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实验室里的“经济学说”:我看茅于轼先生的涨价论

2025-02-23 学习 评论 阅读

实验室里的“经济学说”:我看茅于轼先生的涨价论


[ 一生欢乐 ] 发表时间: 2008-01-06 20:27:55 [ 发短信 ] [ 回复 ] [ 树状 ]

      实验室里的“经济学说”:我看茅于轼先生的涨价论

  2007年11月份,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在一高端经济论坛上表示,大学提高学费对穷学生有利。他说,一个真正好的体制,是可以收费高,但花80%在奖学金上,穷人就上得起大学了。此论一出,立即就招致了铺天盖地的批评。

   近日,同一种声音又从另一名“著名经济学家”口中说出,这便是茅于轼先生。他在做客“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作《国富国穷―――制度和中国的经济改革》的演讲时这样说,“大学学费要提高,很多人反对,我是赞成的”,“我也主张电价要涨。”他认为目前的中国高校里,穷人孩子的比例只占到10%―20%。如果高校学费降低,是让不穷的人,有能力支付高学费的人搭了这个便车。他认为,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提高学费,通过提高的学费,以增加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贷款,来解决穷人上学的问题。对于电费涨价,他认为目前中国的电价是政府补贴的。但穷人一个月只用10-30度电,富人一个月则可能用300度电,政府的补贴实际上补给了富人。正如高校学费一样,“电费应该提价,然后用提高最低生活标准的办法来补助穷人。”

  去年7月份茅于轼先生就提出了“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高论,如今又抛出“高校学费涨价论”,笔者不禁感到:经济学家与普通百姓相比,到底是不同的,不仅会别出新裁另辟奚径,想人之所不能想,还敢于捍卫“真理”,我们姑且不去论其论是否正确,仅就这种精神来讲,真是令人佩服。

  不知为什么,由茅于轼先生笔者竟想起了关于手机电池的话题。我们平时用手机,感触最大的便是手机电池容量太小,一般的情况下,普通的手机电池也就是打两三天,如果电话多恐怕只能打一两天,这就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于是一种自称待机时间多达几月的手机广告开始充斥在各大媒体上,有的人买了却大呼上当,说充其量也就是能用一个星期罢了。这是为什么呢?或曰:那是在实验状态的数据罢了。在实验室状态?是啊,在实验室中,有稳定的温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待机时间自然长。但在现实中,环境不同了,运作不同了,自然用的时间也会不同。

  我之所以扯这么远,是因为我感到我们的一些经济学家虽然其精神可佳,但却只会在实验室中创造想当然的理论,就和手机电池的待电时间一样,怎能不引起公众的质疑和批评呢?

  对于茅于轼先生的“高校学费涨价论”,我看到有不少批评的声音,也不乏谩骂声。在此,笔者不赞成无端谩骂,鲁迅先生说过:辱骂和恐吓不是战斗。我赞成就事论事的理性论争作风。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贪官污吏,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社会问题。在高校学费的涨价与否这个问题上,无论你持什么样的观点,结论都是要让“穷人的孩子上得起学”。所谓“殊通同归”,目标是一致的,关键是要采取什么样的途径,到底那条路才能够抵达那个目标。而茅先生的“涨价路”能否抵达那个目标呢?

  茅先生在演讲中说,穷人孩子的比例只占到10%―20%。我不知道茅先生这个数据来自何方?是经过艰苦的调查得出的?还是想当然估计到的?我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这个数据很重要,它是基本的论据,它的真实与否关系到茅先生的高校学费涨价论的可行与否。因为,只有在穷人孩子的比例只有10-20%时,那么80-90%富人们孩子的学费才能够弥补穷人孩子学费的困窘,如果穷人的孩子占了一半或更多的比例,那么富人孩子的学费是很难弥补穷人孩子学费的亏欠的。同样,电费涨价论也是这样,如果穷人占的比例大,那么向富人多收的电费就不足以补贴穷人,这样的话,茅先生的论断自然就不成立了。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很重要,那就是穷富的标准问题。不知茅先生的穷人富人的标准是什么,但据笔者浅薄的认识,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还占绝大多数,还有许多人连温饱尚未解决,许多人也就是刚达到中国式的小康而已,这样的情况下,除了那10-20%的穷人外,难道剩下的80-90%的人都是富人了?如此的话,可真该欢呼了。

  经济学做为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虽然没有物理性的量化证明,但也要以严格谨慎可信的调查数据说话,绝不可以信口开河的,更不能坐在家中凭主观想像推论。从这一点讲,茅于轼先生做为“著名经济学家”,就不能简单地抛出“高校学费涨价论”,而应该以真实可信的调查数据做为依据,来证明此论断的科学性。我以为最起码要先做如下的工作:首先,要确定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穷富标准,只有标准确定了,然后才能调查,否则没有标准,何来穷人富人?而且我以为,这样的标准不能由茅先生自然想当然地定,而是要多方参与,真正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其次,就是要搞好穷富人比例的调查。这不是说说就行的,要下大力气才行,而且一定要做到客观真实,不能有丝毫虚假。这样的话,全国所有的大学你最好都要进行调查,也就是说调查统计所有的大学生家庭到底是属于富人还是穷人?只有这样调查出来的真实的数据才能证明你论断的科学性。而这些调查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和时间的,就个人而言也是需要极大的精力的,所以就此我看茅先生并没有做过这样的工作。而根据想当然的设想在自己实验室里得出的数据,茅先生就提出高论,难怪会受到广泛的质疑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应该是一个真理。如果是普通公众根据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说出一些言论,做出一些表态,即使没有经过普遍的调查也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做为头上挂着著名的“这家”、“那家”桂冠的如茅于轼先生者流,如果不加调查就说出这样那样的言论来,就是极端地不负责了,就是极端地缺乏科学精神了,不但有损于头上的桂冠,也是对人民对社会的一种嘲弄。

标签:先生   穷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