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消灭“吃人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核心

2025-02-16 学习 评论 阅读

消灭“吃人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核心  

  

自中央前不久在中央党校向省部级特训班作专题报告,郑重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方针之后,理论界与中央重要媒体和社会的著名网友,都对目前这一事关我国前进方向的方针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我注意到,在,目前一直坚持不懈地在努力进行这一工作的是著名网友邋遢道人。  

  

我很赞成邋遢道人前不久提出的倡议,这个阐释权,不能完全落在极右分子们,特别是不能落在殖民主义者走狗们手里。党内外的进步学者和网友都应该站在民族和人民的根本立场来积极阐释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方针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精神。从目前所能接触到的信息看,唯有黄尔文的一篇和邋遢道人的几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央这一方针的精神实质。邋遢道人阐释的特点很鲜明,是由一个个现实社会难题,即社会存在的根本问题入手进行探讨的。诸如就业、住房、三农、民工荒、技术创新等等来阐释中央这一方针的精神实质的。邋遢道人的这些阐释,部分地涉及到了是走私有化的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核心问题。而且他提出了是否“转变经济方式”的衡量标准——是否“可持续”发展。我以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但如果直接揭示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方针的思想核心就更完满了。  

  

黄尔文的一篇,是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中央这一方针的核心思想,即转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才能实现包括经济结构在内的其他方面的的根本转变。这一揭示比较直接地反映了中央这一方针的思想核心。  

  

3月9日,有一段《明报》欧阳五记者的报道:“两会的袖里乾坤”。其中写道:“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专门……发表署名文章阐述胡的论点。这篇题为〈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的文章开篇便直言「2010年,本世纪进入第二个10年。中国的现代化,又到了一个攸关未来的路口」。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纵观全文,大有「中国未来在此一战」的味道。文章一针见血总结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现存弊病「四重四轻」——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准提高。”    

欧阳的文章还说道,人民日报的“文章前所未有地提出「三次变革说」:新中国建国60年经历三次变革——「社会制度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发展方式转变」。这是一个不容轻忽的重大信号:「社会制度转型」说的自然是毛泽东;「经济体制转轨」颂的无疑是邓小平;而「发展方式转变」指向的显然是胡锦涛。”  

我没见到人民日报全文,但就欧阳的简介看,人民日报的文章把这一方针的意义——“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和“三次变革说”,倒是道了些出来。而这个“第三次变革说”,如果主要的仅仅是为了肯定一个不同的时代,不触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根本问题并当如何转变,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而那个“四重四轻”,则只是指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一般经济结构问题,没有反应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根本问题,与中央这一方针的思想核心也就相去甚远了。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领会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方针的思想核心才是正确的呢?前面的媒体和网友已经在前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这里,我想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在领会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方针时,我认为需要联系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即联系此次全会作出的党目前存在着“与党的性质和宗旨不相符合的”问题这一政治判断,联系我国当代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并运用马列毛主义的思想理论的望远镜来观察。  

  

首先,有必要弄清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 决定经济发展方式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而不是所谓的一般的经济结构,尤其不是一般的产业结构。不同的所有制关系就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这一点我认为无需在这里证明了。资本家的工厂同工人自己的工厂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根本不同的;以单个人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方式同集体的经济发展方式同样是根本不同的。  

第二, 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让极少数人先富的等级(阶级)剥削制度同按劳分配的劳动人民共同富裕的平等的政治经济制度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根本不同的。这一点,我们无需援引外国或先人的例子,只需要对比一下新中国的前后三十年就一清二楚了。大寨、南街村、刘庄、华西村等同小岗村的经济发展方式一样吗?  

第三, 不同的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  

以上这三条是决定不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据。而这三条中,尤以前两条为根本,第三条只是决定不同经济发展方式的一般条件,而非决定条件。当代世界的科技水平很多国家是相同的,但经济发展方式却往往根本不同,即便同一国家所处科技水平大致相同,却也发生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差别,根本原因还是其政治经济制度和不同的所有制关系决定的。  

  

其次,必须正确认识和敢于正视我们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  

我国三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从一个很不光彩的谎言——小岗村的“十八个血手印”,和对一个人——毛泽东主席及一个时代——新中国的前三十年的妖魔化开始的。  

以这样的形式(阴谋)“开创”的经济发展方式,显然是值得人民广泛质疑的。而三十年来的“发展”事实就证明了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根本就经不起历史检验的。  

  

人民日报的文章仅仅揭示出当代经济发展状况的“四重四轻”:“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准提高。”这只是一般的表面结构,但更深层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和相关的政治经济制度并没有涉及到。也就是说,人民日报的文章对于当前客观存在的剥削制度和剥削关系,即“吃人关系”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没有涉及(这我可以理解)。但许多相关事实统计数据却告诉我们,当代社会经过这场一开始就以阴谋导出的“改革”,等级(阶级)剥削制度已经重新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吃人关系”已经非常鲜明、突出(有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证明)。人们以“血迹斑斑的GDP”来形容这种“吃人关系”。而巨大的贫富悬殊则是这种“吃人关系”的、罪恶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铁证:  

新华网北京12月25日(2009)电消息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08年末,中国私营企业达到359.6万个,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增加161.4万个,增长81.4%。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008年末,中国企业法人共有495.9万个,与2004年相比增加170.9万个,增长52.6%。 企业资产中,国有企业占23%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齐中熙 刘铮)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私营企业数量359.6万个占全国企业总数495.9万个的比例,已经达到72.5%,即私营企业在全国已经是四分天下有其三。上面的这个数据是很不完全的。国家统计局在这上面玩着花样,明眼人一看就懂。我们不难看出。私有化的资本主义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体的主体。  

