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茅于轼的骨子里是什么?

2025-02-16 学习 评论 阅读

题目有点不依不饶的味道,有失厚道,但我是经过再三考虑的。
说实话,茅先生在网上的文章,无论是文笔、理性思维和见识,的确都是上不了档次的,如果署名不是“茅于轼”三字,很快就在冷落中沉下去了,人们没功夫也没必要搭理它。但是,由于多种社会因素的促成,茅于轼已成为一种思想倾向的代表,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关系到社会走势的思考和选择。这就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了,所以要把话说得深入些,点穴点到位,并非与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头了有什么过不去。
茅先生在经济问题上出的一些点子(不成理论),如反对经济适有房,房价是由市场决定的,火车票应该涨价,等等,已遭到大量驳斥,甚至痛骂,其专业水平就不要说了。批评者把他划入张维迎和厉以宁之流,倒是简单,但他还是光亮的。因为在拥茅者的印象中,他是“自由派”,而且联系到其具体行为,把他与张维迎和厉以宁之流等同起来(我也曾这样),是有点过分的。他的实践行为受人尊敬,在道德上,不能与那些学界渣滓相提并论。所以,我们现在只是从思想层次上来看茅,一方面是对他个人品格的认可,另一方面是对他思想的透析和清理。
茅于轼的骨子里真有民主自由吗?他的言论是在追求民主自由吗?
对这个问题,茅的《分析网上骂人》表达得相当清楚,稍事解读就可以明白了。

一茅于轼的社会主张:精英主义

本来是不必要如此浪费笔墨的,但为避免“断章取义”之罪,不得不专意列出《分析网上骂人》一文的推理过程。
此文先列举了网上如何骂他,然后说出自己由此而解读出关于骂人者的两条“信息”:
1、“文化比较低,不能够从分析道理来说服人,所以只好用一言半语发泄自己的不满。”
2、“他们有强烈的不满情绪,所以挑出最恶毒的话来表达。”
接着追问挨骂的原因:“我们要问,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不会用理性思考,思想简单,容易走极端,产生出爆发式的情绪?”
骂人者的个人原因是:“恐怕这和我们的初等教育有关。”
有关教育的具体原因是:
1、“我们的小学校里,教的还是阶级斗争的那一套……”
2、“我国的初等教育还缺乏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的礼貌教育。”
接着追问骂人者的社会原因:“社会上有这么多有强烈不满情绪的人,值得我们深思。是什么政策得罪了他们?”
他找到了骂人者的社会原因:
“我的答案是我们这个社会特权分子可以侵犯别人而不受制裁。一边有特权,另一边就连起码的保护都没有了。受人侵犯又没处申诉,当然会产生出强烈的不满。”
既然骂人者的个人原因是没受到好的教育,社会原因是还存在有特权,那么出路何在呢?
茅于轼给的出路是:
“现在的社会非常复杂,需要专家来治理。绝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够胜任的。但是当官的人必须为每一个人着想,不能光想着有权有势的人,否则就难免会有社会动乱的可能。”
(注意,在这一段完整的话中,“治理者”和“当官的”是同意的!)
茅于轼又把自己给的出路重复了一遍:
“社会必须由精英治理,但是精英必须公正地为全体人民的利益着想,不可以为统治者自己的利益着想。”
文章到此,已经把“精英主义”完完整整、清清楚楚的表达出来了,接着就进行强烈地谴责:
“其实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可惜的是简单的道理还没有被普遍承认,而是被大范围地破坏着。”
联系上下文,这个谴责的内容是:骂人者文化程度低,面对社会矛盾(包括当官的不为每个人着想),不懂精英主义之重要,而是进行着大范围的破坏。
虽然没有写出来,但由此逻辑强烈地推出一个结论:
1、 我茅于轼是精英!
2、 我应该是社会治理者!
3、 骂我等于破坏!

