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榜样与全社会道德急剧滑坡
小岗村系列之六:
小岗村榜样与全国道德急剧滑波
中国的改革开放至今已经整整进行了30年。几乎与改革开放的理论和政策同步进行的,是全社会的道德急剧滑坡,是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急剧败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期间,虽经长期努力,状况也不能有所好转。对于其间的原由,当局一直讳莫如深。而民间人士到常常所有思考,有所涉及。
全社会的道德急剧滑坡,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现在看来,树立小岗村为所谓全国“改革开放第一村”,让全国农村及至全国城镇都向小岗村学习的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小岗村之所以被树立为全国学习的榜样,只是因为村里有18个农民背着党组织,暗地里起草了一纸分田单干的协议,并且冒着所谓“杀头”的危险在上面按下了“血手印”,之后他们就擅自搞起了分田单干。他们的此举表示他们誓死要与党当时的理论、路线和政策对着干,要与党指引的社会主义方向背道而驰。把这样一个村庄树立为全国学习的榜样,就是告诉全国的亿万干部和群众,党的理论和路线不仅是可以怀疑的,而且是可以对着干的;谁对着干了,谁就是好样的,就是全国学习的榜样;否则,就是极大的错误。这就沉重地打击了那些长期以来相信党,依靠党,听党的话,坚定地跟着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动摇了他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对党的信仰和支持,从而离散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其影响之恶劣是可想而知的。
小岗村那18个农民为什么要那样就是“杀头”也要与党当时的理论、路线和政策对着干呢?按照后来“改革精英”们的解释,那是因为他们早就“看透”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弊端,“看透”了只有分田单干搞倒退才是农民的出路。但是,实事上他们不过是几个长期种田爬土巴的、没有什么文化水平和理论知识的、鼠目寸光的农民。他们当时没有也根本不可能有“改革精英”们后来硬加到他们头上的那些先见之明。实际上,他们当时那样做完全是出于他们极端自私自利的思想。这也正是中国旧式农民目光短浅、思想狭隘、利己主义严重的一般特点。上述行动证明,18个农民虽经新中国成立后20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引导,可他们的旧有思想却仍然还原封不动地保留着,没有任何的进步和改变。这确实是很典型的,按当时农民普遍具有的觉悟程度,在全中国他们恐怕也要算是最落后最顽固最保守又最不思进取的农民。
据10月21日《人民日报》题为《意味深长的‘螺旋’》的论坛文章(作者张铁)说:“30年前,1978年,中国农村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艰难迈出第一步:18位农民冒着‘杀头’的危险,签下了分田到户的‘大包干’契约。靠着‘大包干’,小岗村只种了一季庄稼,就从饥饿状态迈进了温饱世界。”这个事实充分地说明,小岗村的自然条件并不差。同时,他们当时还拥有人均4亩土地这个许多农村都没有的优势。靠了这些优势,在正常的年景下,只要农民们稍有觉悟,稍作努力,同全国绝大多数农村一样,小岗村的农民们不仅自己完全能够吃饱肚皮,也应该如同全国绝大多数农村一样,通过交公粮、卖余粮等途径为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可是,在过去的长时期内,小岗村却总是弄得没有饭吃,甚至于据说还饿死过人;为国家作贡献则根本谈不上。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根本不是什么大集体的过错,因为同样是大集体体制,别的地方的农村却很少有小岗村那样长期穷困潦倒的状况。小岗村之所以会如此,完全是他们思想觉悟太过低下,自私自利的思想太过严重的结果。在如何处理生产与生活、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方面,大寨人当年有个形象的口号,叫做“先治坡,后治窝”。意思是先生产,后生活;先集体,后个人;边生产,边改善生活。而小岗村人的信条却是,只治窝,不“治坡”。在这样极端自私自利思想的支配下,他们下地干活磨洋工,出工完全不出力,给集体干活还不如旧社会的长工给地主干活勤快、投入。农民和干部(18个人当中就有干部)都是那样一种思想觉悟和精神状态,怎么能够种好田地、获得好收成呢?怎么能不长期打饿肚、甚至于饿死人呢?
不仅在当时,就是30多年后的今天,小岗村干部和农民的极端自私自利在全中国恐怕也是拔尖的。最近披露的两件新闻就证明了这一点。一是10月10日原小岗村党支部书记、现任该乡党委副书记的严德支应邀到人民网作嘉宾访谈。整篇访谈反映严德友思想觉悟低下且不说,其间他竟脱口而出地说出了“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这样的话。严德友何许人也?他是“手印”英雄、当时生产队副队长严俊昌的儿子。严德友在访谈中说到“父亲经常教导我们”,凭严俊昌那个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除了“教导”儿子怎样极端自私自利、怎样“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外,恐怕也不可能有更多别的。二是据媒体近日披露,因当地的县及县以上政府对农民种植葡萄有奖励,为了骗取政府的奖励,小岗村的村民们竟虚报葡萄种植的面积和大棚数,将政府的奖励骗到手。这些事实充分说明,极端自私自利在小岗村的干部和村民中是根深蒂固的,是病入膏肓的,是无法根治的。即使是当了全国红得发紫的典型也是如此。
过去是集体化,小岗村饿肚皮,富不了。30年前他们分田单干了,根据“改革精英”们关于“分田单干、一分就灵”的逻辑,分田后他们总该富裕了吧?况且,在全国“改革开放第一村”的耀眼光环下,各级对他们的政治关怀自不必说,经济上累计已经得到上边和外边上亿元的“输血”。享受到这样优厚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全中国没有第二个村庄。可是,客观事实却是,他们仍然很穷。不要说跟30年来长期倍受“改革精英”们歧视、打击和迫害的南街村相比,就是与许多像南街村一样始终坚持集体经济道路的其他农村比,小岗村也差远了。这又怪谁呢?创造了“分田单干、一分就灵”神话的村庄,其“经验”却不能保佑它自己过上好日子,岂非咄咄怪事?
由此得出结论,要想全社会道德滑坡的颓势得到有效遏制,使党风和社会风气好得到根本性转,除了其他多方面继续作长期的巨大努力外,必须对树立小岗村作为全国学习的榜样这件事情进行认真的深刻的检讨,从根本上否定小岗村这个典型,彻底地剥夺它作为全国学习榜样的地位,对它的干部和群众中的极端自私自利的劣根性坚决地进行批判和清算(这是对事不对人。这样做是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大局和未来。对于小岗村来说,不是要整人,而是要引导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只有这样,才能正本清源。否则,要想重建中国的道德是不可能的。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小岗村本身告别长期以来的极端自私自利状态,依靠自己思想觉悟的不断和切切实实的努力,实现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这也是本人所衷心期望于它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