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嗜血的习惯:加沙,继续法西斯

2025-02-23 学习 评论 阅读

加沙

1.曾到柏林犹太博物馆,建筑设计故然令人看眼难忘;但最令人难以忘却的是照片与影片.尸体的照片,生还者的犹有余悸,亡童生前灿烂的笑容,令人沉重,令人同情犹太人.


2. “希魔”一词之所以流行,是因为按历史记载,他嗜血成狂,而理由是要壮大日耳曼民族.


3. 1945年二战完结,无数人欣喜若狂,以为恶梦完结;而此时人类学亦开始兴起,旨在理解不同民族特性,促进彼此包容,避免再发生种族仇恨,发生血战.


4.似乎,这只是小孩盼望圣诞老人派老人派礼物一类的愿望. 1945年之后,地区种族战争从未间断. 1948年,便发生阿拉伯国家围攻以色列,其后更有韩战越战,新近的有阿富汗iraq加沙战争,筹备的有iran, north korea战争.


5.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加沙的惨象令我充满疑惑.


6.我不了解他们的种族仇怨,但同时亦不了解为何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流血.


7.当希魔当年所做的由当年的受害者薪火相传,我的主要疑惑: “人性为何”,开始有了点眉目.我信,人性本恶.只是还未了解1.有多恶; 2.恶在哪; 3.什么时候才会恶.


继续法西斯


假期天,只想在家中躲懒,看电视,读书。


电视新闻报道——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大肆杀戮,几岁小孩,被炸得肢离破碎;工展会丁财两旺,高官呼吁市民继续努力消费。


读约翰. 贝格(John Berger)的近作《紧抱一切》(Hold Everything Dear),这位在七十年代凭《观看的方法》(Ways of Seeing)为文化评论和艺术史带来翻天覆地冲击的作者,在书中序言中写道:这个世界改变了。 资讯以不同方式传递。 错误讯息正建立它自己的伎俩……经过人类史上最恶劣的民族清洗暴行的人,现在他们组成的国家,至少从军事角度而言,变成了法西斯……。


在柏林有著名的「犹太博物馆」,博物馆的外墙,由大块金属砌成,巨大、沉重而冰冷。 建筑物鲜有门窗,像被全然密封,外墙上有如被切割的裂缝,成为室内与室外少量通道。 大幅灰褐水泥墙块构成馆内空间,有不少刻意留下来的密封但空白空间。 那是一所卓越设计的建筑物,用作展示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残酷历史,倍令观众感觉沉重和压迫。


虽然欣赏犹太博物馆这慑人的建筑,但无数次往柏林,也没勇气参观,因为即使平日接触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影像,感觉已极差劣,游走于充斥着绝望和死亡的特设空间内,真不知会有何反应。 但更会令我呕心的,是这种族清洗行动,一直未有停顿。 曾经被屠杀的,今日变成了屠杀者。 我深信如我走进这所博物馆,我会太伤感和忿怒。


新闻报道,以色列军队在加沙把平民赶进一所建筑物内,第二天向该建筑物发炮……。


博物馆应该是重要的社会机构,提供承传文化、认知历史的平台。 它也是权力架构的一部分,谁有钱有权力盖博物馆,便最有权解释历史述说真理。 博物馆是权力架构的传声筒,文化很多时候兼任宣传工作。 一套又一套关于纳粹屠杀犹太人的荷里活的电影,每次都看得令人心酸。


关注人权的史匹堡,会否拍一部关于巴勒斯坦人苦难的电影? 自1948年七十万巴勒斯坦人被抢夺土地赶离家园后,有多少妇孺、无辜平民持续地遭受杀戮? 无数的子女、父母、爷娘和好友,又有谁会去纪念他们? 什么时候可以为巴勒斯坦人建一所屠杀纪念博物馆? 连一块可以安稳地生活的土地也没有,或许不应学人家谈兴建博物馆。


全世界都在兴建博物馆,当然以阿布扎比的文化区最豪华,请来各地建筑大师,包括兴建毕尔包古金汉的建筑大师富兰克. 盖里(Frank Gehry),为这伊斯兰城市,设计多所超级博物馆。


以色列也在盖新的博物馆,名为「包容博物馆」(Museum of Tolerance),也请来盖里来设计,以博物馆保证宏伟而具鲜明的艺术感。 这「包容博物馆」其实是洛杉矶的分馆,该馆以「包容」为名,实质为另一所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纪念馆,是对犹太人在历史上不被包容作出控诉。 好像是,多一所博物馆用来对被残害作控诉,便多一点借口可以去残害其他人。


在以色列的「包容博物馆」,焦点却不是关于纳粹的种族清洗,而是鼓吹包容。 但不要搞错,那不是关于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的互相包容,而是指来自不同地区的犹太人的互相包容。 而博物馆兴建的地点,是耶路撒冷的马密娜(Mamilla)坟场上。 马密娜坟场是伊斯兰教在当地最重要的坟场,这种埋葬了不少伊斯兰的圣贤学者。 在这块土地上兴建犹太人的「包容博物馆」,是个粗暴明显的挑衅和侵犯。


生的不放过、死的也不放过。 宏伟的博物馆,是个精心设计的持久羞辱。


约翰贝格引述一位以色列拒绝入伍的反战分子Sergio Yahni的说话:「这军队不是为以色列市民带来安全;它的存在是为了保证对巴勒斯坦人土地的长期抢掠。」上网找此人的网页,发觉网页不再运作。 原来他最近被拘禁,被捕时他正在拍摄「包容博物馆」的兴建。


新闻报道,以色列政府宣布,将加剧军事行动。 外交部长冷冷说遗憾,但解释谓战争中平民自然会有死伤。 有投诉谓以色列军队继续使用国际禁止使用的白磷弹,很多平民继续死伤。


犹太博物馆内有一个装置:无数由钢铁铸成的惊栗面孔,重重堆叠铺放于博物馆大堂地上。 我想起犹太人,想起毒气室,白磷弹,想起巴勒斯坦人。 原来,嗜血是可以传染,而且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标签:博物馆   包容   以色列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