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屈膝爬行的走狗——茅于轼谬论之驳斥
一条屈膝爬行的走狗——茅于轼谬论之驳斥
——评: 茅于轼:中国人民是什么时候站起来的?
茅于轼何其人也?用“人”的称谓来称呼它,实在是糟践了这个字的。从“特别是”以来茅于轼的种种奇谈怪论、颠倒是非、诬白为黑、欺世盗名来看,从他选择做狗的一贯性发疯来看,称它是一条老而发疯的无耻走狗,是一个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老贼,是一个善于造谣惑众、歪曲历史的鲜廉寡耻的御用文人等等都非为过。老东西此前曾选择性的针对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作过许多妖魔化污蔑、恶意攻击的丑恶之行。譬如它作过《把毛泽东还原成人》、《对毛泽东的再认识》等等极端伤害人民感情、曲意逢迎国际以及国内的反毛势力的无耻蛊惑之作。也因此而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无情声讨。但“特别是”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及某高层的惺惺相惜庇护使得老贼暂时逃脱了人民的惩罚。不久,卖国的、反动的、奴性十足以及狗性十足的本性又促使它再度跳出来信口雌黄一番。想以歪解曲解历史的惯用手法扰乱大众视听,以造成人们心里的迷茫混乱。从而为其与其洋主子和本土产的国产主子达到某种目的而服务。
2011-08-10 茅于轼 新浪博客:中国人民是什么时候站起来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3971d0102drzv.html?tj=1
据茅于轼说:“此文最近《炎黄春秋》已发表,但是删掉了一段很重要的部分。所以放在网上再发表一次。”
我很耐了性子读完这厮的烂贴。就好比吃了一只苍蝇般的倒胃口,老贼胡说八道信口开河,许多观点就是可耻可笑,原本不足与论。但又鉴于其流毒会影响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激愤于其无耻之尤,今仅从一下几方面驳斥。
该文开篇茅于轼这厮就胡说八道:
“现在大家都说,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此以前中国人民没有站起来。其实中国在抗战胜利的时候已经站起来了。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第二次站起来。”
那么,以茅老儿这厮的奇谈怪论,为什么“其实中国在抗战胜利的时候已经站起来了”?这样说的目的无非是为蒋介石国民党歌功颂德。为什么后来社会上会刮起这样一阵歪风,那就是凡是被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打倒的那些腐朽势力都被人刻意的翻案。因为共产党是以铲除私有制剥削为奋斗目的,而“特别是”以来这些此前被铲除的、被批臭的东西又借此机会死灰复燃。还由于有些无耻文人因为做狗的习性不改,还因为信口雌黄、颠倒黑白而得到某些“肉食者”的赞许而能分得一些残汤剩骨。所以,茅于轼之流竟得时势而大行其道。且耐下心来听这厮胡扯。
“抗战胜利后根据三巨头开罗会议的决定,日本所占领的中国领土一概归还给中国。所有的租界也都恢复中国的主权。全中国二十多个租界,在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厦门等地的租界全部归还。外国人在中国享有的领事裁判权(涉及外国人在华的诉讼由外国领事裁决),经过一个世纪的抗争,也被取消。”
既提起了那咱们就来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
毛主席指出:“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但中国军队将士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界、产业界等等在后方努力工作,还有海外爱国华侨出钱助战,一切抗日的政党,除过那些反人民分子以外,都对战争有所尽力。但国民党政府所采取的对日消极作战的政策和对内积极摧残人民的反动政策,招致了战争的挫折,大部国土的沦陷,财政经济的危机,人民的被压迫、人民生活的痛苦,民族团结的破坏等等。这种反动政策妨碍了动员和统一一切中国人民的抗日力量进行有效的战争门,也由此推迟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步伐。”不可否认,抗战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取得的伟大胜利。但并不是蒋介石国民党的胜利,而是中国人民的胜利。茅于轼高调称颂的“第一次站起来了”无非是为蒋介石脸上涂彩,但真正事实又如何呢?且待我们来还原历史真相: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一开始就分为两个战场。即国民党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
“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后,日本侵略者停止了向国民党战场的战略性进攻,逐渐将其主要军事力量已到了解放区战场;同时,针对着国民党政府的失败情绪,声言愿意和它谋取妥协的和平,并将卖国贼汪精卫诱出重庆,在南京成立伪政府,实施民族的欺骗政策。从那时起,国民党政府开始了它的政策上的变化,将其重点由抗日逐渐转移到反共反人民。这首先表现在军事方面。它采取了对日消极作战的政策,保存军事实力,而把作战的重点放在解放区战场上,让日寇大举进攻解放区,它自己则‘坐山观虎斗’。”
“从1937年后的几年内,国民党战场实际上没有严重的战争。日本侵略者的刀锋,主要地向着解放区。到1943年,侵华日军的百分之六十四和伪军的百分之九十五,为解放区军民所抗击;国民党战场所担负的,不过日军的百分之三十六和伪军的百分之五而已。”
还不能忽视的是,“数达80万以上的伪军(包括为正规军和伪地方武装在内),大部分是国民党将领率部投敌,或由国民党投敌军官所组成的。国民党反动分子事先即供给这些伪军以所谓‘曲线救国’的叛国谬论,事后又在精神上和组织上支持他们,使他们配合日本侵略者反对中国人民的解放区。”
(以上带“引号”的段落引自《毛泽东选集》第三卷《论联合政府》)
即使如茅于轼所说的站起来了的中国也不是靠蒋介石反动政府站起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但还由于国民党的腐败无能,致使茅于轼之流的美国大兵爷爷在中国土地上耀武扬威,胡作非为而不会遭受政府法律制裁。在国民党当政之时,也就是茅于轼老儿所鼓吹的“站起来了”的时候,“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美国大兵光天化日之下强奸中国女大学生等等丧权辱国的国耻在中国大地比比皆是。老贼或是老狗丧尽廉耻的为蒋氏国民党歌功颂德,却因太缺乏历史常识而徒惹人笑掉大牙。使我等只得叹道:茅于轼如此鲜廉寡耻之徒简直就是中国人民的败类、叛逆!
