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或死于政改,或死于经改

2025-02-19 学习 评论 阅读

或死于政改,或死于经改

Q先生云:人固有一死,或死于政改,或死于经改。官员们为政改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老百姓为经改而死,比鸿毛还轻。

话说今年,中国资改精英多次说,中国经济改革不能停滞或倒退,停滞或倒退只有死路一条!中国政治体制必须进行改革,如果不进行改革,经济改革成果就会丧失。

由上可知,对于资改精英来说,无论政改,还是经改,都以死作为改革的标准,是以Q先生改了司马迁先生的几句话,与其共勉。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十余年。中国资改派及其联系的部分亲属、朋友、国际友人,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注重剥削、加强压迫,率先富裕,走上了大康社会,过上了不一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以最流行的词来形容,他们的生活如同“天上人间”。

如何保护这一经济改革的成果,就成为继任者的思考与命题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的国体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的政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那么政治体制要进行改革,必然要从国体与政体两方面进行。如何进行国体与政体的改革,才能保障先富起来的人的经济改革的成果呢?

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样的国体做得到吗?

做不到!

因为公有制要求全体中国人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成果。在这样的条件下,不可能具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优越条件。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关系,一个人不可能剥削另外一个人的劳动成果的。那么,这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国体显然不合时宜了,必须进行改革,换句话来说,就是必须废除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样的国体。

如果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国体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国体呢?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类社会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来划分,只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公有制,一种是私有制。

如果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改革,那么自然是向社会主义私有制的方向(Q先生觉得社会主义私有制念起来不太顺耳,但为了文字上的连贯性,还是这样写)。只有向着社会主义私有化的方向进行改革,才能保障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对劳动成果的占有呵。

国体变了,政体要不要变呢?

当然要变。怎么变呢?

民主?

自由?

可能吗?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曾经说过的,工人看起来是自由的,但由于没有生产资料,你不受雇于这个资本家就要受雇于那个资本家,总之是受雇于整个资产阶级。

自由是没有的,对于工人们来说,那么有没有民主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年(2010年),深圳富士康在短短几个月内已经有十三个青年工人跳楼身亡(或致残),说明其管理出现重大的问题,但你能改选富士康的管理者吗?几个月过去,作为富士康的最高管理人郭台铭未损一根毫毛!

在企业出现如此重大的管理责任事故时,工人们没有选择管理者的权利,这能是民主吗?

答案是肯定的,不是!

社会主义私有制下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是一样的,无民主可谈!

这些已经被证明了走不通的路,为什么能吸引高级别的人物的亲睐呢?

他们,难道 是为人民着想,想让人民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吗?

幸福、有尊严的生活难道是受剥削、受压迫的生活吗?

经改,已经让许多中国人走上死路,这些中国人经受不住历史的考验,他们的死,比鸿毛还轻。

政改,将向何处去呢?主持政改的官员们会死得比泰山还重吗?

 2010-10-6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