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奶粉事件绝对内幕
三鹿奶粉事件绝对内幕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以后,席卷全国的针对奶粉业的整顿正进行地如火如荼。作为旁观者,我不知道有些话该讲还是不该讲。有些话一旦讲出来,我怕会得罪神经敏感的人士,同时也怕遭遇一些不明是非的人士的攻击,似乎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感觉。不过,思来想去,还是斗胆说说我的心里话。所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不管我说的话是不是忠言,能不能称之为良药,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姑且言之,您姑且听之。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以后,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我也很震惊。然而,这个事情我们要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从事件本身来看,一、政府应该要组织专家进行分析研究,三聚氰胺喝了到底有没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喝多少才有问题? 让全国消费者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二、中国的乳业要制定国家标准(之前没有)、公布检测方法、加强检测监控,同时面向社会公布放心产品,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三、整顿奶源收购环节,关键是要制订合理的收奶限价,确保奶农有合理的利润。同时要教育奶农,从收奶源头杜绝发生这种行为,监督机构定期对奶源进行抽检,加强原料监控,成品检测。因为,另据农业部调查显示:奶牛的生产期为2年以上,农产品生产环节耗费的时间较长,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和人力,不仅要承担较多的灾害损失,还要承担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即使农产品市场价格发生波动,加工经销各环节的利润仍相对稳定,市场风险最终还是转嫁到生产环节,农民收益难以保障。农民养奶牛上年亏本(成本利润率为-5.7%),今年因奶价提高转为盈利,而加工经销过程成本利润率一直稳定在3.3-3.8%。所以,要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应该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建立健全稳定农民收益的长效机制,并在奶源的收购价格和收购环节中做好积极调配。
另外,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还有着另外一层的含义:有境外利益集团欲整垮中国的整个乳品行业。也就是说,三鹿奶粉事件只是境外利益集团整垮中国乳品行业的导火索。这也是整个事件最至关重要的一点!该事件是有人蓄意策划的。那么是谁策划了该事件呢?
三鹿奶粉事件曝出以后,新西兰政府出面干预,关于这些新闻,国际上的一些通讯社已经早有报道,为什么新西兰政府会出面干预中国的奶粉事件呢?那是因为利益使然。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先看看三鹿奶粉事件。在三鹿奶粉事件中,三鹿集团的第二大股东就是新西兰的乳业巨头恒天然,他们拥有43%的三鹿股份,根据常理推测,三鹿垮了,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势必损失惨重,尽管这对于恒天然来讲是利空,可是,这个利空超级短暂,因为相对于新西兰的整个乳业出口来讲,恒天然的损失微不足道。一旦中国这个庞大的乳业出现问题,新西兰的出口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大举进军中国。而且,在这之前,新西兰的奶粉出口从之前的不到2000美元一吨已经翻倍,提价到了5300多美元一吨(海关数据显示),造成乳品的大幅度提价,同时也刺激了新西兰国内奶粉的发展,与之同时,新西兰的进口奶粉用量迅速减少,贸易顺差越来越大。所以,当三鹿奶粉事件新西兰总理关于事件的讲话已经不仅仅是耐人寻味了。而新西兰政府这么快就跳出来针对该事件发表言论,已经可以足以验证,该事件的幕后主使实际上是新西兰政府。我们应当警惕,要警惕、要防止境外利益机构整垮中国乳品行业的行为演变。
新西兰为了扩大新西兰乳业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他们通过新西兰的乳业巨头恒天然在三鹿集团参股43%的便利,导演了这场席卷全中国的乳业风暴。这个乳业风暴一旦形成,对于中国乳业的影响是空前的,从而使得整个乳业的可信度降低,继而使得进口奶粉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快速提高,从而控制整个中国的乳业市场。事实上,像这种外企捣乱中国企业的案例不止一个,前不久汇源被可口可乐并购,其幕后主使就是在汇源控股的法国达能集团。三鹿的倒掉也不例外。显然,三鹿奶粉事件已经被新西兰政府所利用。
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数据来看,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企业有22家,范围之大,可以说全国都在喝,可是,为什么只有甘肃地区的一些患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症?这是耐人寻味的。我们应该呼吁,对于进口奶粉有关职能部门也应该进行全面、严格的审查。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