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难”的思考
“矿难”的思考
矿难不巳,死人的事大量成批不断地发生,且越来越惨。除了屈死的冤魂,留给死难者家属心灵上的伤痛之外,对于大数的中国人来说巳经习以为常,神经麻木了。死去105人的矿难,又发生在点黑砖窑黑煤窑的山西。举世声讨的怒涛未平,这一波又起,矿难何时了。矿难未了的根源在那里?
“发展就是硬道理” 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出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理论。在这一阶段必须进行资本的野蛮积累。因而矿难死人是必然的,也就是合理合法正常的了。
庞大的官僚机构要运转,高薪制的公务员要开工资,钱从哪里来。中国的官僚机构除党、政、军、公检法、银行、税务、新闻、城管、市管名目繁多的编内公务员和比公务员多得多的编外人员,这些人同样要工资,工资从哪里来,就要各单位去创收。公务员的工资大部份要地方自筹,他们一方面从中央财政透支,2005年就有6000亿元之巨,各地各显神通,富省他依靠招商引资,房地产与股票炒作,先富的条件,他们的工资在上不封顶的首肯下,尽可能攀高,中部的省,采取出让土地,招商引资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象山西这样的资源大省,那就在煤矿上作文章。以权谋私、官商合股,证照出售、监管敲诈、名目之多,非夷所想。地方财政的维持不了庞大的官僚机构的运作,这个问题并非一个“以人为本” 的观念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死难的是农民工,为什么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今天胡温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不是“苛政猛如虎”。 而是没有解决农民种田养猪不赚钱的问题。中央政府并末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科技为先导” 的发展中国经济的方略。各地官员想的是招商引资、建城造镇、以发展经济为名,中饱私囊,升官发财。中央财政对农民的各种补贴及惠民工程,不少人也从中做手脚,以补贴亏空的地方财政。农业科研体系的解除,农产品的单一,劳动力过剩,农产品销售渠道不通与深加工手段欠缺。农民只好进矿洞,拼运气。短命鬼死了,不要怨天尤人。
农民工是极其廉价的劳动力,简直是奴隶也是好施唤的牲口。法律也不允许他们有维权的组织,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新闻媒体与他们之间有无法逾越的屏障。只有矿难以后,才能去曝光。人类社会最野蛮、最黑暗都集中在过去的“中国劳工”和当代中国的农民工身上。这是中国老百姓的“命中注定”。
矿山是隶属工业范畴,并非农业。煤矿是工业生产中安全事故多发的高危产业。安全生产是总结事故教训中建立起来的。是几百年乃至上千年以来,无数生命代价所换来的。安全生产是工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份,是长期生产经验的积累,非一蹴而就的事。生产事故的产生虽然变化万端,但有它的发生前的预兆,有规律可循。所有预兆和规律性,通过多少代人在安全事故中为人所明了,这就是生产经验中的重大组成部分。其中一些上了书本,建立了理论,或建立了法规或规章制度,并采用了科技防范手段。而大多数事发突然,其经历和经验是靠工人世代言传身教的。这些世代的矿工世家,工人世家是这种文明的载体。中国的私有化的改革,6000万工人和技术人员的一齐下岗失业。企业产权易主,造成了中国工业文明的断层。贪婪的矿主,奴隶式的管理,野蛮的生产,亳无生产经验的农民工及大小包头,贪吃贪财的执法人员,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更不全应变处理于当时。从而事故在不断重复,矿难不己,死人如草芥。这不过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后遗症所显露的冰山一角。
“矿难” 不仅发生在今天,过去不少发生,其他国家也有发生,今后也杜绝不了。只不过“矿难” 的如此集中的突发与中国财富的集中为什么是同步发生,这是值得思考的主题。一个李毅中是朴灭不了矿难之火。要全面的综合治理才行。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