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以往鉴来:“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怎样被否定的?

2025-02-16 学习 评论 阅读

以往鉴来:“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怎样被否定的?  

  

作者 苏 杜  

时间 2008-09-25  

  

(本文大意: 共5小节。一,“以阶级斗争为纲”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否定的吗?不是。二,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本义是什么?要述三五点。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没有“纲”?生产资料私有制。 四,“私有制”“公有制”激战在子夜。 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浮光掠影华尔街金融风暴下的中国。)  

  

这显然是个很敏感的话题,好在,我并不是想要做出什么回答,因为我不能,我只是想把自己的目所能见、耳所能闻在这里写出来,算作讨论“改革开放30年”中的一种小小的意见。但因为是个人的所见所闻,自然难免挂一漏万;仍因为是个人的所见所闻,又表示着并不完全是个人的意见。如果其中偶有不慎触到了某些禁区,那意思也不过是“大人,你这衣服后摆上还有13亿分之一平方NM的灰尘呢”,即便是不当,也应该是微不足虑的吧。  

  

一 “以阶级斗争为纲”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否定的吗?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的确是领导多年来的宣教,也是我长期以来所接受的一种理念。不过,近一段时间以来,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号召下,在右派、左派纷纷发表的意见里,我的信念却发生了一些动摇。例如辛子陵“指鹿为鹿,直面私有制、资本主义”的意见,吴敬琏“实现尚未完成的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对国有大型企业改革进行攻坚”的意见,茅于轼“牺牲自己造福别人是愚蠢想法”的意见,张贤亮痛斥“身份识别系统兼吁土地私有化”的意见,“南方系”关于“普世价值人性论”的意见,央视为七老爷白景琦、朱掌柜朱开山重塑金身、再建浮图的艺术化意见,以及刚刚见到的张维迎教授“国家所有制下不能产生真正企业家”的意见,这些广涉生产资料所有制、共产党阶级基础、国民意识形态以及下一个30年怎么过等基本问题的意见,都不能不使我似有所思,略有所疑。  

  

“以阶级斗争为纲”真的是“搞运动人斗人其乐无穷”吗?张贤亮所说的“身份鉴别系统”是怎么回事呢?它的本义是什么呢?否定了30年,为什么吴敬琏仍然认为“改革开放前旧路线和旧体制捍卫者”还在“重举以阶级斗争为纲”,并在“部分人群中造成了思想混乱”呢?  

  

二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本义是什么?  

  

说“以阶级斗争为纲”是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否定的理论,是将“以阶级斗争为纲就是搞运动人斗人其乐无穷” 为其“理论基础”的,但是,这一“理论基础”,丑化丑化毛泽东本人似乎还可以,用以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却在实际上办不到。说它办不到,并不是说主张者未尽其才、未尽其智、未尽其能、未尽其力,其才、智、能、力均竭尽其有并不乏创新而不能者,盖因它并未击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本义也。  

  

我以为,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本义,无非是察社会发展以阶级的兴亡,分社会人群以阶级的立场,论社会矛盾以阶级的对立,指社会方向以阶级的消亡。 而论及以社会主义救中国者,非将生产资料公有不可,非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不可,非取阶级的意识形态不可,非取独立自主、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外交不可,而尤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其统领下的大目。毛泽东之反对“三自一包”,反对“分田单干”, 全是坚持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他以为,取消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无论是从工厂还是从农村,只要迈开了第一步,什么人民民主专政基础的工农联盟,什么社会主义的道路,什么内政外交上的独立自主,都无以依附,无所存在了。 所以,当上个世纪中国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当以旧社会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公开反对这一改造,反对“党天下”,要与共产党“轮流坐庄”,他就义无反顾地反了“右派”。当党内部分人士反对这一改造, 掀起“分田单干”的波澜时,他又义无反顾地反了“右倾”。 当各种势力在“文化”的旗帜下, 以小说、戏曲、电影、文章作为最有力的意识形态武器,变化策略而更为有效地反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时,他最终采取了“文化革命” 这种自下而上的斗争方式。 “搞运动”,“人斗人”,或者如张贤亮所称之“身份鉴别系统”, 无论形式上呈有多少变化,前30年中,所有斗争总是聚焦在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一点上。 “以阶级斗争为纲”,至少统领着这样一些大大小小的细目,单丑它一句“搞运动人斗人其乐无穷”, 如何便能将它否定与打倒呢?搞不搞“运动”,斗不斗“人”,这总是个表现形式的问题,何况,后来,也没有少搞了“运动”,少斗了“人”,单说什么标志性人物,也是可以“华、胡、赵、陈”地举出几个来的,其密度并不亚于前30年,所不同的不过是“高度”高了点而已。  