《瞭望》2009年第7-8期所载,我国目前拥有千万元以上的富豪82.5万,占人口的万分之六。其中,亿万富翁5.1万个,十万亿富翁2500个左右,一百亿超级富豪也有100多人。他们拥有的金融资产占储蓄额的40.37%。  

最新的2009年胡润百富榜,如今中国百亿富翁已有130名,和去年相比增加了29人。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根据福布斯的财富榜单,美国的百亿富翁有359人,俄罗斯有32 人,印度24人。中国的富翁人数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排在了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榜单创始人胡润先生说,中国的富人正在变得越来越富有,和去年相比,上榜者的平均资产增长了近三分之一,达到了平均5亿7100万美元。  

  

中国奢侈品行业在过去几年一直以20%以上的速度保持增长,在经济危机发生的2008年和2009年也一直如此。英国咨询公司OC&C预计,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规模将在明年增至120亿美元,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位的奢侈品消费大国。(中新社-中国新闻周刊)   

  

【明报专讯】美国波士顿谘询公司(BCG)发表的最新报告指出,截至去年底,中国拥有百万美元资产(包括现金、股票和债券,但不包括房产和私营企业)家庭为 41.7万户。现时中国总共4亿多户家庭计算,百万美元户仅佔0.1%,  

2006年波士顿全球资询公司公布的全球财富报告,其中中国财富的集中达到相当惊人的程度。150万个家庭占有中国社会总财富的70%。而且特别标明,只包括银行存款和股票的金融资产,房地产及转移海外的资产均不在内。150万个家庭仅占中国家庭总数的0.4%。中国抨击美国是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但也是5%的家庭拥有财富的56%到59%之间。世界银行前年公布的一项报告说,中国有大约1.3亿人,也就是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每天收入不足一美元,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更令人关注的是,世行的统计数字显 示,尽管中国经济从2001年后每年都保持了10%左右的高速增长,但是中国最贫穷的十分之一人口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指出,就人均收入而言,在1990年,中国最高收入的20%的人的收入跟最低收入的20%的人的收入差距是4倍。到了 2006年,这个差距已经扩大为18.2倍,最高收入阶层与最低阶层的财产差距达到72倍。还有人用十分法计算,2007年初,我国城镇10%最高收入家庭与10%最低收入家庭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为31倍,;全国10%最高收入家庭与10%最低收入家庭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为55倍;如果再把银行存款计算在 内,那么用金融资产表示的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各10%的家庭之间差距为90倍。  

“中国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是全世界最贫穷的人民之一,可是中国却有全世界最豪华的各类党政机构办公楼,却有全世界最壮观的公车队伍,却有全世界最奢侈的公款吃喝,却有全世界最庞大的公款出国旅游……2008年光是公车、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就花掉了9000亿元,超过巴基斯坦、匈牙利、哥伦比亚、菲律宾、埃及、乌克兰、新西兰这些国家中,任何一国2008年全年的GDP!” (水火:大危机 )  

一个叫【送春归】网友的跟帖这样写到:“这是一个组织严密的阶级对另一个一盘散沙的阶级的压迫,我也很能吃苦,但仅靠能吃苦并不能改变我们这九亿穷人的命运。如果我的劳动技能得到很大提高,我就会有多一个馒头吃,但代价是另一个穷人少了一个馒头!组织起来吧,让创造了财富的穷人不再受苦!”  

无需继续举出更多的具体数据来证明当前以牺牲民族和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甚至人民生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罪恶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吃人”的体系。  

  

我们这个一开始就带有欺骗的罪恶的经济发展方式,他还是卖国主义的,是崇洋媚外、充当霸权主义国家附庸的、哈巴狗式的经济发展方式。这种罪恶的经济发展方式无非就是“卖”、“引”、“换”三招。把前三十年积累的财富与资源拿来高价变现,比如土地、房屋和其他自然资源与环境,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与劳动人民共同创办并发展起来的国有和集体企业,人民的血汗乃至生命,包括女人的身体都被卖得殆尽;“引”进国际大小垄断资本,28各主要产业,被控21个;“换”,即所谓的“以市场换技术”。结果市场丢了,自己的高技术大项目,比如大飞机项目“运十”等一大批成熟的高技术项目丢掉了,技术没有换到,完全放弃自主创新能力,使得我们的一切工农业生产都成为殖民主义国家垄断资本的附庸。目前的“转基因”主粮种植,也受控于“孟三都”,就是一个铁的证据。  

  

上面列举的状况的真实性,严格地说是打了折扣的。实际情况比这要严重得多。我们也知道中国还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但却在这短短的时期内,就产生出拥有巨额财富的暴富群体,他们都不是靠劳动“先富”,而是靠“吃人”养得这样肥肥的。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基本状况的结论:  

用六个字可以概括:吃人,出卖,掠夺。  

以“吃人”的社会关系(私有化的资本主义为主体)为前提,以对外出卖,对内掠夺的两手实行经济“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天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部。  

  

有了前面的结论,我们就能正确理解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方针的思想核心:消灭“吃人”的社会关系,彻底改变劳动人民双重奴隶地位的状况。  

马列毛主义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改变还是不改变,对于推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  

  

领会了中央“加快转变”方针的这个思想核心,就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进方向。违背这个思想核心的“转变”或“改革”,就是错误的,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违反民族和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比如继续要将国营企业私有化的鼓噪;同这个思想核心相一致的转变,就是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符合民族和人民根本利益的。  

  

这个思想核心明确地宣示:我们要加快由私有制为主体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由极少数“精英”治国向广大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由不劳而获“先富”向真正勤劳致富实行按劳分配共同富裕、由崇洋媚外充当殖民主义垄断资本的附庸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由依赖引进技术向自我创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不是仅仅停留于表面的一般的分配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尤其只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层面上。  

  

2010年3月11日星期四  

标签:方式   经济发展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