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
在八十年代初,正当右派反党分子猖狂地反对和否定毛泽东同志的时候,邓小平曾经说过一句很关键的大实话:“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
其实,何止是新中国,连共产党存在的可能都是一个未知数。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毛泽东同志不但有一个崇高伟大的思想,他还一个有着超级智慧的头脑。考虑问题总是那样的高瞻远瞩,总是能首先看到他的同事们看不到的问题,首先提出他的同事们想不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十多次力排众议,使中国的革命转危为安。才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我们伟大的毛泽东同志是怎样在他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是怎样使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
一、一九二六年,湖南的农民运动发展到了一个高潮的阶段。几千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农民们在共产党的号召下,组织了起来。他们成立了农民协会,积极参加北伐战争,在各地农村,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行为。然而,由于他们的造反,搅动了绅士的骑在农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好梦。城市里的人们大哗。从中层以上社会到国民党右派,无不大声地叫喊农民运动:“糟得很。”即使很革命的人和很进步的人,听了满城风雨的议论。也附和着说:“这是革命过程中应有的事,虽则是糟。”总而言之,无论是什么人,都无法否认这个“糟”字。而毛泽东在深入到湖南农村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得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那就是“好得很。”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使许多共产党人认清了农民运动的真实情况和意义。为以后在蒋介石发动方面政变时,许多共产党人纷纷举起红旗、进行暴动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如果当时对农民运动的革命性质没有搞清楚。许多的共产党人不可能会认识到农民运动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起义也不可能会举行和产生。
二、共产党的武装起义发动以后,由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部队力量的悬殊太大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所有的起义都遭到了国民党的残酷镇压而归于失败。革命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许多共产党员或逃亡国外,或隐名埋姓地躲藏起来,胆小的就投敌叛变了。在这个紧要关头,是毛泽东把“秋收起义”的部队拉上了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根据地,不仅保存了革命的力量。而且还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理论。毛泽东在井冈山的伟大实践,让流散在全国各地的起义军看到了希望,大家都效仿毛泽东的做法,把根据地建立在敌人军事力量薄弱的地方。使各地的革命火种又开始燃烧了起来。其中,朱德和彭德怀还带着自己的武装直接上了井冈山。使中国革命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三、正当井冈山的革命战争进行到轰轰烈烈的时候,那些高高在上的只会背诵马克思的只言片语的共产党中央领导人又被这一点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革命的胜利就要到来,命令毛泽东率领红军去攻打大城市。毛泽东与他们讲事实、摆道理,据理力争。但他们这些目光短浅的人不但不接受毛泽东的意见,反而撤消了他的职务。另外派人执行他们的指示,去打大城市。结果红军遭到了惨重的损失。那些人才不得不承认毛泽东的正确,恢复了毛泽东的职位。
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红军打破了由蒋介石亲自指挥的三次“围剿”。不但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消灭了大量的敌人。在江西瑞金开辟了一块面积很大的红色根据地,根据地有几百万的拥护共产党的人民群众和几十万的工农红军。就在这时,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会因为在上海站不住脚,撤到苏区来了,他们依仗自己的权势,依仗着自己在莫斯科留过学,把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革命理论和战略战术全部否定,并撤消了他的军事职务。然而,在这帮“书本马列主义分子”的指挥下,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被消灭得只剩下了三万多人。他们不得不带领剩下的几万人向西北方向大撤退。红军和共产党的命运又一次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在撤退的半路上,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地位。在他的领导下,红军实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突破乌江”。很快就摆脱了敌人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地把红军带到了陕北,完成了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以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打垮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五、在红军长征的路上,粉碎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罪恶阴谋。在甘肃的会宁,中央红军和张国焘率领的第四方面军会合了。可是,当那个权欲熏心的张国焘看到中央红军的力量不如他时,便起了要火并红军的邪念,自己想当中央主席。并要中央按照他的意图拉向四川。毛泽东用了很大的耐心经过了艰难细致的说服工作之后。张国焘仍然要一意孤行,并准备采取武力达到自己的罪恶目的。毛泽东当机立断,马上带领中央红军悄悄离开了驻扎地。使张国焘的阴谋落了空。又一次挽救了红军。一年后,被国民党打垮了的张国焘不得不到延安去给毛泽东承认错误。