  

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有“纲”吗?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建设可以围绕之,思想建设可以附属之,文化建设等等均可烘托之,但“经济建设” 本身仍然需要或者说一定要有一个“统领之纲”。 “经济建设”有工业、农业经济之建设,有金融、实业经济之建设,有特区、常区之经济建设,有东部、西部经济之建设,有末端、高端经济之建设,有公有、私有经济之建设,当然也有交通、通讯、卫生、教育设施天下七七四十九行之经济建设,若多经济建设,总需要一个“纲”来统帅,不可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即使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也有个为什么抓、如何抓的问题。说了半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本身还得需要一个“纲”,“纲”举才能目张,这可是“普世”的规律。而在实际上,30年来,逐渐地有了“分田卖厂”、“重特轻常”、“崇洋贬华”、 “国退民进”、“急东缓西”、“贵城贱乡”、“办校如店”、“论钱行医”、“工作者性也”的种种经济建设名目,一定有一个“纲” 使然。说没有,或者不说有,不是自欺,就是欺人。  

  

以上,仿佛还是文字上的一点推导,如果听一听“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中,曾经或仍是的风云人物的“访谈”,他们所主张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纲”也就豁然天下了。无论是周瑞金还是石仲泉,也无论是厉以宁还是吴敬琏,又无论是茅于轼还是张维迎,一群曾经并仍在强烈影响着党计国策的“主流理论家” “主流经济学家”,纷纷登上论坛,个个接受访谈,所论所谈的焦点,无一不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直面私有制,直面资本主义”的呼声不绝于耳。解读学者的辛子陵已经按纳不住,著文高呼“指鹿为鹿”,连“社会主义包装”那点遮羞布也不要了。香港学者张五常的“我一说到私有制,他们就哑口无言了”,更让人们看到了准诺奖得主的嘴脸。 著名的青年经济学者张维迎,甚至已经在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究竟是谁首先涉及了“所有制” 并提出了“国家所有制下的企业家不可能定理” 争取冠名权了。数万言控诉“身份鉴别系统”的“政治小说家”张贤亮,则将其血泪控诉浓缩成一句话,“人权,说到底就是财产权。中国几亿农民尚未取得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我们还任重道远”, 画龙点睛地将土地私有化放在了文末。其实,在这里,并不需要一一引述他们的言论,打开任何一家主流媒体的网站,都可以在最显赫的位置上读到他们的大作,谁也会看到他们“割社会主义尾巴” “薅社会主义羊毛”的一致步调与不懈努力。 “主流理论家” “主流经济学家”加“政治小说家”,他们异口同声的最高音就是:私有制是个纲,纲举目张。  

  

四 “私有制” “公有制”激战在子夜  

  

当“直面私有制”的呼声响彻九州的时候,谁也得承认,这里没有和谐,只有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激战。这场激战,不仅战在现在的30年,战在过去的30年,也战在更早的30年,还会战在以后一个、两个或更多的30年。  

  

