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用不着给老百姓吃“定心丸”---评《环球时报》社论
用不着给老百姓吃“定心丸”
——评“太平洋筑不起‘柏林墙’”一文
中美关系将怎样发展、将向何处发展,这是每一个关心国家、热爱祖国的人不能不关心的问题。因为已经有无数知名人士训诫说,“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既然如此,那么美国人对我们中国都说了些什么,都做了些什么,我们就一点也不能掉以轻心,都得认真琢磨其中的涵义。所以,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不但国际舆论对中美之间的冲突议论纷纷,就是我等普通老百姓也是群情粥粥,都为美国肆无忌惮地侵犯中国的核心利益、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而愤慨。这完全是正确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有人却不以为然。今天,《环球时报》发表了名为“太平洋筑不起‘柏林墙’”的社评文章,该文以“柏林墙”为喻,认定“中美不可能走向热战,也不会退回冷战”,并告诉中国的老百姓,“对咱中国的老百姓来说,热热闹闹地吃顿团圆饭,欢欢喜喜地放上几串鞭炮,要远比去听那些美国人的叫喊给自己添堵更重要”。
这是在给咱老百姓“吃定心丸”啊。
快过年了,知道咱老百姓听到美国人的叫喊必定要添堵,而且已经都“堵”了好多天了,因此生怕咱们过不好年,所以就谆谆告诫,不用去听啦,这事不重要, “热热闹闹地吃顿团圆饭,欢欢喜喜地放上几串鞭炮” 是更重要的事情。
为了让老百姓相信,该文在不长的篇幅中抛出了一系列惊人的宏论。什么,“试图搞坏中美关系的人还不少,他们的能量也不小,总会让美国总统不得不选择一条‘钟摆道路’”,言外之意是说,美国总统是好人,对中国是友好的,他只是迫不得已,就像前总统克林顿那样,属于“没办法”、“必须那样做”;还有什么“世界承载不了中美两个大国的长期交恶”,也就是说,中美关系不久就又会热乎起来,又会和好如初了。这也还且罢了,更让人感到恶心的是该文认定“太平洋筑不起‘柏林墙’”的两个根据。
其一,该文认定,中国两国虽然发生过1999年5月的“炸馆事件”,虽然美国不断侵犯中国的核心利益,但“两国的现行政治看来都有力量制止过分的激进和不冷静”。听了这话,我们不仅要问,中国和美国到底是谁“过分的激进和不冷静”?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算不算“过分的激进和不冷静”?按照该文的意思,这大概不算,需要纠正的不是美国对台军售,而是接下来的“过分的激进和不冷静”,这恐怕主要是发生在中国了。当然,从该文行文的意思上说,“两国现行政治”都有这个共同的使命,所不知道的,美国的“现行政治”是只纠正美国的呢,还是连中国的也一并“纠正”了?
其二,该文还认定,“两国现在的相互依赖又使两国关系无法再开倒车”。就在前几天,美国白宫发言人说,“中美关系是重要的,双方谁也离不开谁”。抛出了所谓的“中美离不开论”。这不,中国呼应接踵而至了,响应得真是够快了。我们不仅要问,是谁在开中美关系的倒车?既然该文认定“两国相互依赖”、“两国关系无法再开倒车”,那么美国对台军售、美国总统会见达赖,统统都不是倒车而是正车了?既然这是开中美关系的“正车”,那就该大开特开才是啊,还有什么美国总统“没办法”、“必须那样做”一说呢?
说实话,太平洋上能不能筑起“柏林墙”,不是喊几句口号、说几句流行的套话就能正明的,中美关系的历史走向也远不是什么“两国现行政治”就能简单决定的,还什么“世界承载不起”,两次世界大战人类都承载得起,连冷战都承载得起,中美交恶就承载不起吗?说承载不起的,并不是什么世界,是中国的有些人,这些人对美国已经形成了高度依赖的关系,确实已承载不起与美国的交恶(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笔者《中国已承受不起和美国冲突所带来的损失》一文),所以总是起劲在中美关系中制造幻想,编造出形形色色骗人的瞎话(《环球时报》同一版面的《美国不是为遏制中国而发展》一文就是佐证)。
坦率地说,大国之间的冲突从来都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导因素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有人对我们发起挑战,也无可厚非,就算是在太平洋上重新筑起一个“柏林墙”,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老百姓已听惯了霸权主义者的叫嚣,过年前他们再多叫喊两句也没什么,并不会给中国的老百姓添堵。真正说来,这些年使老百姓倍感窝囊、倍感心堵的,倒是那些崇洋媚外的势力,是那些充当西方喉舌的“专家、学者”们,就是他们,在中国受了欺负、核心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还要替美国张目,还要说应该纠正中国的“过分的激进和不冷静”。这难道还不令咱老百姓十分地添堵吗?笔者敢肯定,有朝一日能把这些势力、这些思想打扫干净,中国人民放的鞭炮只怕比过年放得还多,中国人民才能真正吃上“团圆饭”。
这的确是很重要。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