人们可以对照真实历史反思,是否中国如同茅于轼所说的因为抗战胜利而站起来了?
茅于轼为什么信口雌黄?
茅于轼说:“……我们享受到了胜利的果实。但抗战之所以能够胜利,固然因中国军民艰苦战斗,但是光凭中国的力量不可能取胜。主要还是靠美国以牺牲十二万士兵的代价,打到了日本本土。但是抗战胜利后五年,中国调转枪口,和美国打了一仗,杀死美军五万四千人。美国并没有入侵中国一寸土地,是金日成入侵了南朝鲜,后来战争失利乞求中国援朝。从那以后中国一直把美帝国主义看成头号敌人。”
实事求是讲,二战时美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作出贡献的。但美国国家对战争的参与是建立在以有利于美国自己利益基础之上的,并非某些人想像的对中国是无私的援助。茅于轼在此仅论及美国参战了,但却没有说明其原由和目的。是刻意回避还是根本就不知道?
关于这个问题,署名王巧荣的网友在其所著《论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
(http://www.iccs.cn/contents/305/8360.html)一文中如此论及:
从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过程,先后采取了“避免介入”、“援华制日”、“结盟抗日”、“扶蒋反共”政策,不同的政策对中美关系及中国对日战争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一、美国“避免介入”政策(1937年7月—1938年10月)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在卢沟桥挑起事端,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事变发生后,中国政府为了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援助,在实行就地武力抵抗的同时,不断呼吁英美等国制止日本侵略。中国政府认为,英、美在远东拥有重要利益,又是《九国公约》的签署国,有制止日本侵略的法律义务;只要英、美合作出面制止日本侵略,就能避免中日间战祸蔓延。然而,美国此时却在远东推行“避免介入”政策。
二、“援华制日”政策(1938年12月—1941年12月)
1938年10月武汉会战,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调整了对华政策。11月3日近卫内阁发表了第二次对华声明。声明宣称,日本要建立“日满华三国合作”的“东亚新秩序”。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设想,是对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直接挑战,严重损害了美国在华利益。这一形势促使美国的远东政策发生变化,它开始奉行“援华制日”的政策。
三、结盟抗日(1941年12月—1944年9月)
太平洋战争爆发,推动了美国与中国结成反法西斯战争的同盟,美国政府进一步调整制定了它的战时对华政策。为使中国政府能更积极有效地组织对日作战,牵制日军在太平洋上的行动,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美国的对华政策由援华制日转到结盟抗日。
四、扶蒋反共政策(1945年4月—1945年8月)
1944年9月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欧洲反法西斯战争已胜利在望,日本的失败也只是时间问题。对美国来说打击德日两国都将成为过去时,战后如何对付苏联的问题则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华政策再次调整,美国对中国国内局势的发展方向非常关心,为了使中国战后的发展局势更有利于配合战后美国的远东战略,美国开始介入国共两党的矛盾,在调处国共矛盾的过程中,美国逐步确立了“扶蒋反共”政策。
综上所述,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实现美国国家利益。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美国政府根据抗日战争不同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其对华政策的进行了多次调整。抗战初期,由于美国对日本的侵略目标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国内孤立主义、和平主义势力强大,国际上“绥靖”主义思潮盛行,再加上美国在日本有可观的经济利益,所以美国采取了“避免介入”对华政策;日本在华侵略扩大,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在华利益,特别是德、意、日法西斯结盟后,美国政府更加深刻认识到日本也是世界秩序的破坏者,而中国人民英勇顽强地抵抗日侵略的斗争,对美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美国开始采取“援华制日”政策。但是,由于美国还没有充分做好战争的准备,再加上欧战爆发后,美国的“先欧后亚”战略,因而美国的“援华制日”政策是以避免与日本发生正面冲突为目标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在亚太地区反法西斯的主战场的作用,美国采取“结盟抗日”的对华政策。