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有了“教师节”之后的境况
我刚参加工作做教师,就赶上政府确定了“教师节”。虽然我仅仅做教师八年,但却因此一直与这一职业群体保持密切联系。对于中国教师整体境遇的变迁,自然而然的常做设身处地的观察与思考。记得第一次“过节”时,全国的教师大都是轻松愉快的----开会庆祝,娱乐活动,发纪念品。尽管有人对于9月10日这个日期感到不舒服,但大家宁愿相信这是个人太敏感。毕竟,毛泽东时代的教师精神----“我们是光荣的人民教师,肩负着工、农、兵的希望。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仍然是教师们心中的主旋律。
然而,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境况,发生了并不喜人的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政治地位说升实降。曾经有人说,改革时代使教师由“臭老九”变成了“香饽饽”。其实这完全是胡说。在改革前的时代,中小学教师属于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教育学生学工、学农、学解放军的同时,广大教师一直和工、农、兵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力量。诚然,当时存在于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少数“戴帽”分子另当别论。而事实上,改革后一“摘帽”,这些人就理所当然的离开了原本不属于他们的这个“队伍”。
改革前,教师的编制为行政二十三级,是“吃皇粮”的国家干部。由此,可见当时国家对普通知识分子的重视。教师一直是受到广大工、农、兵尊敬甚至羡慕的工作。而改革后,教师变成了事业人员。被原属于同一群体,后来称之为“公务员”的一群“甩”了出去。这一“甩”,拉开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二,工作辛苦,收入偏低。随着教育方向与方式的巨大变化,教师的工作,与学生的学习一起,变得枯燥,繁重。教育改革,首先以提高教师劳动强度开始。最早提出“满负荷工作法”,使教师的教学课时排满。同时,又强调形式化的教案编写。由于对考试成绩的重视,辅导、批改作业的工作量相应大量增加。最难受的是,各种层次、名目的检查从不间断;而哪一种检查又都能直接影响“小教师”们的切身利益。很多人看到了教师的寒暑假,却不知他们平日里的工作常常不限于八小时。
于重点地区、重点学校、重点班级、重点人,相关的教师收入不错,有的甚至相当不错。但这只是全国教师中的少数,多数教师的收入是比较低的,有的非常低,有的则不能保证得到应得的收入。
总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家,以及人们对国家教育寄予的期望来说,我国教师在整体上工作过劳、收入偏低。一些优秀的人民教师,他们的工作与收入之间的比例,已经达到了一种悲壮的程度!
三,人格尊严难以维护。前不久发生的警察在课堂是当众殴打教师事件,只是此类事件的冰山一角。在全国范围内,学生、学生家长,乃至社会人员对教师的当众侮辱、侵害事件层出不穷。根据对所有此类事件分析,其中大多数是源于师生矛盾,主要是教师和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之间的矛盾。这应该完全归咎于,我们现实教育理念的偏差。而这对于每一个教师个人来说,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在升学率决定教师乃至学校前途命运的环境下,教师能怎么样呢?
在我小时候,师生之间也有矛盾,但绝没有深刻的矛盾。教师不会歧视(不论是否下意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反而一般比较喜欢他们。因为那个时候的教育是真正的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差点的学生往往其他方面非常可取。师生之间,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学习过程中,能够结下深厚的感情。如果有谁敢侮辱、侵害老师,学生们就会“抄家伙”对付他。那时候的老师和学生,是不怕任何“歪风邪气”的。
衷心希望我们的教育事业,能够坚定不移地走毛主席指引的正确道路。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灌输知识为本。把我们的教师,连同学生一起,从沉重的压抑下解放出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地投入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