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三年灾害时期死难的人民致敬
对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有没有饿死人的问题,有朋友已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笔者对此的看法是,三年困难时期,吃不饱肚子的问题是存在的,饿死人的现象也是有的,但是饿死3000万之说,则是弥天大谎,用脚后跟想一下都不可能。囿于资料的限制,笔者不准备讨论这个问题,笔者以为,我们应该向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死难的人民致以崇高的敬礼!
之所以对那时的逝去者充满无限敬仰之情,是因为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贫贱不能移”的真实写照。
首先,那时的人民即便真的饿死了,他们也不曾去偷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当时人们习以为常的美德,即使面临饥饿的危险,人民也没有动过偷窃的念头。今天呢?小偷小摸简直成了犯罪的小儿科,日理万机的警察都懒得理睬他们了。
其次,无论面临怎样的饥饿威胁,善良的人民也不曾想着去抢劫。那时的抢劫犯的确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人民俄着肚子也想不起去抢劫。今天呢?拦路抢劫的有之,飞车抢劫的有之,武装抢劫银行的也屡见不鲜了。
第三,人民俄着肚子是真的,饿死的也有,但是行凶杀人的则少之又少。今天呢,见利忘义、见钱眼开、利令智昏之徒多如牛毛,他们胆大包天,为取不义之财,轻而易举的杀人夺命,更不用提那些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飏车阔少了!
第四,那是的生活很艰苦,毛主席的女儿李纳为了半块烧饼都罕见地被老人家大骂一顿,穷人家的儿女也可想而知。尽管如此,在那样的时代,却极少听说谁家的女儿去做妓女,靠出卖色相为生。现在呢?逼良为娼者不乏其人,一些官员们欣欣然享受起了帝王生活……
言至此,我觉得,就思想境界来说,那个时代死难的人民,不管是老病而死还是饥饿而亡,涂抹的秉性是纯朴的,他们的品德是高尚的,他们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的心胸是宽广的,他们虽死,无怨无悔,对毛主席,对我们党,对我们的祖国,没有半句怨言。面对这样的灵魂,对比今天的世界,我们还能不对他们肃然起敬吗?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