直面私有制,在中国可以发展出资本主义来吗?对这个问题作出影响巨大的否定回答的,起初并不是毛泽东,而是一位文化人,这就是矛盾与他的长篇小说《子夜》。当矛盾以他的艺术形象揭示了在当代世界格局中,中国永远发展不了资本主义的实际时,毛泽东还没有走上中共主要领导人的位置呢。在已经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列强压迫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除了破产并最终向国际资本称奴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最初实力雄厚并不乏经营之道的民族工商业者吴荪甫,在决不服输地惨淡经营实业终于寸步难行,转而企图在资本市场与买办赵伯韬一决雌雄时,他就注定迈上了一条沉船,其全盘皆输比他估计的来得更快。只不过他的“益中”沉没,让颇俱个性的吴荪甫很是显出了一些悲壮,没有同代的冯云卿“赔上爱女又折银”那般龌龊,为了事业,他甚至连“少奶奶”的移情别注都无暇顾及呢。70年过去,中国在上演着同样的故事。学者郞咸平多次为中国企业家的投资环境呼吁,说海尔这样的企业也转而进入房地产、股市去做投机买卖了。其实这不过是走着七十多年前吴荪甫的老路。国际资本留给中国民族产业的,只有无限地压榨民族工人与无限地消耗民族资源两条路,上“美船”容易下“美船”难,事实就是这样不讲情面。而这两条路能走上十年八年,只能感谢孔圣人的“民不可使教之”的教绩了。  

  

“主流理论家” “主流经济学家”以及“主流文学艺术家”,还打出了反腐败的旗子,在宝岛台湾上的陈水扁被反得焦头烂额的时候,还主张彻底的私有制才能扼制腐败的产生,实在让人有哭笑不得之感。山西溃坝的矿主、深圳舞王的老板、河北三鹿的法人,还需要哪些产权呢?他们的产权比《共产党宣言》刚发表时的“新阶层”还货真价实。难道还要将所有的西岭山、东吴湖、山上树、原上草,包括长江长城、黄河黄山,都“明晰”给他们,他们才不往河里排毒,不向奶中掺毒了吗?难道将八亿农民也都分别“明晰”给大宅门的白家、山东菜馆的朱家,他们才不用狼狗看管、不用生菜叶子馊米饭饲养,将他们也看得“同命同价”了吗?难道只有到了这种时候,众官员才能全心全意地为老板服务而不“寻租权力” 了吗?  

  

激战并不总是硝烟弥漫、炮声隆隆。上海滩上,总是灯红酒绿。河汉弥漫,必有玉人吹萧。关键时刻,梳理心态名嘴上阵。寻常岁月,仁义道德大师薰陶。“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东家都是鲁四老爷; “事理通达心气平和”,下人全学鲁镇枊妈。一切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五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并不是很早之前,如果谁要说美国鬼子面临自1929年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并且将殃及中国这条池鱼的话,那他一定是“非和谐因素”。现在,当美国财长断然 “天下一跪” 的时候, 当这“天下一跪”的高尚情操也无伤“市场经济”一毫时,人们终于不得不面对大国中国对美国金融危机“负责” 的事实了。有专家称,中国已被美国资本市场深度套牢。事实又是这样地不讲情面。  

  

公有制还是私有制,这是最后的斗争,但还不是斗争的最后阶段。自《共产党宣言》宣布消灭私有制以来,总共才一个半世纪多一点的时间。而期间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制度的实践也就是半个世纪多一点。而且,这实践中还充满了惨痛的挫折与失败。“主流理论家”与“主流经济学家”都在异口同声地论证资本的力量,不时地额庆资本的饕餮盛宴。  

  

毛泽东晚年曾说,从现在起的五十年到一百年之内,将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时代浪峰里,谁是弄潮儿?再过三十年,如今许多风云人物都将谢幕而去,但不废江河万古流,总有后人会看到结局的。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文中所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均加以引号,以示与不加引号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区别。既然吴敬琏等可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读为他们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然人人都有人权是普世理念,那末,我的或许触颜,也许不至于“斩立决”吧。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