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是如何自打嘴巴的
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是如何自打嘴巴的
按:政府要按照毛泽东思想要为人民服务,否则政府干预之手就会变成掠夺之手。
自从2007年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发生,到2008年发展到金融海啸,进而升级为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大灾难的这几年,以执政阶层主流派最喜欢宣传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形式,否定了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们的市场经济理论的正确性。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们对此次由新自由主义理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开始时,要么轻描淡写的向社会大众宣传,美国的次级债不会发展成为金融海啸,不会变成经济危机,不会影响到中国;要么视而不见,避而不谈,以此掩饰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和对中国的冲击。但是,当着世界性经济危机已经到来,并且使中国经济也已经陷入衰退,而且复苏的时间遥遥无期,社会大众已经开始感受到三十年“市场化”,“私有化”的,现在已经威胁到他们的生存的,日益逼进的经济压力,由此知道新自由主义理论必须对此负责,将要抛弃新自由主义和主流经济学家们的时候,主流经济学家们开始为了他们的利益,他们的理论,他们的生存,甚至是他们的短暂的胜利,而开始四处出击。
最近,张唯迎和许小年分别在不同的场合发表了否定,反对和要埋葬凯恩斯主义的文章和谈话。美国和世界一些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也分别发表了一些文章,将此次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归之于凯恩斯主义。对国内那些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的批判,许多非主流经济学家们已经在【】网站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评判。笔者在此只是从经济危机产生的真正原因,或者说,是经济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经济危机产生的必要条件,对他们所宣传的错误理论,进行分析和评判。
按照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的说法,目前美国和世界的金融海啸产生的原因,如同1929年的世界大萧条一样,都是由于政府用凯恩斯主义的低利率刺激经济的干预所产生的。
按照市场经济理论,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所决定的。这样,当经济狂热的时候,市场会使银行利率必然向上;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的时候,由于物质的大量涌现,供过于求,产品卖不出,相对过剩;于是,企业减产或者破产,银行利率下降。当企业库存已经消化,社会需求重新增加,企业开始重新生产,银行利率又开始向上。一句话,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话,银行利率一定是经常变动,围绕经济的高潮和低谷而上下浮动。由此可见,银行利率的变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无论有没有政府的干预,银行利率的变动,都是必然的。这样,在理论上,政府的干预,并非是银行利率变动的必要条件。没有政府的干预,银行利率也必然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浮动。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所决定的,并不是由于政府的干预,才会产生银行利率的变动的。这是第一点。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利率的变化是必然的,是由市场所决定而不以政府的意志和干预为转移的,因此,由此引发的恶果,也不应该由政府的干预来承担责任,而应该由市场本身来承担责任。
如果说,低利率是由于政府所决定的,所以,由低利率所引发的后果要由政府负责任的话,那么,张唯迎和许小年等等主流经济学家们是否认为,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利率是否是不变的?如果你们认为利率是不变的话,那么,首先你们就违背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化的原则,你们就这样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其次,如果你们认为市场经济之中的利率是应该不变的话,那么,你们其实就是在实际上,或者在暗中盗用了“计划经济”的理论和原则,来反对市场化的市场经济。这样,你们又打了自己一个耳光。
如果说,你们也认为,在市场经济之中,利率是变动的话,那么,当市场由狂热专向低潮的时候,由市场所决定的利率的变动,是否也会转向低利率?如果你们认为不会的话,那么,你们又违背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化的理论和原则了,这样你们又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如果你们不得不承认,市场也必定会自动调低利率的话,那么,这个时候由政府出面,将利率调低,为什么要把责任推到在台前的政府,却不提在后面必然要起作用的市场呢?所以,将责任推到政府身上,是为在此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负主要责任的市场经济理论推卸主要责任。这个时候,你们当然不是在打自己嘴巴,而是在颠倒是非,为造成目前恶果的市场经济理论推卸责任,将各国政府当作市场经济理论的替罪羊了。
就现实而言,在目前的条件下,你们是否认为,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或者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完全不应该实行低利率?既然你们已经用种种理由证明,政府的低利率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恶果,那么,你们当然不应该同意政府在目前条件下,所实行的低利率了。那么,你们认为目前应该实行高利率吗?请你们提出你们的,不同意政府的低利率的,你们自己的明确的货币政策和看法。但愿你们能够明确提出不同意政府实行低利率的论据的同时,不会被经济学界的大多数人所笑话。实际上,在目前条件下,即使政府不宣布低利率的政策,世界上大多数的银行,也会在市场面前,自动降低利率的。现在,即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银行的低利率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即使各国政府已经为许多银行承担了巨额债务,即使各国政府在努力促使各个银行在前所未有的低利率的条件下向外贷款,但是,大多数银行依然不乐意给其他人和企业贷款。这就证明了,银行的低利率不是由政府,而是由市场所决定的。那么,现在由政府出面降低利率,以后由此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究竟应该由造成目前恶果的,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作用的市场经济理论和原则所负责呢?还是要由政府负责?政府在此难道不是成为了市场经济理论的替罪羊了吗?
