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鬼变人,人变鬼

2025-02-19 学习 评论 阅读

鬼变人,人变鬼

小时候看电影《白毛女》,有一句话记得很清楚,就是“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当然,当时说这句话的大人们说不仅白毛女如此,还能举很多例子,比如旧社会大量妇女被生活所迫而卖淫,很多农民失去土地蓬头垢面流落街头……后来觉得,其实旧社会类似把人变成“鬼”的事情还很多,比如一个好端端的革命家汪精卫最后被变成日本“鬼”,一个才气十足的文人胡适被变成美国“鬼”,商“人”都变成了吝啬“鬼”和催命“鬼”,文人和戏子们变成了荒唐“鬼”,总之,缺失了人类基本道德良心,失去了为人处事基本规则的人都不太像人,而有些像“鬼”。

谁知道老了老了,又开始听新说法了。《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中说,中国人只是改革开放后才“不再是一个空洞的符号”,也就是解放后中国人并没有从鬼变成人,而是变成了一个“空洞的符号”。怎么空洞没有说清楚,按照前后文的意思,应该是指只有人变成了老板才是人,或者只有是“我”的时候才算人。因为话的前后是这样说的:

“人民跟着两只猫,走进了联产承包的土地,走进了个体户的摊位,走进了民营企业家的办公室,走进了股票交易所,走进了互联网空间。这时候人民已不再是一个空洞的符号,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第一人称,我 和我们……”。

这里,总编没有把下岗工人,把“民营企业家”雇佣的农民工算进去,当然,大街上被“民营企业家”和“个体户”雇佣的的洗头妹、洗脚妹、服务员和桑拿房里的按摩妹也不在数,今天新浪网里报道的因为讨工钱被挑断筋,流落街头18年的要饭人也没有算进去。虽然把勉强混个肚子圆数以亿计的土地承包者算进去了,但没有把一旦“民营企业家”需要房产开发就失去了土地的近亿失地农民算进去。看来,要不成为“符号”还真不容易!

显然,总编认为“人”要不成为“符号”首先要只作为第一人称的“我”出现才算(“人民”是“我们”显然是凑数的),只有把“我”自当头,管他“你”、“你们”、“他”、“他们”究竟怎么样才行。三十年前就是因为“我”总要考虑“你”、“你们”、“他”、“他们”,要“大公无私”,要“热爱集体”,要“热爱祖国”,要“舍己为人”,所以不是人了,成为了“符号”了。人只有把“我”字放在第一位,甚至是唯一的东西,才不是符号。

不过,贫道觉得自从第一人称当家以后,似乎并没有增加什么“人”的味道,倒是“鬼”的味道,或者“兽”的味道多了些。当官的想的是钱,做商人想的是权,做医生想的是红包,做教授想的是骗取科研经费,做文人想的是卖国,做经济学家想的是做富人的托,做记者想的是敲诈……而且自从第一人称当了家,三陪女又出来了……

看来这“人变鬼”、“鬼变人”、“人变符号”、“符号变第一人称”、“第一人称变……”的关系还真难理清楚!

标签:变成   符号   想的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