抗日战争末期,美国政府为了使战后远东国际局势向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美国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由此可见,在抗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无论做何调整,但是调整的原则只有一个,即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无论是国与国之间进行怎样的战争状态还是合作援助,都出自于有利于本国的利益来作抉择。美国在中国的抗战时是如此,中国在解放后赴朝作战亦如是。茅于轼这个美国的走狗,看问题根本就是从美国国家利益方面来衡量的。相反,他如同瞎了眼、被猪油蒙了心一般地责怪中国和美国打了一仗。它所说的“美国并没有入侵中国一寸土地”,相反好像中国却在帮“入侵了南朝鲜”的金日成和美国人为敌。当年美国飞机对我国东北的轰炸它怎么不说,如果让美国帮助南韩占领了北朝鲜,那么,选择与中国共产党为敌的美国在中国东北和朝鲜接壤的几千里国境线上随时随地都会对我国构成极其严重威胁。美国要发动战争,随意的制造一个借口就会直接面对中国。中国的战后重建和经济建设又怎样在和平的形势下进行?事实是,中美在朝鲜的军事较量,让美国人重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不屈的战争意志和保卫国家和平建设的强大能力,使得中国拥有了长达几十年的和平建设环境。从中美两国在朝鲜的决战结果看,无疑中国是胜利者。但茅于轼这个美国的狗奴才却对这场大涨了中国人民志气和信心的抗美援朝战争横加指责,走狗奴才卖国贼的卑鄙面目暴露无遗。
茅于轼对抗美援朝伟大战争的曲解提示了人们什么?无非是在当今的“特别是”年代,面对此前的南海遭蚕食分肥危机,东海钓鱼岛被日本实质侵占,春晓油气田又被制造为“争议领土”,美国在对台军售问题上视天朝如无物,在事涉“藏独”、“疆独”等阴谋分裂势力问题上的暧昧和私下怂恿支助,中国国内人民早已不堪忍受。但茅于轼老贼就好似秉承了谁人的“尚方宝剑”一般,以曲解歪说历史而实质有所示意,代表了某种对外外交意向……
果如此,茅于轼在针对美国对中方问题上选择性失明是执意作彻底的奴才。
关于战后日本经济恢复的说明:
茅于轼用战败后的日本和胜利的中国作对比,企图污蔑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也是蓄意吹捧日本发展的资本主义模式。老东西为什么人服务的目的就很明显不过了。
至于中国从战争的废墟上飞速发展国民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此取得的伟大成就有目共睹,有心的网友从网上也可以得知。在此略去不提,只是分析战后日本为什么能做到经济复苏。
人们知道,战后日本的惨状——经济崩溃、贫穷和饥饿无情地折磨着战争的幸存者。社会、论理、道德、风俗随之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日本在这样的衰败之时却遇上了一个难得时机。人们还知道50年代初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而日本与朝鲜一衣带水,以美军为首的多国联合国军在朝作战期间要产生巨大的战争消费,我们可以称之为“战争特需”。而提供、输送“战争特需”的因地域环境的优势又非日本莫属。接着人们看到的是在美国的扶持下,在当时特定的国际环境下,日本以恢复经济为杠杆,大步走上了复兴的轨道。这也是茅于轼为之称颂的“大家认为日本在一百年之内再也无力恢复。但是事实上20年后日本已经完全恢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还是世界强国之一。”的根本原因。但茅于轼因为其别有用心的目的,自不会告诉人们这样详细,它只是从战后日本的经济复苏再和“极右”散布造谣的中国“……可是连下来的是三年内战,死伤几百万。建国后三十年的阶级斗争又死人约五千万。”作对比,从而得出资本主义优越而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诱导。
如果再抛开日本在特定国际环境下复苏的情况,只说什么子虚乌有的“建国后三十年的阶级斗争又死人约五千万”,它又是怎么得来的这个“五千万”?为了达到它所要的目的,老贼早已不顾颜面地无耻造谣中伤。总之,在它心里,只要是它的美国爷爷,干什么都是有道理;只要是资本主义的,无论怎样都是好的。
茅于轼如此热捧美国、称颂资本主义发展方式,无耻为蒋介石国民党脸上贴金,表明这是“特别是”社会反动还乡团的“特色”回归。
中国为什么会出产茅于轼这样的“特色”买办、汉奸?出现如此反社会主义,热衷于资本主义的“还乡团”,是“特别是”以来屈身倚强的社会环境使然!更是“普世价值”派在“特别是”社会的体现。
在茅于轼此篇博文的后面,有许多受蒙蔽和欺骗的无知网友对老贼的吹捧。它是否感到飘飘然?但且慢,还有以下的跟帖:
“茅于轼已经沦为一条癞皮狗。
面对当前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包抄和经济掠夺,作为经济学家屁都敢不放。
作为经济学家,继续纠缠历史……”
把美国奉为战神,无非是警告中国人民:谁和美利坚作对,只有死路一条。”
茅于轼美国无耻走狗的本性露出了啊。呵呵……
关键字:茅于轼 谬论 汉奸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