段程序,录到任何声音都不报警,偏偏打破一只碗的声音它就报警?哪怕是非常轻的打破一只碗的声音?这一点人的耳朵轻而易举就能够识别的声音,程序现在暂时就做不到。

动物的耳朵识别的能力是相当强的,比如一只鹿在吃草,附近有哗哗的流水声,有很大的鸟叫声,它可能根本就不在乎,继续吃草。但是,有一种声音混在这些声音中,即使特别小,它就能够听到了,就警觉了,立即停止吃草,并抬头张望,并更仔细地聆听,并随时准备逃跑,这个声音模式的识别能力是相当强的。

标签:声音   地震   这种   异常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