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什么,不是什么
正本清源: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什么,不是什么
库爽生
邓小平的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更是各地政府官员们作报告、作讲话时信手拈来的“邓论”关键句。然而最近我读到《深圳特区报》上《当年今日话深圳》一文(网站转载时间:2001年1月19日),原湖北省委关广富的一段口述,使我对邓公关于“发展”的论述有了新的体会。
关广富(时任湖北省委书记)说:
1992年18日上午10时许,我们准时到达武昌火车站。当小平同志的专列徐徐驶进站台时,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等待着小平同志的出现。小平同志一下火车就叫我的名字,说:“关广富,我们散步吧。”于是,我们陪同在小平同志身边,边走边谈。在散步过程中,我作为地方党委负责人汇报工作。当谈到湖北的经济正在回升,效益也开始上来,正在贯彻中央治理整顿方针时,小平同志说:“关键是要把国内的事办好,经济要发展。现在经济发展得还不够,人家还不一定看得起我们,关键是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就要靠改革开放。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要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政权在我们手里,我们还有无产阶级专政这一条。经济要发展,低速度就等于不发展。现在,周围的台湾比我们快,如果我们发展慢了,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经济发展要快,不要慢,只要是稳步协调发展。”
细品邓公这一段话,可以看出,邓公心目中的“发展”概念与今天盛行的“发展”概念,内涵有明显区别。邓公说“多搞点三资企业不可怕”,是仗着“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还有“政权在我们手里,我们还有无产阶级专政这一条”。原来,邓公强调经济发展步子要更快一点,胆子要更大一点,思想要更解放一点,底气是来自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优势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优势。因此,应该可以作以下断语: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以国营大中型企业和乡镇企业为优势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在巩固和发展壮大包括国有、集体企业在内的公有经济为主体的基础上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私有经济为辅助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以公有企业为红花、私有企业为绿叶,“红花还要绿叶辅”式的发展;
小平所说的发展,是国营企业唱主角,私有经济当配角,主次分明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有经济相映成趣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要问“姓资姓社”的发展,是“姓社”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稳步协调的快速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致力于国强民富、国泰民安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让老百姓高兴、满意、赞成、拥护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在初期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着力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依靠人民群众推动经济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让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全国人民群众扬眉吐气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绝不是“不问姓资姓社”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绝不是丧失公有经济主体地位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绝不是自废武功,将公有制优势经济视为劣势包袱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绝不是削弱乃至摧毁公有经济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绝不是对公有企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丑化、摧毁自己的“优势”——国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绝不是如今地方官员们津津乐道地“让民营经济登上经济大舞台,让民营经济唱主角”,反宾为主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绝不是以对国企围追堵截,必欲斩尽杀绝而后快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绝不是以改革的名义,将建国以来几代人艰苦创业、拼搏奋斗而建成的大量国企“卖光送光”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绝不是“崽卖爷田心不痛”的败家子作风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绝不是解散工人阶级,以“安置”的名义,进行“千万大裁员”,砸碎数千万产业工人饭碗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绝不是让数千万下岗失业职工陷入赤贫泥潭,生活水平大倒退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绝不是“张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式、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绝不是产生了新的资产阶级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绝不是依靠人民做大“蛋糕”后,让极少数人悄悄分食“蛋糕”,而让百姓望着空盒而兴叹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绝不是让富豪们享受人间天堂般的生活,穷人们天天都是苦日子、穷日子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绝不是让老百姓重新受“三座大山”压迫的发展;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绝不是依赖房地产撑起JDP快速增长,却民怨沸腾,老百姓幸福指数长期熊市的发展……
如果参照邓公的谈到的“十个如果”,我们对他所说的发展概念的内涵,认识就更清楚了。比如:
邓公《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中说“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在《在中顾委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按照现在开放的办法,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说归公有。”
在《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中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在《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中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总之,邓公当年所说的“发展”,与当今流行的“发展”,虽然还是那两个汉字,但此“发展”已非彼“发展”,两者内涵的区别是很大的。一些地方官员言必称“发展”,其实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偷换了邓公的“发展”概念。邓公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在邓公心目中的发展的原本意义上,确实是质地坚硬的道理;但是严重偏离邓公心目中原本意义的发展,并不能普遍改善民生的发展,那道理就不那么硬了。所以,一些有识之士理直气壮地提出了“民生才是硬道理”的响亮口号,在民众中赢得了广泛共鸣。归根到底,使全国人民共同受益而且相对均衡受益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财富向极少数人集中,民生得不到广泛改善的发展,不仅不是硬道理,而且没道理。当前,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特别需要正本清源,拨乱反正,还邓公“发展”观的本来面目,痛下决心,改变发展方式,矫正发展方向,让经济建设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向着老百姓期待的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方向发展。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