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为以死抗争的青年呐喊--沉痛悼念富士康事件中死难的青年们

2025-02-19 学习 评论 阅读

为以死抗争的青年呐喊  

——沉痛悼念富士康事件中死难的青年们  

富士康连续发生“13跳”事件后,我一直在关心事态的发展,社会的反响,一直在痛心疾首地反思,寻找根本的原因。这13条生命换来的,决不能仅仅是富士康给工人们增加一些最低工资,也不是仅仅让各类企业都给中国工人提高一些收入待遇,就算完事了。如果只是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对以社会良智和社会公德为基本原则的中华民族,不诋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与悲哀。  

我不知道这13个青年的父母,现在是如何地悲痛甚至生不如死的。也不知道这13条可爱的生命,究竟能够唤醒沉醉于资本贪婪中的几分人性。我总在想,一个对许多无辜生命如此消失却麻木不仁、毫无深刻反省的民族,无疑是可怜又可怕的生物的集合体;一些把热血青年们连续自杀仅仅视作“精神疾病”、“心理障碍”的“不可避免”的人,才真正是人类中的冷血动物和精神病患者!  

也许,这13个青年的自杀,各有各的具体原因。但毫无疑问,很长时期以来,资本残酷无情地压迫剥削农民工,农民工在中国没有被当作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没有被赋予当家作主的主人地位,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人民政府和工会组织的有关方面没有尽到自己应当尽到的职责,才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  

在现阶段,为了尽快发展商品生产力,充分调动尽可能多的积极因素,适当引进外资,适当发展私营经济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但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级领导,就更要解决好胡锦涛主席说的“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更要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更要视“群众利益无小事”,关心帮助劳动者“切实解决他们最需要、最迫切、最实际的利益问题”。然而,许多口口声声高喊“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却总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全心全意为资本服务,替资本辩护,而把农民工仅仅当成任凭老板们欺压的“打工仔”,当作可以任意压榨的劳动工具,很少给他们人性的关怀,人文的温暖。甚至他们自杀后,有些人仍是厌恶他们,认为是在给自己“添乱”,心肠僵硬,态度冰冷,毫无工人阶级和骨肉同胞血肉相连的感情。这,难道不也是造成青年人绝望和轻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吗?!  

我不希望再看到年轻人轻易地抛弃自己宝贵的生命,以自杀的方式来抗争生活中遇到的种种苦难。我更不希望再听到所谓的“著名心理学专家”,对这些青年的死以一句轻巧的“死亡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数”的话,来给这些死难者蒙上比低劣动物更愚蠢更残酷的污垢。“伟大的心理专家”,这些灵魂在历史的尘埃中无声地抽泣,永远愤怒地注视着人中的兽类,你感觉到了吗?  

我深知,对当今中国的许多“精英”和官僚来说,象我这种人微言轻的“什么玩意儿”,无论说啥都是充耳不闻的。所以,我只想对身同感受的农民工青年和父老乡亲们说,珍爱你们的生命,珍惜你们的父母,珍视祖国的命运!如果面对死亡你已经无所畏惧,哪么又何必因为凶恶的狼狗,或令你绝望的贫穷、金钱、爱情、官僚、法制之类,竟然要值自己于死地呢?与其白白地流尽最后一滴鲜血,为什么不能为自己,也为他人,充分地发挥出你的巨大能量,来根本地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同胞们的命运,同时也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呢?  

要做生命的强者,就不能被苦难压倒,更不能被毒蛇猛兽吸光了你们的血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你的生命就一定可以大放光彩!  

马克思说过,“走自己的路,任凭别人去说吧!”面对当年更加黑暗的社会,他在青年时就曾借用普罗米修斯对上帝的奴仆赫尔墨斯的话说——  

“你知道得很清楚,我不会用自己的  

痛苦去换取奴隶的服役;  

我宁肯被缚住在崖石上,  

也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  

毛主席生前也一再教导我们:“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人不畏死,何以以死惧之”?既然面对死亡都能付之一笑,那么还有什么可以让你变成弱者呢?死都不怕,还怕杀头坐牢,怕失去金钱,怕丢了爱情,怕虎狼当道,怕------?那就什么也不用怕了,赶快用你年轻的优势,好好学习革命的理论和科学技术,好好通过实践磨练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钢铁战士,变成对党和人民有益的、要消灭一切害人虫的勇士!  

社会主义需要亿万建设者,更需要千百万工人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数亿农民工正在成为新时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在他们的队伍里必将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涌现出新的毛泽东、周恩来、钱学森、王进喜和雷锋式的人物。尤其在青年人身上,寄托着党和人民的无限希望,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所以我相信,富士康这13位青年的血不会白白流淌的,它已经唤醒和正在唤醒全国的工人阶级,全国的青年朋友,团结起来,继续革命,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而前赴后继地奋勇前进。  

这,才是我们活着的人对逝者最大的敬重,最好的纪念。  

多思  

 2010年6月17日   

  

  

  

标签:青年   自己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