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一封公开信
敬爱的胡总书记:
您好!最近在学校的科学发展观研讨会上,了解到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非常重视,想必您也知道下面开课的实际效果。我是大学一位教授马哲基本原理的老师,想汇报一下我的想法和建议,供您参考。
目前,高校真正受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课老师比较少,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授课教条化。绝大多数老师靠点名和考试成绩来约束学生来听讲。学生不信服,老师教得也没底气。久而久之,把一个本来教化心灵、启迪心智的课变成了折磨学生的工具,甚至起适得其反的作用。任课几年来,我一直在变换授课形式,调整授课内容,想改变这种局面。前天,在我们科学发展观研研讨会上,我提出两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该真正让学生得实惠。
教授马哲原理课能达到如下目标就应该是成功的:
一、坚定无产阶级立场;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方针;
三、领会实事求是的原则;
四、落实勇于实践的精神;
五、认清资本主义社会;
六、明确认同社会主方向;
七、掌握唯物辩证思维;
八、保证共产党的领导;
九、追求共产主义理想。
因此,我认为只要确保这九条的落实,老师可以结合自身及学生实际采取任何形式、方法、内容,而不必用统一的教材约束老师和学生。我们现在使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编的教材,虽然集国内许多专家的力量,但相关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人的正确思想思想从哪里来》、《反对党八股》等文内容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学生们读后者收获远比读教材更能领会这方面的思想。因此建议取消统编教材及校方教材,只要求达到核心目标就行了。
针对如何达到上述目标,可尝试办法很多诸如:
其一,开课之初设计一份同学档案表。表中每年设计不同问题。目的是:一方面发现学生精神状态、志趣、知识及社会背景,另一方面从中汇集系列问题。这样开课后,就可以从问题出发,逐步推进对主义的理解。
其二,上课前提振学生士气:上课仪式采取一些拓展训练用的口号,继之唱一些红色歌曲。
其三,课程中穿插安排集体或分组游戏活动、介绍档案表的展示问题信息、口头随机调研、演讲、辩论赛、视频播放及讨论、现实问题解决方案探讨、家乡经济文化展示、一书一影一歌推荐、讲故事、社会热点关注等等。
其四,课下作业安排,依据学生个人兴趣设计类型多样的作业形式:经典图书札记、调查报告、实践报告、博客撰写、红色短信编制、周末人文视频观后感、人生规划等等。
以上这些办法主要是想满足了学生想要的展示自我的机会、交流的机会、团队协作的机会、实践的机会、心灵放飞的机会、减压的机会等等。
在这个师生教学相长过程中:学生心灵打开了,到课率也高,主动性也强了;他们辩证思维领会了,视野也开阔了, 也注意团结协作了,综合能力也提高了;无论是政治立场,还是人生理想也能初步达到目标了。也能更理性、更全面地看待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了。
因为学校考试体制的限制,我还只能采取讲解教材和上述活动安排两条退走的办法。期待考核学生还是以领会前面九条为基准,给任课老师更大的主动权。
当然,因为受到社会拜金主义风气影响,个体努力的力度是很微弱的,效果还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期待中国教育早日脱离浮躁,逐步走向求真务实。去除高校衙门化、官僚化、利益化取向,让学术真知成为学校的真正主干。这样教育才是真正中国的未来,才是人民福祉所在。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正气充溢长天!
此致
敬礼
一位马哲教员的心声
2009年5曰9日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