六、在“西安事变”以后,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毛泽东制定了正确的抗日联蒋路线,既保持国共两党抗日的合作性,又要保持共产党和八路军的独立性。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王明从苏联回来了,他打着共产国际特派员的旗号,用这个耀眼的头衔与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分庭抗礼。提出了“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为了统一战线”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而当时在党内,有相当的一部分人被蒋介石的假象所迷惑。也表示支持王明的这个投降主义口号。毛泽东在这个关系到共产党命运危亡的又一个紧要关头,连续写下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问题》等书,帮助党内外的许多同志在这个思想上的糊涂认识,统一了大家的思想。为以后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推翻蒋家王朝,发展和积蓄了足够的革命力量。
七、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在三个月内消灭共产党。为了在国际国内的舆论界占据主动,他假惺惺地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毛泽东一眼就识破了他的阴谋诡计。以全国和全党的大局为重, 不顾党内外同志和人民的劝阻,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毅然飞往重庆。挫败和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假和谈、真内战的真相。把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了共产党的手中。得到多助,失道寡助。在赢得了国内外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支持以后。从而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八、在解放战争进行到长江一带的时候,节节败退的国民党政府向共产党伸出了橄榄枝。在偏袒他们的美国人的活动下,苏联的斯大林也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划江而治。”的建议。毛泽东在他那篇气势磅礴的《庆祝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七律诗中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回答了他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把蒋介石一直赶到了台湾小岛。如果听从了斯大林,中国的今日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真是不堪设想。
九、一九五0年,美帝国主义把在朝鲜战场上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对我们这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造成了新的威胁。怎么办?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雄厚的苏联在那里坐视不管。国内和党内的人们都是忧心忡忡。但是,主张打参战的人却是占了少数,因为国内刚刚解放,百事缠身。如果不参战,还有可能置身事外,通过国际外交上的努力,还有一点和平的希望;如果是参战以后,只有一直打下去的一条路。连半点和平的希望都没有了,整个中国又会陷入战争的旋涡之中。毛泽东经过了几天几夜的考虑以后,提出要打,不但要打,而且是要坚决地打、狠狠地打,要把美帝国主义这个纸老虎打得现了它的原形,让他们尝尝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厉害。经过毛主席的动员说服,全党统一了认识和看法。派出了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把美帝国主义侵略者打的屁滚尿流。乖乖地在停战书上签了字,使他们这些帝国主义列强再也不敢找中国人民的麻烦了。为中国赢得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建设时期。
十、在五八年的十月份,全国上下都陷入了一片大跃进的狂潮。毛泽东在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之后,首先发现了“共产风”和“浮夸风”。随即,毛泽东便在郑州和武汉的几次会议上,提出了要纠“左”的要求。当时,有很多人还不太理解。认为毛泽东是右倾。毛泽东在59年三月在郑州的会议上说:“我现在代表五亿农民和一千多万基层干部讲话,搞“右倾机会主义”,非贯彻不可,你们如果不跟我“右倾”,那么我就一个人“右倾”到底,一直到开除党籍。”薄一波同志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如果不是毛主席从纷纭复杂的事物中,找出人民公社的问题所在。(即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三级所有制度)我们的事业就会共产风所断送。”而到了后来,有些人把事情都往毛主席身上推,都是小人所为,是别有用心。不仅是想否定毛主席。而上是为了否定我们的中国共产党。
十一、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其目的是为了反修防修。为了锻炼群众和群众。并不是为了整哪一个人或者是哪一批人。之所以有失误是由于没有把握好分寸,错误地批斗和伤害了一批老干部和群众。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搞文化大革命也是非常必要和完全及时的。不然的话,我们中国也早就步了苏联和东欧那些国家的后尘。他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教会了我们知道革命者在胜利以后还要继续革命,不但要革资产阶级的命,也要革自己头脑里的命。现在,中国的人民能把世事看的分析的这么清楚和分明。不都是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教给我们大家的吗?
主要的就是这十一条,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几十年的革命历程在的大量事实面前。难道我们还不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没有毛主席就没有共产党的今天吗?
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看法。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