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保护中国人的饮食权利?
谁来保护中国人的饮食权利?
寒木
惊闻享有盛誉的双汇集团其产品含有瘦肉精的消息,心“嗖”的一下冰凉透了,因为我知道,这绝非仅仅属于一个经济事件,而是一个有着深远含义的政治事件,从中我们可以分明感受到如此的政治信息:中国政治制度的自我防疫功能已经完全瓦解,且国家肌体防疫基因已荡然无存。
或许我们很多人会认为一个社会要想健康发展,只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法律法规就行了,有了这些法规,对人的约束就会促使社会肌体功能的良性发展,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之所以维系着这个社会的健康向前,其实并不是法律,而是深存于每个民众心里的道德和良知性的“精神防线”,这个防线,是根植于人类社会诞生的那一瞬的,之后在部落、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逐渐得到扩展和强化,在人与自然的天然“博弈”、人类自身的教育传承中浸染,又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各种诱惑而拼命地想自我瓦解的一种客观存在。
之所以制定法律,正是人类社会不想让它的破坏力起到瓦解这一防线的努力,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仅仅停留于书面文字的条文法律在客观上并没有任何实际的防线保健功能,这就好比法律规定“杀人者必处死”一样,只要你没有杀人或者杀人不被人知道,那在客观上你是不会被处死的,甚至连处罚都可逃避!因此,只有发现了破坏力且使破坏力得到绝对相符的处罚的法律判决和落实才是有用的!必须尤其注意的是,如果判决的罪责与当事人应该承受的并不符合(无论是过轻或过重),那么后果都是致命的!如果判处过轻,就会动摇社会个体精神防线的抵御力,使诱惑催生的瓦解力得到张扬,从而导致整个防线的崩溃;如果判处过重,则又会使精神防线的抵御力过大,人们的思想行为容易陷入僵化或停滞,从而带来落后,因为诱惑力的完全扼杀会使肌体缺乏灵活性,时间久了,也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很强大的“精神防线”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熏陶让我们骨子里的防御力量异常强大,所以即便是如二战时期遭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个精神防线焕发出来的力量也是无比巨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不是仅仅属于哪一个个人的功劳,也不是仅仅属于哪一个集团的功劳,而是属于所有精神防线还未被摧垮的中国人,是骨子里的精神防线激励着他们保家卫国、救亡图存,不是为钱、不失为女人、不是为富贵!那些在抗战中为了钱、为了女人、为了富贵而战的人,因为他(们)背离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精神防线的精神,所以最终一定会失败!这就是邪不胜正的诠释!
但是,有一种情况下,邪是可以压正的,甚至邪可以消灭正。这就是“精神防线”的防御系统失效或者诱惑催生的破坏力可以肆无忌惮地横行的时候。
而不幸的是,据我观察,目前中国正是到了“诱惑催生的破坏力可以肆无忌惮地横行”的时候,从吊白块到苏丹红,从三聚氰胺到地沟油,从阜阳奶粉到有害疫苗、转基因主粮,从福尔马林到瘦肉精……,中国人民遭受到的人为灾害还少吗?为什么那些制造食品安全问题的肇事者只是被轻描淡述地处置了??为什么?
食品掺毒搞垮的不是一个企业,而是整个中国的这个产业!
产业垮掉后被摧毁的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实体,而是中国政府在世人面前的脸面!连国内人民的食品安全都不能保证,要么是玩忽职守,要么就是贱视生命!食品质量都不过关,那这样的国家所生产出来的飞机、大炮、军舰呢?
要知道,食品掺毒损害的不是哪一个中国人,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体魄和激情智慧!消费者信任缺失带来的也决不是改为纷纷购买外国产品,而是想做梦都成为外国人!这样,选择移民的人将会风起云涌……中国的国家实力将会一点点削弱,无论是软的还是硬的!最要命的是,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正在受到“物质主义诱惑”打击下奄奄一息的“精神防线”将会被彻底摧垮,每个人都会尽情释放自己的“破坏力”,而不会再出现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际的英雄豪杰了!
当处罚变相为一种挽救,法律就成了赝品!
当保证一次次失效,法令就成了空言!
当问题可以一次次再现,官员无疑就会被认为是帮凶!
当政府被认为是帮凶,失去民心就为时不远了!
“乱世当用重典”,如今之计,除了用最严酷的法律处罚来挽回我们失去的那些,还会有好的方法吗?早用,早好;晚用,难好;不用,死好。
生存是人类最根本的权利,食品是人类生存的保证,制造有毒食品,这就是危害人类的生存权,与杀人犯有何区别?针对这些凶手,政府如果不尽快督促出台最为严厉的法律,不向民众传达坚决整治食品安全的决心,迟早有一天民众就会自己起来,因为,这是最基本的生存权!
何况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制造食品安全问题的人根本就不是中国人,而是挑拨政府与民众之间矛盾的敌人,是想通过有毒食品残杀中国百姓以达到削减中国国力的敌国间谍!因此面对这种严重背离民族“精神防线”的丧失人伦、丧失道德的罪行,政府必须果断处置,决不能心慈手软!更不能认为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事情!
最可怕的不是灾难,而是在灾难面前不断蔓延的民众恐慌!
最可悲的不是不幸,而是将不幸当成了一种必然而甘愿受之!
2011-3-19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