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灾区人民板房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

2025-02-23 学习 评论 阅读

都江堰地震灾区人民板房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

原载:旗帜网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全靠毛泽东。12月26日是人民领袖、开国元勋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纪念日,省内各地60多名专家、学者、红色收藏爱好者、红军后代从四面八方赶到都江堰市灌口镇城北馨居润园板房安置点,与当地受灾党员、干部、群众一道共同缅怀毛泽东主席丰功伟绩,探讨如何继承、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据悉,这次活动是由板房红色博览馆——南光长征藏书馆与都江堰市灌口镇城北馨居安置点联合举办的一次别开生面的红色主题教育理论研讨会。

上午10时许,在一间简易的活动板房会议室内,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座谈会在“东方红,太阳生,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一阵洪亮歌声中拉开了序幕。四川巴中市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管委会主任张崇渔一行三人先生得知地震极重灾区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活动的消息后,不远千里赶到都江堰助兴祝贺。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有白法苍苍的老红军、老八路、新四军战士,也有红军后代、专家教授、红色收藏爱好者以及当地受灾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

都江堰曾经是1935年春夏之交红四方面军打算“打到成都去吃大米”、“打到成都去过新年”的途径地,是毛泽东同志1958年3月成都会议期间亲自视察过的地方,更是今年“5。12”大地震发生后4万多抗震救灾部队的最大结集地和全国抗震救灾临时指挥中心。

南光长征藏书馆和灌口镇城北馨居联合主办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纪念活动,目的就在于唤起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红色回忆,唤起男女老幼对人民领袖毛泽东的向往、崇敬,激发灾区干部群众更加发扬“奋发图强,勤俭节约”、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更多灾区年轻党员干部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继续保持“艰苦朴素”、“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真正做到“实事求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座谈会上,各地文史专家、学者、红色收藏爱好者、红军后代、老红军代表畅所欲言。分别就毛泽东思想在当今时代的意义,如何用毛泽东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导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工作,特别是围绕如何开展好板房红色文化、红色教育活动,打造“红色板房安置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座谈中,与会专家、学者们充分肯定了城北馨居利用红色板房博览馆对受灾群众和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益尝试,对都江堰市灾后重建中怎样进一步搞好特色板房文化活动和红色板房安置点阵地建设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纪念活动期间,城北馨居润园彩旗飞舞,歌声飞扬。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温暖的近万名受灾群众沉浸在无比欢乐、幸福中,纷纷感叹:“毛泽东主席使历经‘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让经受大灾大难的灾区人民获得了新的解放。”

当天,南光长征藏书馆还在板房内举行了毛泽东书籍展、毛体书法作品展、毛泽东与川渝人民心连心文献展、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图片展。北京《毛泽东旗帜网站》、北京湖南浏阳同乡联谊会、福建省厦门市“毛泽东形象博物馆”馆长陈炳宜等先后以不同方式对都江堰灾区板房举行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活动表示热烈祝贺。北京《毛泽东旗帜》网站、南光长征藏书馆分别免费向与会者赠送100册《向往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100册抗震救灾最新读物《震撼。感动。奋起》(人民日报出版社)和100张《毛主席视察都江堰》纪念照片。

相关链接:南光长征藏书馆的“小长征”

三年前,李崎同志在成都市人民公园附近一间简易的出租房里创办了红色书屋。2006年阳春三月,杰出女红军、谢觉哉夫人、红色书画家、红色教育家王定国在回四川时,亲笔为他的红色书屋题写了名字:“南光长征藏书馆”,并为他题词:“一个人走长征路”。三年来,他的红色书屋先后五次迁徙,完成了又一个“小长征”。最后一次迁徙,是在今年震后一个半月。在灌口镇党委、政府和城北馨居党总支、管委会帮助下,南光长征藏书馆顺利“安家”活动板房,成为全省地震灾区首家红色板房博览馆。

7月初,南光长征藏书馆“安家” 城北馨居润园后,相继得到了都江堰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图书馆、市档案局、市立鑫教育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光大建设集团、市街灯处等部门和单位的大力帮助。这些部门和单位先后为该馆免费提供了板房图书室所需的书架、阅览架、书桌、凳子、档案柜,新增了2000册图书。目前,南光长征藏书馆不仅利用自身的网站——《红摄网》开辟了“网上长征图书馆”、“魅力都江堰”等栏目,广泛宣传长征文化、长征精神和都江堰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而且长期举办以传播红色文化、宣传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的板房红色宣传栏,拥有各类图书、资料6000余册(种),其中,红军长征读物、文献、资料1000多册(种),抗震救灾读物120多册(种)。

馆长李崎同志“白天当新闻工作者,晚上当图书管理员”,坚持每天义务为板房受灾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服务。同时,馆长还自费订阅了各大军区及地方多种党报、刊物,供灾区群众免费阅读,随时向受灾群众传递各级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特别是抗震救灾的政策,使很多群众不断增强了灾后恢复重建的信心,看到了灾后重建的希望;使居住在板房的青少年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就能接受到红军精神、延安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教育。


标签:毛泽东   红色   长征   群众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