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经济学家”是影响舆论和投资者心理的工具
“首席经济学家”是影响舆论和投资者心理的工具
原文:http://my.icxo.com/17247/viewspace-103049.html
美国鹦鹉
经常看见世界经理人社区的朋友们谈及“首席经济学家”XXX怎么说的,其实“首席经济学家”们的职业道德不用去怀疑,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为他们公司服务的,为他们的国家(一般为欧美国家)服务的,他们只是西方投资银行用以影响舆论和投资者心理的一种工具。中国的金融环境如此恶劣,如果要追究责任的话,第一责任是中国的媒体特别是财经媒体,这些媒体的记者们每天给这些人“舔屁眼”,他们放什么屁都是香的,否则这些人的胡说八道、祸国殃民的声音怎么会传递出去?
其实,经济学家被冠以“首席”,既不是以得奖、研究成果为评判指标,也不是对德高望重的“老法师”的尊称,它就是一个职位,是西方大的投资银行用以影响舆论、影响投资者心理预期的一种手段。投资银行影响很大,用公司身份出来说话,商业气息太浓厚,用首席经济学家的名义说,商业色彩粉饰掉了不少,给大众的感觉更倾向于中立,所以公司也会尽可能把他们打扮得中立一点。注意:所谓经济学家在西方这些公司里面的地位其实很低下的,收入和交易部门无法相提并论。他们的奖金来自他们骗了多少投资者。
至于媒体喜欢报道他们的言论,重要原因是所在公司知名度太大,而不是本人。如果我们的财经记者还收了他们的钱,老百姓的钱不被骗光才奇怪呢!因此,我建议“国家在线”(NationOnline.com)编制一个《中国最危险的10大“经济学家”》的榜单,通过数据和分析,来揭露他们的真面目。特别是把他们的过去的言论汇总一下,对照一下。
我早已准备写一篇文章,来披露他们骗钱的流程:
第一步,把为外国公司服务的中国留学生包装成经济学家(其实根本不是);
第二步,把这些经济分析师包装成中国的爱国者,其实这些人基本已经加入美国国籍,他们是为美国服务的;
第三步,国内媒体开始追捧他们,刊登他们的“分析报告”赞扬他们的“爱国情怀”,他们“假爱中国真爱美国“的;
第四步,看到官方报道这些经济学家的事迹,老百姓一般都会相信,因为中国的媒体都是官方的,中国没有民间的媒体;
第五步,中小投资者不断被这些经济学家欺骗,直到吸完最后一滴血。他们一般是先悄悄地进货(如某类股票),准备出货的时候,就开始唱好这类股票,等着可怜的小股民们进去,你进去的时候就是他们出来的时候。然后开始唱空中国股票市场,把股票价格整体拉下来,目的是为了他们再进去,就这样循环操作……
第六步,最恐怖的是,中国每年上千亿的资产(特别是国有资产)都是被这些“洋买办”巧妙转移到他们主子(外国公司)的口袋里。国有企业是几代人的血汗和泪水积累起来的,是人民的,可是,里应外合(不客气地说就是内外勾结)的人们,你们在贱卖国有资产之前,和我们人民商量了吗?
我建议脑残的记者们先看看这些“首席经济学家”的立场在哪里?他们拿谁的工资?他们拿什么护照?有没有可能人家拿着大摩公司的工资,但是不替大摩说话?中国资本市场还不成熟,人们很容易给某些权威戴上某种神奇的光环并对其顶礼膜拜,而首席经济学家则幸运地成了这样一类人。什么时候我们的市场不再因某些所谓权威的言论暴涨暴跌,那么我们的市场和投资者或许就真正成熟和理性起来了。
翻开花旗和汇丰等外国银行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钱财被外国商人骗走的历史。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