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那不是“一盆污水”

2025-02-19 学习 评论 阅读

据说,《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第563页写有这样一段话:  

【“由于出生率大幅度大面积降低,死亡率显著增高。据正式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突出的如河南信阳地区,1960年有9个县死亡率超过100‰,为正常年份的好几倍。  

原本希望快一些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结果却出现这样令人痛心的事情。这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斗争的严重后果,其沉痛的教训应该认真总结和记取”[1][①]】  

有教授写文章说,这“一段话”,是“泼向中国共产党的一盆污水”, 是“射向中国共产党的一支毒箭”!  

我不赞成这样说。我基本支持(但不完全支持)《党史》上面这段文字。理由有:  

一、“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这个说法,最初来自《中国共产党七十年》。当时,编写这本书的人,都是维护1960年在“一线”主持工作的领导的,比如,刘少奇主席、邓小平总书记、周恩来总理、李先念副总理等中央领导,以及李井泉、赵紫阳等地方“诸侯”。编写人心中明白得很:导致“人口减少”,“一线”的他们,要负主要责任。1960年前后,全国各地出现的“反动标语”,绝大多数是“打倒刘少奇”,绝大多数是中小学生写的,没有经过1957年“扩大化”收拾的。我所在的初中校就有过。有篇文章,是赞扬刘少奇主席的,就是专门讲,刘主席正确对待小孩写“打倒刘少奇”这件事情的。毛主席1959年的“党内通信”,经过“文革”,已经家喻户晓。毛主席的责任,仅仅是“纠正不力”。编写者们,特别是他们后面的“批准者”们,心明眼亮着呢,心中有数呢,能够夸大这个数据吗?  

二、1991年出《中国共产党七十年》,时间离1960年才21年。六七十年代,是严格的“计划经济”,发布票,城市、农村的数据都是有的,回答“人口减少”多少,不难。那些“研究”的“学术文章”,都是“脱了裤子放屁——多余的事”。  

三、凭我亲身经历,我基本赞成《党史》上面那段文字。那是中国共产党有自信心的表现!现在,居然有“学术文章”得出结论,1960年人口没有减少,倒是增加了多少,简直是“天方夜谭”!  

只是,【由于出生率大幅度大面积降低,死亡率显著增高。】这句话(或者说这个句号)有点莫名其妙,建议改为:[据正式统计,由于出生率大幅度大面积降低、死亡率显著增高等原因,问题最严重的1960年,全国总人口登记数比上年减少1000万。]  

四、有人说:【大家请看啊!三年自然灾害,仅“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那么三年不就正是3000多万吗?这与国内外反动势力和自由化分子们的说法不正好一致吗?】  

这是歪曲。为了避免这种歪曲,所以,建议党史在“1960年”前面加上“问题最严重的”几个字加以限制。  

五、有人说,这是反动派对毛主席、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攻击。错!难道你认为,1960年代表毛主席、代表农村社会主义制度吗?相反,1958年秋后开始的两年多时间,农村绝不是“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毛主席(最先)痛斥的“共产风”,是“一线”同志们犯的错误,走的弯路。教训刻骨铭心!要说“浩劫”,1960年,部分地区的农民,就是遭受了“浩劫”。这成为文革中农民起来“造反”、出气、控诉的原因和依据。你们不是拥护毛主席吗?不是拥护文革吗?那就不要再去争论“三年死了多少人”、转移方向了,不要为左派“丢脸”挖陷阱了!事实上,文革中,反文革派,基本上就是1957年“扩大化”、58年“共产风”等“五风”、59年“反右倾”的“积极分子”。这些人彻底否定文革,就是为了否定文革期间对他们的批判教育,推诿、掩盖他们自己以前的错误。你还要去为他们的错误辩护吗?你们反击国内外反动派的着眼点没有搞对!  

现在,党史承认文革期间取得了辉煌成就,属于“辉煌六十年”的组成部分,推翻了“经济崩溃边缘”、“十年动乱(浩劫)”的评价,是个很大的进步,你们怎么看不见呢?这个《党史》,编写的专家说了,可以管个10年20年的。10年20年后,与“历史”有利害纠结的人“下课”后,“历史”真正成为历史,就可能再往实事求是进一步,也许,就真正的接近历史真实了!  

能不能实事求是,要看现在被“边缘化”的左派了!  

《》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极右派别以为可以从我的文章里面捞到稻草!左派朋友们也冷静想想,千万不要盲目跟风;文革有很深刻的学问,认真去研读吧,不要“重蹈覆辙”!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