事实上,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们是有两套标准的。当银行利率的变动产生不良后果的时候,他们就会把这种银行利率的变动产生的原因,归之于政府干预,以证明政府干预的罪恶;当银行利率变动产生好的结果的时候,他们就将其归之于市场配置的功劳,以证明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化的历史功勋。这种随心所欲,不顾事实和历史的真实性,有选择的用一些事实,而不是拿主要的事例来证明理论的正确的手法,是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的惯用的手法。
张唯迎责难政府的,包括低利率的救援市场行为,是阻碍市场淘汰劣质企业的反对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的行为。的确,在政府的救市之中,救起了一些亏损巨大,但是对社会和国家经济也影响巨大的企业。不这样做的话,国家将陷入破产。相对于一些企业的命运,与国家整体经济而言,国家经济当然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如果这样的轻重缓急都无法分清的话,这样的经济理论,和这样的经济学家,怎么能够使国家的经济获得持续发展呢?这样,对政府的这种责难,在一方面,恰恰将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的,为了所谓神圣不可侵犯的“市场化”的原则,为了市场经济理论的不可侵犯,而将国家的整体经济和社会的经济持续发展的利益置于市场经济理论之下,不顾市场经济理论对国家和社会所造成的巨大的伤害,坚持市场经济理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的本来面目。而另一方面,他们其实在此又是在自打嘴巴。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们认为政府的利率的变动,是在救助应该淘汰的落后企业。在此,他们其实就是在要求政府用“计划经济”的统一利率,来平等和公平的对待所有的企业。因为只有在统一的利率面前,企业的优胜劣汰才是在公平的基础性之上的。这样,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们就是在要求政府采用计划经济的利率政策,来反对市场经济理论的,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的利率政策的原则。这样,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就是在用计划经济理论,来反对和否定他们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市场经济理论原则。这样,究竟是计划经济的利率政策,才是公平的对待企业的竞争的利率政策;还是说,市场经济的利率政策,才是公平对待企业竞争的利率政策,难道不是一清二楚的吗?
政府对市场和经济的干预的必要性,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之中,已经被中国,美国和世界的经济危机所证明了。笔者在这一个问题上,从2000年的【“市场化”——一个走向极端的错误口号 论政府与市场和经济的关系】到2006年的【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质疑 再论政府与市场和经济的关系】之中,都作了分析和论证。
但是,无论是目前中国,还是美国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之中,对亏损企业的救助和干预,都有一个严重的错误;没有追究经营者必须承担的经营责任。美国的一些接收政府救助的亏损企业的经营者,不仅没有应该相应的减少薪酬,甚至引咎辞职,以证实他们这些经营者对企业所必须承担的责任。相反,有的反而还发了奖金。这就是政府干预的最大错误。难道经营者不应该对由于他们的错误的经营所产生的后果——企业亏损而负责吗?如果这样的处理原则,是可以和允许的话,那么,美国小布什政府也不必对美国的经济危机负责;任何企业经营者都不必对其经营的企业负责;任何国家的政府也不必对其国家的经济的好与坏负责,••••••。如此,这样的世界难道还有天理吗?难道主流经济学家们不是以批判国企的没有效率来论证和实行“私有化”的吗?但是,为什么对这一个在美国的私企之中,如此没有效率和必然造成没有效率的现象,不作任何批判和指责?
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所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不仅仅经常与现实世界相矛盾,而且其理论本身也常常是自相矛盾的。尽管一些主流经济学家们是很善辨的,但是,依然无法在理论上自圆其说,依然无法摆脱自打嘴巴,被世人和国外经济学家所嘲笑的处境。但是,为什么这样的理论,却能够垄断中国的经济学界和垄断话语权?难道还不够清楚的证明,是政治权力选择了这些经济理论的必然结果吗?
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最近纷纷出来发表一些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文章,其后面是有一定的目的的。既是为了挽回他们的,由于美国和世界经济危机而丧失的新自由主义的理论的威信,也是为了挽回他们个人在社会上的信誉,更是为了夺取政权而制造舆论。最近一些右派分子要关闭【】的言论,恐怕就是这样的行动的证明。
徐强
2009-3-12
13536502563
[email protected]
条留言