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楼市股市或将走入死胡同
大学生参军热一浪高过一浪,背后的隐忧其实很明显:工作望尘莫及,先找个铁饭碗然后再做打算。笔者并不怀疑大学生的报国志向,但是被现实所逼也是客观存在的铁的事实。出国热更是高烧不退,镀金的念头可谓由来已久。为什么大学生不好找工作呢?问题和原因很复杂。“中国制造”的大学生很多,年年扩招,可是个个大学的国际档次并未水涨船高,反而见广不见高,学术腐败倒是大有升高之势。报纸刊登的‘保通过’的各类学历叫卖广告层出不穷,邓小平造了个词叫“本本主义”,中国现实中的教育正是如此。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是有用的人才,大学培养的是证书学历,家长想的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现实中可谓风马牛不相及。教育变成了层层科举式的魔掌,与社会利益交织在一起,教材老套,脱离实践,轻视启发和自学,没有创造,严进宽出…总之,中国教育正在走向精英化。
名校辈出,但是只占学校比例的很小一部分,从幼儿园到中学大学,收费从来没有真正降过,多年一路看涨。北京上海的小学、中学一个名校的资产可以比贫穷地区一个县教育系统的所有学校还高。各名牌大学规模一路扩张,可中国教育培养出了多少顶尖世界的人才了呢?实在乏善可陈。中国的教育在为外国培养留学生,在为外国挑选人才做基础性工作?没有顶点的教育是半路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奥数害苦了多少孩子?半路的聪明何以趋之若鹜?都是钱闹得,家长为了孩子前途不得不风从。精英化教育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这必将是一条死胡同。适合于国家发展的大战略的教育大改革势在必行,学、悟、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唯钱是举和唯权是举必须变为唯才是举,国家和社会的协调统一调配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平等培养学生,专长造就人才,不拘一格,全民参与等等,才会让中国的教育站到世界的最高舞台。
中国的股市又沉寂了下来,06年的股改曾哄抬起了一路大牛市。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但是最后谁赚了黑钱操了黑盘始终没有人调查。新推出的创业板也没有什么大起色,大小非的解禁徒增了股民的忧心,倒是股民探究内部消息的好奇心与日俱增。观望看景的股民多了起来,被欺骗多次还上当者毕竟会越来越少。中国股市的顽疾在于:1,投机性强,投资性弱。这是因上市公司避税假账问题承袭已久,分红惨淡,基金的操盘又摸不着路数,也没有快感,股民不得不来回炒作。2,大鱼吃小鱼。中小股民占绝大多数,个体股金小而整体股金大。中小股民的利益没有合理的机制来保障,年报的信息将信将疑,感性浓厚,加上分析师忽悠,结局总的来看都是大鱼吃小鱼。3,黑色操盘手打击不力,地下钱庄随时涌动的外来热钱,串通一气的某些桩家券贼黑手翻云覆雨,兴风作浪。在创业板和大小非的激活手段失效后,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的中国股市或将走入一条漫漫熊途的死胡同,丧失融资功能,中小股民的信心将决定股市的兴亡。
楼市是中国人最关心的话题,房子多的人希望快涨,尤其是房产商,想买房的大部分人希望赶快降。地方政府希望多卖地卖高价多收银子开支,装修业者希望多成交好挣钱。买涨不买跌是股民和购房者的宿命,这是所谓市场化供应的必然。保障性住房的获得好比彩票中奖一样,条件极其苛刻;经济适用房少的可怜,挤破头皮也不见得能抓住一根毛;商品房贵的让人发蒙,有钱的,没钱的;有权的,没权的,想住好房子的想法是一样的,然而现实的政策却是有人可唾手可得,有人只能白日做梦。问题的关键在于:市场化供应和政策性供应乃至保障性供应的环节衔接存在重大问题,黑手云集,市场性强而计划性太弱,没有把帐目和老百姓算清楚。政府,老百姓,房产商心理都有一本账,只要帐帐相辅,楼市就会可持续发展。所谓最高价卖地的香港地产模式是绝对不适合大陆人民的,不然就不是一国两制了。
帐目其实很简单,地方政府的卖地款都花到哪里了?要说清楚。同样的无偿土地,同样的建设成本,经济适用房为何价格远高于小产权房?高在哪里?大多数老百姓都不言而喻,很多地方政府的卖地款都是一本烂帐,不敢公开。腐败成分是中国楼市的一个顽疾,必须严格整顿才能理顺供求关系,就连有的物业公司也和房产商几乎成了日伪军的联合,业委会反倒个个难产。中国的房地产业必须体现出社会主义特色,而不能跟着资本主义走,哪里能体现呢?一言以蔽之,企业型政府职能。为人民服务是人民政府的宗旨和原则,那就必须实现事业型与企业型政府的合一。政企分开是伪话题,政商分开才是症结所在。政府要为中低收入者盖房子,因为房产商是唯利是图的,绝对不会考虑中低收入者的困难。只能让房产商给富人盖房子,如果让全体中国人排队让房产商挨个扒皮,那楼市必将走入死胡同。什么丈母娘效应等等可笑的涨价放风的鬼话,但绝对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意为之的。房地产涨价的原因很复杂,有城乡流动的原因,有地方政府炒作地价的原因,有炒房团哄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则是政策失调,放开了市场化,而轻视了计划性。打补丁的政策方式已经太慢了,中国需要大战略背景下的大的战略政策调整,顺应国情,顺应民心,中国才会真正崛起。杜甫留诗犹在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理顺土地关系,国家、地方政府、老百姓的利益分割点把握好,楼市就会回归理性。社会主义政府的职责不能是在楼市赚多少钱,而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