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故事讲不完关联性话题

2025-02-17 学习 评论 阅读

  

  

  

在谈袭警问题之前,应当涉及一些背景和相关问题。

  

我想有必要首先认识一下自己。本人在农村长到16岁,老家离上海的直线距离不超过 100公里 。家族中有三个舅舅、一个姑姑、许多伯伯叔叔以及同辈等,先后成了名副其实的上海人,其中有的解放前落脚上海,有的跟自己从小一起长大。在与上海人的交道中,耳闻目睹的故事数不胜数,产生了极为复杂的内心感受,并且显然是有成见的。最终结果是年过二十之后,我再没到任何上海人家中作客。

  

谈家庭的故事,显然已经没有意义。上海人以及上海社会的特点,十分鲜明。凭心而论,上海人确实相当精明,这一点应当得到公认;整体素质较高,即使街道文化活动,往往也自愧不如;工作认真负责,只要看看马路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协防老人即可。但上海人的缺点也多,长期局促蜗居的小家之气很浓,待人态度内外有别,市井氛围比较厚重,等等。近年来,上海社会在国际化道路上,许多陋习得到改观,但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也有西方化的内在趋势。

  

上海警察的办事风格,公正地讲,相对是要文明些。从全国范围看起来,如果说上海警察对于上海人民,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为人民服务”素质,但在处理与外埠客人的事务或事件或案件时,也会自然流露出也许并不自知的冷漠、生硬和傲慢,外埠客人的心理感受往往并不外露,很难说不会存在隐性隔阂和公开矛盾。一旦隔阂与矛盾受到某种孤立事件的激发,事态很可能走向恶化与失控。

  

这次闸北袭警也许存在偶然性,但偶然之中往往藏着必然因素。很难说上海警方究竟存在哪些过错,因此也很难进行直接批评。综合多方信息,结合上海警方今天公开披露的案件详细经过,目前看来真相可能仍然没有大白。在观察与思考过程中,事件的真相是个基本依据,否则所有激烈态度和批评言辞,至少是无病呻吟。假如由此进行深入发挥,无疑是荒唐幼稚。

  

但是,有一点仍然能够肯定。包括袭警事件的主角杨佳,包括同窗相残的马加爵,也包括网上部分马甲(不包括借机生事的),整个社会都在浮躁和偏急中,这才是一种普遍的深刻问题。也包括本人在内,尽管我从不无的放矢,也同样存在对社会病态的仇视倾向,因此关键还是社会病态,病到一有诱因就随时可能爆发。这个问题本人一开始就关注,不断地揭露它,也是本人参与网络言论的主要目的。

  

社会病态不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因素,而是随后天条件发展变化了的。假如有人认为是体制问题,那么首先是经济体制出了问题,背离了广大人民的普遍期待;进而又由经济体制问题扩散为意识形态问题,道德法制等的西方化,使全社会的“人”发生变化,利益思想日益加深,服务观念不断错位,并对人们的生活、生理、心理、精神,都产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影响,这才是需要关注的最根本问题。

  

即便袭警事件中,上海警察负有责任,但杨佳发展到杀人地步,也不能由上海警察负全部责任;即便袭警事件妥善解决了,也许还有城管税管问题;即便上海问题解决了,也难保其它地方不会产生类似问题。说明盲人摸象并不能找到根本原因,就事论事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标签:上海   问题   事件   社会   包括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