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奴才表现是一大景观
中华民族是伟大民族,是具有良好品德和卓越智慧的集体。中国有一大景观,那就是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勤奋聪明的人民所建立起来的长城、运河等历史遗产。
可悲的是,从那些吃软怕硬、耍小聪明的人身上却也生出了一种病毒,特别是儒家的奴才们作为走狗,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过得悠然乐哉。在五胡乱中国之后,多次出现“视敌为友,当儿皇帝”的现象——那就是卖国求荣的奴才现象。这是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革命英雄主义”不协调的一种现象。
中国文人早就有“和而不同”的观念。很多人成为“隐者”,这也是一种反抗。但是,从元朝以后,所谓“汉奸”奴才就多了。最特殊的就是在各种文字狱、廷杖、道统一统下,出现的魏忠贤、和珅之流形成的奴性集团。最后,在专制、礼教的双重扭曲下,在中国出现了很多奴性十足而又养尊处优的人。鲁迅描写的“孔己已”算是另一种,
当今,电视剧演绎前朝人物,自称“奴才”的比比皆是;统治阶级更豢养出了很多没有自尊或者说病态的人格:可以不算人,只要能有钱赚、有官做就行。一切都是“美国”的好,什么三权分立、民主体制、自由世界,什么人权第一、人权大于主权、美国代表先进性等等。成为人家圈套的张目人。
由于社会底层人们单独斗不过当官的,历史就形成了“民不跟官斗”的说法。老百姓怕有权有钱的人,因为他们有权有势。小官怕大官,因为大官决定小民的官位和发财路子。有权势有财势的人怕洋人,因为洋人比他们更富有、更先进。洋人怕中国老百姓,因为中国老百姓团结起来,可以抗美援朝,可以革命。总之是因为钱,一个怕一个。所以说所有洋奴才土奴才都是金钱的奴才,他们被金钱腐蚀毒害得失去了人性。
被媒体捧为“改革风云人物”的张维迎,为买办腐败势力做事。其主要的一件事是北大教改,提为校长助理,许多人预测,很快他就是北大副校长,主导中国的知识界,思想界和社会科学界。怎么改革?凡是没有在外国留过学的,没有在外国发表过论文的,不能在北大当教授,一下子把北京大学的好多副教授都撸下来了。这个“条件”就不是一般要求,是深层次,就是腐败利益集团要影响重大决策,需要文化阶层的买办化。现在有钱有势人的孩子在外国留学回来,先在国家机关做司局长,三年后,就到跨国公司,这是一个趋势,在有些部门比如银行,这样的人大量提拨,不留学的不能当干部,用年轻化的名义把你去掉了。
中国奴化最严重的阶段是清朝。把最高统治者叫做“老佛爷”,自称“奴才”,既有奴性,又有高才,并且这种高才只为作一个好奴好狗、好驴好马。不然,不仅当不了人,连个奴都当不上,只能是一条任人宰割的牲畜。这样的社会当然出不了英雄,只能出个“曾国藩”这样的鹰爪、狼牙了。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被洋人吓怕了的天朝大国官僚们多了一重身份:对内是主子,对外是奴仆。看看官员对洋人的卑躬和对土民的倨傲,看看全民学英语的强制,看看那些不伦不类的海龟,看看工厂、矿山、银行的被贱卖,你就会明白封建主义专制和殖民地心态造出了什么样的官僚,你就会明白“宁与外寇,不与家奴”是什么含义。中国“聪明”人耍小聪明,加之普遍的性格是胆小怕事,得过且过,只要能有一口饭就不去抗争,这是中国统治阶级进行压迫的最佳条件。即使就是个把人无可奈何时要走梁山之路,出来一个就捏死一个,如捏一只小蚂蚁一样。就是“群体事件”,也没啥了不起,再多,也是分散的,孤立的,没有力量的,不用吹灰之力就可以摆平的。
清朝没了,蒋家王朝跑了。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也算作一种历史景观。
毛泽东这个“土匪”却能在中国焕发出强大力量,成了世界三极之一。现今,又被媒体发掘出主要属于“妖魔”的面貌来,是不是社会主体自己出毛病了呢?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