二、精英主义的实质是专制主义

写出这个判断句式的时候,我等于说了一句“猴子属于动物”一样的废话,可是又不得不说。
精英和精英主义,是两个概念。精英是指一个社会阶层;精英主义则是社会主张。精英对人类社会来说是天使,而精英主义对人类社会来说则是魔鬼。当茅于轼提出社会应由哪个阶层来治理这个论题的时候,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在专制主义泥潭中游泳,浑身都是专制主义泥水,可是他还自以为了不得,觉得自己高尚无比。
先看宪政民主社会是否允许精英主义——
人们都知道,宪政社会的宪政内容是:民有,民治和民享。这时的“民”,指各社会阶层,并非为“精英”独占。在这样的宪政社会,不是专由“在朝者”治国,也不是专由“在野者”治国,不是由精英者治国,也不是由草根者治国,而是由任何阶层都必须服从的制度治国。各阶层在制度框架之下,自觉地,自主地,和平地,有序地按照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规则运作,无所谓谁治理国家,因为即就是公共事务者,也是制度在运转着他,谈不上由他来治理。
在宪政社会,政府不过是服务机关,人民纳了税来买它的服务,不是来让它来“举旗抓纲”,当人民的“指路人”而“带领我们向前进”的,国家和社会如何发展,人民有自己的选择。即就是有精英人才在政府部门工作,他也不是“指路人”,也不是“治理者”。
宪政社会的宪法,核心内容的限制权力,而不是管制人民。本着宪法,纳税人对政府有理所当然的监督权,逼逼官员必须老老实实地为纳税人服务。即就是有精英人才在政府机关工作,也不必让茅先生对他们寄于崇高的人治希望——“必须公正地为全体人民的利益着想,不可以为统治者自己的利益着想”,因为他要是不老实,纳税人通过相关制度操作就让他滚下台了。
由此可见,宪政民主的本质,与精英主义是完全对立的。
再看精英主义的必然结果——
精英主义,还可以称之为“贤人政治”,也即通常所指的人治。这类政治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不讲上台的合法性,也不讲以什么途径上台,反正我是精英,我就应该上台,恰好与茅于轼“社会必须由精英来治理”一样霸气。你要上台“治理”,必须经过合法授权。未经合法授权者而行使“治理”权,不管你是何等的圣贤,都是政治盗贼,因为你首先剥夺了人民,摧毁了政治终极价值——以人权为出发点,也以人权为归宿。
2、让权力机构和行政机构本来应具有的服务型,癌变为统治型,从而绑架国人和社会,把民治权变为官治权,把人民对社会的发展选择权变为少数人的选择权,代替人民思考,代替人民规划社会,从来不经过人民同意,包括茅于轼在内的“精英经济学家”在 改革中“以产权换特权”就是一例。
3、只要自己的统治权,不要人民的监督权,把社会的良性发展寄托于统治者的道德自律。“社会必须由精英治理,但是精英必须公正地为全体人民的利益着想,不可以为统治者自己的利益着想。”茅于轼的这一政治主张,是最典型不过的人治主张,同历代希望皇帝任命清官“为民做主”和希望不受监督的当今官员“为人民着想”,是一个黑模子里倒出来的,一模一样。
4、不要人民选择,不要监督,而只靠精英定个社会目标,就要求人民做出牺牲,为之奋斗,具有欺骗性。20世纪,精英们设计出一个虚幻的、不可能的社会目标,死了那么多人,就不用说了。这20多来,“精英经济学家”把“产权换特权”、“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持股”政策化以后,要求民众为改革做出牺牲——下岗、自杀,卖淫,目的达到了吗?谁都看到,特权更大,底层民众劫难更多,社会更艰难!(你们不过挨些骂,轻饶了你们了!)
这四个特点,就是专制的特点,只要是搞精英主义,就不可能避免这四个特点。
所以,精英主义是文明社会的敌人!
有些人常用茅于轼的政治表态和办民间公益事业为论据,来为茅于轼开脱。其实这是两回事:愿意打江山的未必就想否定皇帝,搞公益活动未必就有民主观念,关键要看政治价值观,看骨子里那决定社会走向的东西。

三、如何辨认精英?

精英主义是文明社会的敌人,而精英人才却是相当可贵的。那么如何辨认精英人才呢?这就要先看精英应起什么作用。
精英人才,特别是社科类精英人才,其使命就是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道德勇气,朝着宪政理想,构建民有,民治和民享的社会规则,由人民自主参与,自由选择,自己治理自己的社会和国家,而不是由精英自己代替或“代表”人民来治理,走“为民做主”之路。一句话,是做还权于民的工作,而不是做集权于精英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正如阿伦特所说,知识分子的任务是“打开”,而不是代替。
人类社会需要把统治者关起来的笼子,布什对这个笼子称赞道: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精英人才,正是这种笼子的设计者和制造者。设计制造好之后,把门锁和钥匙交给人民,由人民发挥自己的力量,管理笼子里的东西。精英自己如果成为权者,自己打造的笼子也会毫不客气地把自己关进去,因为设计这个笼子的时候,就把有朝一天关自己功用也设计进去了。现在,有些国家,这样的笼子造好了,但还要加固;有些国家还没有这样的笼子,正需要打造。
这就是精英的作用,我们由此可以知道什么是精英——
能以独立的人格、高尚的精神、顽强的意志、丰富的智慧和高贵的普世价值,为全社会打造囚禁权力之笼的人!
茅于轼很强硬地说;“现在的社会非常复杂,需要专家来治理。绝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够胜任的。”我也毫不客气地说:精英受社会尊敬,但绝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够当上的!
从精英的使命和内涵来看,学识渊博,技术超群,文才出众者未必就是精英,说不定还是人类罪人和社会渣滓。二战时日本在我国东北研究用细菌杀人的专家是精英?为希特勒策划战争的德国高级知识分子是精英?还是以盖世之文才为希特勒当宣传部长的戈培尔是精英?现在,中国为权贵抢劫出主意的“精英经济学家”是精英?在文学界,是“含泪 ”的余秋雨是精英,还是歌唱灾民“做鬼也幸福”的王兆山是精英?在社会学方面,是宪政民主者是精英,还是精英主义者是精英?

众网友明鉴!
茅于轼三思!

标签:精英   社会   主义   人民   治理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